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述了和谐社会与习练太极拳的相互关系,指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应具备以人为本的六大特征。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文化的定位及作用:太极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等先进和优秀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等良好社会条件。同时,先进和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又是促进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或灵魂。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内太极拳运动以及太极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于我国高校太极拳运动和太极文化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使太极拳这种极具民族文化特征的体育运动在普通高校得到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开设太极推手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研究认为在高职院校已经具有开设太极推手课程的软硬件条件,同时开设太极推手课程不仅有利于太极拳及太极推手运动的推广与发展,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丰富师生课外锻炼项目,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的全球化传播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开启了新的窗口。不同流派的太极拳,都是前人经验积累的结晶,要继承与弘扬太极文化,必须充分了解传统文化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文章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核心思想在太极拳中的体现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力图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能够较充分展示太极拳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我们应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太极拳发展的重要性,使这一中华武术奇葩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武宣 《武当》2009,(6):4-4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弘扬太极文化,促进文明健康,连云港市体育总会、连云港市太极拳研究会将于2009年9月17日至20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体育馆举办2009中国&;#183;连云港第二届全国太极拳械邀请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健康观念越来越强烈,锻炼意识不断增强,太极拳运动这一文化国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河南是武术大省,又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太极拳课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发挥这一优势,既弘扬太极文化,又满足人们对太极拳运动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学角度看太极运动对大学生身心修为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运动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这种文化的一种独特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对太极运动文化学功能的研究,为太极运动本身的发展提供一个文化参照系,并且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的修为,从而弘扬太极运动的文化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谢远基 《武当》2023,(3):14-18
<正>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之一,研究传统太极拳与现代竞技太极拳异同,对充分发挥好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促进太极拳术运动发展,很有意义。一、从理论基础上看,传统太极拳比竞技太极拳受传统太极理论影响更为深刻,竞技太极拳则更多地受到了现代体育理论影响其一,传统太极拳以经络学说为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焦作太极拳的传播和推广以及太极拳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借鉴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经验,分析了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化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从而为不断提升太极拳文化影响力,促进焦作经济、文化、体育和谐、健康、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16,(4):2-3
4月8日—12日,首届世界太极文化节将在三亚南山举行,以傅声远、崔仲三等为代表的海内外知名太极拳家、学者将汇聚南山,共演太极。太极拳现已被誉为世界"第一健康运动",作为一种悠久文化,又具有崭新的现代价值,太极文化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太极拳存在着广阔而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中蕴藏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正是她进一步弘扬与发展的重大内生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比较分析法,对太极拳课程体系建构进行初步探索,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四方面出发,构建高职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试图突破太极拳门派众多、套路繁杂、推广无序、科学评价体系欠缺的氤氮之状,制定一套适合太极拳在高职院校中推广的标准课程体系,力求还原太极拳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的本质属性,为高等学校体育的改革注入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课能够锻炼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中所涉及到的武术课程更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详细论述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探析教学模式创新,以期为小学武术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形意拳与太极拳传承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形意拳与太极拳在理论发展、技能练习、生存价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形意拳存在理论发展的保守性与片面性、技能练习形式枯燥,内容强度较大、生存价值发挥滞后等问题。提出形意拳可以在保持自身本质特性的基础上参考太极拳的发展,从而得到一些有益启示。这对于保护中华武术发展的完整性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梅山武术是2014年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南的一个优秀拳种。梅山武术选择中小学校为发展的主要路径,对梅山武术的有效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梅山武术在中小学校发展的现状分析,挖掘梅山武术在校园开展的价值,了解梅山武术课程在中小学校推行的具体困难,提出梅山武术在校园发展的相应对策,以期促进梅山武术在中小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博物馆位于上海体育学院,是全国乃至世界首家全方位展示武术文化和历史的博物馆,是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阵地。中国武术博物馆英语解说是向国外游客宣传介绍中华传统武术的主要手段之一。下文将对武术博物馆英文解说的定义以及功能加以解释,并分析当下武术博物馆英文解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在内容和方法上的不足,结合实际操作情况,从设置解说内容、定时更新审查制度以及调动多感官解说等方面,提出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宣传中华武术文化的英文解说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红燕 《当代体育科技》2020,(9):216-216,218
太极拳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强身健体的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农村中小学把太极拳作为传统项目的教材,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为进一步探索农村中小学体育特色工作的新思路,高标准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我们选择了太极拳训练为体育特色。笔者常年从事体育教学,对太极拳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如何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打好太极拳我感觉至关重要。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学生的情操,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更能磨炼学生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对太极拳教学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进行反思。提出:(1)强调民族立场,深化太极拳文化研究与理论阐释,构建太极拳文化学术体系;(2)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打造太极拳文化品牌并宣传推广,搭建太极拳文化服务平台;(3)强调立德树人,全面开展太极拳文化课程与教学改革,重建太极拳文化教育体系;(4)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振兴太极拳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建设太极拳文化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武术负载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容和人文精神,折射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气质。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对于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换迫在眉睫。本文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大众武术规范发展、传统武术产业化以及国际化角度来剖析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换,为武术的可持续传承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传统医学理论与太极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医学和太极拳两者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太极拳与传统医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数千年来,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不仅使太极拳运动不断普及,也使传统医学理论内容不断丰富,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宝库。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中所蕴含的传统医学理论进行研究,从传统医学理论的整体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四个方面论述了太极拳与传统医学理论的内在联系。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太极拳的价值、丰富太极拳的理论等均有着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攻防意识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手段在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攻防意识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太极拳教学,让学生从另一个方面去诠释这个项目,更加自主地去了解太极拳,攻防意识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循规蹈矩、枯燥乏味;现代教学手段让太极拳教学走出课堂,给了更多人主动学习的平台,解决了课下无人指导的问题,大大提高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从而促进了全民健身,推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