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许芳 《内江科技》2006,27(6):93-93
本文详细分析了大同市湿陷性黄土的组成和微观结构,提出湿陷性黄土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范围,总结了黄土由自重湿陷非湿陷的自然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2.
陕甘宁盆地是我国主要的黄土分布区,黄土主要由粉粒组成,颜色呈棕黄、灰黄或褐黄,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特征.在一定压力下浸水产生湿陷的土称湿陷性黄土,不产生湿陷的称非湿陷性黄土.该区湿陷性黄土发育,湿陷土层分布厚,湿陷性强,地基处理难度大.近年来,在该地区使用的综合法地基处理地基以其经济、实用性在吴起--延炼输油管道靖安首站中的充分应用.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宁夏南部地区黄土覆盖层厚,面积大,分布厚度为20 m~100 m。黄土大部分具湿陷性,为特殊性岩土。湿陷性黄土在上部载荷作用下,浸水后会产生较大的沉降量以及不均匀沉降量。一般情况下在2d左右就可以出现超过150 mm~250 mm以上的压缩量。这样大的沉降量会对建筑工程造成倾斜失稳、表层开裂等破坏现象。因此,对湿陷性黄土场地建筑地基应有针对性的做好防固措施。基于此,本文结合某水利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针对湿陷性黄土成因进行分析,并确定了宁夏南部湿陷性黄土的湿陷量、自重湿陷量,划分了湿陷等级,并统计了湿陷系数随深度的变化情况。针对湿陷性黄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本次研究成果为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抑制或减弱湿陷性黄土对工程的不利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土作为一种第四系沉积物,其多孔隙结构决定了特殊的工程特性,如渗透性、湿陷性等。目前,黄土湿陷特性是岩土工程及地质工程专业研究已久的问题,黄土湿陷造成的灾害一直困扰着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黄土结构的特殊性和湿陷机理的复杂性。长期以来针对黄土湿陷性的研究从压缩试验和浸水试验展开,基于湿陷系数来评价黄土湿陷特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黄土力学性质取决于内因和外因,表现形式为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力学特性。本文对黄土湿陷特性的微观研究进展及方法进行总结,最终提出在黄土湿陷微观特性研究中,在不脱离宏观力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以期为黄土湿陷灾害的预防及治理提供合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以及湿陷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及质量检测与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6.
司苏慧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294+108-294,108
通过室内湿陷试验,测定渠线黄土的湿陷性,了解渠线黄土的湿陷规律,提出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装的可视化南-55渗透固结仪,对新疆尼勒克县两种黄土进行湿陷性试验,得出两种黄土的湿陷系数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影响同一地区不同埋深的黄土的湿陷性因素,对分析该地区黄土地基的湿陷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公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由于黄土结构存在大量缝隙,导致黄土有很大程度的自重湿陷和非自重湿陷的现象存在,这成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难题之一,在公路建设的路基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湿陷黄土的问题,减少黄土湿陷对路基造成的影响。湿陷黄土的处理可以采用强夯法、灰土挤密法、化学加固等办法,减少黄土因浸水或者压力等问题造成的地基变形,防止公路地基塌陷。  相似文献   

9.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措施的选择问题,从黄土微观结构出发,阐述黄土湿陷的机理和原因,论述黄土湿陷性的评价与等级,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措施进行归纳和总结,探讨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体,含水量不同,其力学性能指标差异较大。为进行延安宝塔山隧道结构建模分析,提出有效的湿陷性黄土隧道围岩加固处理措施,通过对黄土路基颗粒组成分析,对其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试验研究并提供相关基本物理及力学参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干容重)孔隙比和含水量均是黄土的湿陷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地区的黄土湿陷性很小,湿陷引起的危害较少。  相似文献   

11.
王飞 《科技风》2014,(18):158-158
湿陷性黄土这种特殊地质情况,是我们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常见地质中的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一直是个施工难题。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湿陷性黄土的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方法进行了一个探讨,从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出发研究了黄土出现湿陷的原因,再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了水泥土挤密桩作用的探讨研究,来帮助以后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湿陷性黄土处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黄土湿陷是黄土地区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黄土湿陷这些客观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着地基及边坡的稳定性。湿陷性黄土是新疆伊宁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类特征土,主要由上第四系全新统的坡积黄土组成,其具有黄土的一切工程地质特征。随着西部开发和伊宁地区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对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路建设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建设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受制于建筑材料黄土本身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已经投入使用的道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概述了湿陷性黄土工程的地质特征,然后分析了其湿陷机理,最后讨论了如何处理路基建设中的黄土湿陷性问题。下文所述仅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马云志 《科技风》2013,(11):130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在一定的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故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进行建设,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产生危害。本文讨论了湿陷黄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处于湿陷性黄土路段的路基,当基底为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且基底黄土层厚度大于2米时,宜采用强夯的处理方式,通过强夯改善路基的土体结构,消除湿陷性,使路基达到要求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铁路桥梁墩台挖孔桩基技术是保证桥梁质量的关键所在,特别在湿陷黄土条件下的墩台挖孔桩基技术的难度大,加大了施工难度。在湿陷性黄土中桥梁墩台采用挖孔桩基础,一般需要采用孔壁支护、预防塌孔的措施进行处理。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湿陷性黄土条件下墩台桩基技术的必要性,然后详细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和实际铁路桥梁墩台桩基处理技术,最后进行全文总结和综合展望。  相似文献   

17.
高笑娟  朱向荣 《科技通报》2007,23(2):237-242
湿陷性黄土具有遇水发生湿陷、承载力大幅度降低的性质,这种性质直接影响到基础的承载力。本文对湿陷性黄土中的三根支盘桩进行预浸水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支盘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荷载传递规律与在非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具有相似的性质,桩身各段承载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顺序性,本文结果为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支盘桩的应用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西(宁)至塔(尔寺)高速公路工程实践,详细地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检测,为公路路基湿陷黄土基地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太青 《青海科技》2011,18(2):112-114
本文结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平安至西宁段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实践,对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及其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高能级强夯主要指每次夯击能在6000KN.m以上的强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采用高能级强夯法,可有效增强地基土的均匀性与强度,有效改善压缩性能,消除湿陷性,效果良好。另外,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采用高能级强夯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节约材料、工期短等优势。本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