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非 《陕西教育》2014,(1):78-78
问一位老师近期忙什么,他说:“忙听课,也忙‘被听课’。”问他累不累?他说:“‘被听课’多少有些累,听别人的课,更累。”原来学校规定每人每周要听4到6节课,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校领导看到老师们在忙,就放心了。”  相似文献   

2.
阳光课改在江苏省南京市旭东中学渐渐落实了,并且学校很重视各个年级和班级的学习状态和氛围。进入教学的第二年,特别是进入第二轮的七年级教学,学校每周,也可以说几乎每天都安排有听课。有校内青年教师讲课,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讲课,有时听课时能听本班老师讲课,也有别班老师讲课,不同老师有不同风格,同学们感觉很新鲜。同时,我们的老师还经常参加教研活动到其他学校听课。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地理课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当前新课程教学的背景下,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2002年9月份开始,我校便尝试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利用每周的教职工会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同时每周安排3名左右的老师开设公开课,组织老师认真听课、评课研讨,然后改进教学。作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我不仅要参加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活动,还带头为老师们开设公开课并接受评课。现在,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上课、听课、评课、改进、再听、再评、再改……螺旋式提高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为了及时…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我在担任一所民办高中校长时就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学校行政领导每人每周都要听两节“推门课”,我总是带头执行。一时间,老师都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在“推门听课”活动中,发现了一批工作兢兢业业、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学校对他们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既调动了这些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又让其他老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门听课”,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个别班的班风不正,我们立即要求班主任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5.
郭小丽 《成才之路》2011,(32):14-15
有一次,我们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五年级的“一课三上同说”活动,这节聚集了全体五年级语文老师智慧的公开课,在安排、设计上都颇具匠心。课上老师讲得声情并茂,甚至到每句话的安排、设置都恰如其分。课堂进行到学生渎书这一块时,却让课下听课的老师有一种压抑、窒息的感觉:每每遇到读书的地方,举手的总是那固定的两三个人,其他的学生则显出一副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神态,  相似文献   

6.
林颐 《高中生》2015,(4):44
宗璞忆父亲冯友兰,提起冯老的口吃,与他的哲学成就齐名。冯先生说“顾颉刚”的名字时,“咕叽咕叽”良久而念不出“刚”字。冯先生自美国归后,在清华大学开设“古代哲人的人生修养方法”课时,因为他的口吃,听课的学生人数每周递减,从四五百人到四五人,彼时冯先生的口吃在学生中亦被传为笑谈。同样口吃的还有顾颉刚先生。张中行记得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要想在有限的45分钟内取得良好的听课效果,必须有较好的听课方法.为此,在听课时应做到:一听、二看、三动.“听”在课堂中相当重要,认真、仔细地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可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旧知识要耐心听,新知识要仔细听,听完一节课后,概念的实质要明确,主次要分明.“看”是指善于观察,既观察老师的表情和手势,又要注意老师对教具的演示等.“动”是指动手、动口减脑,也就是说,听课时要做到“心到”、“手到”.“心到”是指要善于联渴,善于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现象到问题的本质.遇到问题善于…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教育科研的基层单位。在教研活动中,往往离不开听课这一主要环节。听后就评,有利于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共同切磋教法,总结经验。因此,我校从90年起,设立了“轮流主评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学校教研计划,每人每周听课不少于一节的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担当2——3次主评任务。 2.“主评”在听课前应同教者联系,了解教案设计,课堂教学程序,教学安排等情况。必要时可帮助教者一同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制定教案。 3.评课时“主评”要从“教学目的”、程序安排”、“教法运  相似文献   

9.
要造就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功夫,就要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而“教学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就是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的主要途径。我们每周都有某个半天以学科中心教研组为单位来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简称“每周半日教研活动”。我们的活动内容是在课题的引领下促进教师反思成长。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对老师确有帮助和提高,教研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留心观察各级语文优质课、观摩课,不难发现,一些老师为了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因而只喜欢采用各种朗读形式来调动情绪、烘托气氛,营造“读书氛围”,极少安排默读训练。这说明,他们的心里只装着听课教师而没有学生。因为默读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不出声,这一点对一节课,特别是面对专家、评委,还有很多听课老师的场面来说,时间稍长一点,就会觉得“冷场”,出不了“效果”。因此,现在的竞赛课、观摩课,甚至一些名师课,都极少有默读训练,如果有哪位教师敢于安排五六分钟默读课文,那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相似文献   

11.
一、联系实际,建立数感.   1.感受1万的大小.   (1)估计会场内的人数.   师:课前,老师请你们估计了到会场听课老师的人数.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场合的人比这里还多?……  相似文献   

12.
闲话听课     
某校规定,本备课组的课要听,本学科的课要听,校内公开课要听,校级示范课要听,“传帮带”师徒要互相听课,且“听课的次数直接和绩效工资挂钩”。于是乎,一到上课时间,到处可见听课的老师在急急忙忙赶赴开课教室的身影。  相似文献   

13.
我自从重视了听课,深感到听课的确是校长领导教学的有效办法,通过听课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推广经验,改进教学。三甲语文老师教“草原上的幸福生活(二)”时,由於自己对“集体农庄”与“国营农场”的区  相似文献   

14.
根据学校安排.近年来我主管学校“打造名师工程”工作。因此,我经常到课堂听课,指导青年教师上课。在评课活动巾.不少教师听了我的点评和建议后.总爱问我是怎么掌握课改方向.把握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怎么提高教研能力、专业水平的,我总是诙谐地回答:“我有一个吹枕边风的老师——《江西教育》(B)!”  相似文献   

15.
听课,也是教师同行学习观摩、切磋教学的重要途径;听课,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学情况,实施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属“例行公事”。闯堂听课(也叫推门听课),是听课形式中的一种,其特点是事前不通知上课的老师,听课者或是课间秘密“潜”入教室,或是上课铃响随学生一同进入教室。有时甚至是在老师进入课堂开始上课的时候“公然”进入教室,给老师一个意外的“惊喜”。这种“闯堂听课”的做法,曾被人多次当经验做过介绍。分析其效果至少有如下两点:第一,事先不通知,老师没有防范,备课和上课情况能完全真实地展示出来,预防了作秀,有利于领导掌握教师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第二,这样“突然的光临”.给老师一种“防不胜防”的压力,从而鞭策他们常备不懈,  相似文献   

16.
虞森老师“汉代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这堂课设计精巧、历史逻辑比较缜密、课堂演绎深入浅出,加上教师的课堂语言幽默、有一定的感染力,所以在场的学生与听课老师都被深深地吸引了。从讨论、设计、磨课到临场听课,我认为,虞森老师努力了,但也获得了。听课者说虞森老师“汉代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这堂课效果不错。对此,  相似文献   

17.
[背景]从“问题”到“主题” “半日研修”是我县推行一年有余的一种新型“群体研修”方式,具体做法是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教研骨干成立各学科的“中心教研组”,活动在镇教研办的领导下,每周抽出半天时间,由“中心教研组”牵头开展由全镇所有本年级本学科任课教师参加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课例评析、专题研讨等业务研修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一、偶然相遇2015年刚工作的时候,我是我们学校唯一一个心理老师。还记得我到学校报到时,学校教导处主任这样跟我说:“小徐啊,按照规定,教导处是要统一给新老师安排听课任务的,但是我们学校没有心理课,该怎么给你安排呢?要不我先来打听打听,小徐你也回去想想。”回去之后,我确实想了很多,没有心理课听、没有师傅带、没有经验可以参照,甚至连上课的教材也没有,这心理课该怎么上?  相似文献   

19.
2月27日早晨,中心校领导来我们学校视察工作,主要是随机听课。凑巧的是刚上第一节课,我便直接把他们带到教导处,根据课程表安排了三节课,我陪同其中一位领导来到了六年级一个班级听语文课。还没到教室就听到孩子们的吵闹声(老师已经开始上课,其实秩序还不错),来到教室门口我先跟老师说明来意,老师先是一愣而后转向学生说:“领导来听课了,我们准备好。”  相似文献   

20.
薛海 《教育文汇》2011,(6):18-18
人们对“推门听课”褒贬不一。贬者认为:如此听课,不尊重老师,缺乏“人文关怀”;褒者认为:这样听课,没有刻意“包装”,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更能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我从教师的角度看,觉得“推门听课”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