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说文解字》对教育的定义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看来,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人做善人与做善事。但这个定义只讲了教育的目的,并没有讲什么是教育,更没有讲我们应该如何在学校中开展教育工作,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教育要让孩子们从善,那就意味着在老师的心目中,一定有一个善的标准,或者善的形象。如果我们将善给以更加宽泛的理解,比如不仅仅是价值观层面的好人,还包括认知层面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王学军 《生活教育》2008,(10):55-57
"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这是每一个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陶行知指出.教师应该在"做中教".学生应该在"做中学".他认为教是为学.学是为了做,而"做"是中心。那么什么是"做"?陶先生说:"‘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个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我们做一件事便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  相似文献   

3.
常荣杰 《考试周刊》2014,(16):170-170
<正>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石和灵魂,其核心是做人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立人要先立德,成才要先成人。"我们从事的教育是金字塔下最最基础的教育,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该时时处处塑造人,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信仰负责。在过去的学校教育里,德育为什么一再加强却并未获得期望的结果呢?就是因为原来是一体的育德灵魂,从它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95):60-61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教育改革与实践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特别重视教育中的"教学做合一",指出: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实现"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5.
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而如何提升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会计教学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为了提高会计教学有效性,从教师要参与实践、教师在学中做等教师方面的"做上教",从创新实践与理论联系实际等学生的"做中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本质上讲,"名校"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和发展的概念。你在当地是名校,但放在更大范围内,就不见得是名校;今天看来你是名校,但随着时间推移,明天或将来就不一定是名校;名校可以是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的学校,也可以是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做得有特色的学校。总之,名校之名,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教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什么是教育?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古人云:"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每一个人都拥有两种教育:一种是存在于心的理念中的教育,即认为应该有的教育、能够做的教育、可以从事的教育。一种是现实的教育,由客观条件决定了的事实上从事的教育。理想中的教育给我们激情和方向,现实的教育促使我们冷静理性。没有教育的理想,我们的教育将变得世俗功利甚至庸俗不堪,伤人伤  相似文献   

8.
"教学做合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法上的一大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对今天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仍然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体育教学中"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实践价值和"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旨在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以生为本"?我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遵循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郭思乐教授曾说:"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环节。"这其中,就包含了"先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许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非常关注"新授课"的教学,备"学情"、备"知识点"、备"教学手段"、备"板书设计"……可一到每单元安排的练习题时,就敷衍了事:或是简单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做,简单地讲一讲;或是把它们当成课后练习作业来布置,课堂上对对答案,就紧锣密鼓地进行下一个"新授课"的研究.等到再一次出现同类型题目,或者一模一样的题目而学生却照样漏洞百出时,教师就会埋怨:"这样的题目全都做过,老师也都讲过,你们却还是错,我真是拿你们没办法……"  相似文献   

1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这一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教学做合一"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这一思想解决了生活中如何施教的问题,他指出了"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是一种教育法,其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既是求真,也是向善的活动,同时又是向美的活动.我们谈论有效教学,是以当前课堂教学为前提来讨论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有效、高效.因此有效教学研究实际上可以分为:"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层面.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说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更好地把握自身角色,使物理教育更有效是当今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一、为什么教:确定教育的目标本轮课程改革追求从"适合教育的孩子"向"适合孩子的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已久,我们的课堂也或多或少都在实践着新的教学理念,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停留在教师"教"上的仍然居多,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切实从听教师讲、做练习等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把"教"转化为"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呢?这需要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探索提高.  相似文献   

14.
顾泠沅先生讲过一段话,他说:"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世纪交替的时代。回望上一世纪的背影,我们常有说不出的惆怅。百年教育走至今日,如今校大、楼高、气势凌然,但在强大的社会旧习与升学压力之下,不少学校丢失了对教育的本真追求。学习为了升学,升学为了改变个人处境,因此学生学习还是从书本到书本,甚至沦为从题目到题目,看起来还是有点失魂落魄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正在学校里,教师—学生—学科是三位一体的统一整体。这个统一整体中的三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和促进,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必须强化"三个重要,三个不让"——每一位教师都重要,不让一位教师落伍;每一个学生都重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每一门学科都重要,不让一门学科落后。一、如何才能不让一位教师落伍一是转变教师观念。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亚瑟·伍德说:"平庸的教师讲述,良好的教师解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职课改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当下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化倾向。因而"教学做合一"或"教学做一体化"作为一种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色的模式,便被响亮地提了出来。"教学做合一"的模式,最早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从"基于经  相似文献   

17.
正策划人语:2013年秋季开学前,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从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以下简称"三爱")教育活动。不久前,省教育厅把在全体师生中深入开展"三爱"教育列入了2014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要求"以入脑、入心为目标,从入眼、入耳着手,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三爱’教育。深入研究‘三爱’教育进课堂专项工作,把‘三爱’教育有机融入到课程目标之中。""三爱"教育虽不是新话题,但在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新一代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身心发展特点,再次倡导"三爱"教育,有着深刻内涵和强大的号召力。那么,如何解读"三爱"?"三爱"教育怎样才能入脑、入心?如何把"三爱"切实落实到每一位师生的行动上?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刊特邀省内几位嘉宾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美育之"用",如何理解,在一个"功利主义"(这里的"功利主义",其实是民间讲兑现、实用的"主义",不一定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里,对于社会和教育的健康发展来说,这都是一个大哉问。  相似文献   

19.
《送东阳马生序》应该教给学生们什么?笔者曾听过很多老师执教此课,也读过很多所谓经典课堂实录、备课宝典,但路径却出奇地一致,不外乎将其作为古人刻苦求学的故事予以宣讲,与"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闻鸡起舞"同列。大讲宋濂家境贫寒,但他自幼苦学,终于从一介庶民成为翰林院编修。至此,让每一个同学都明白:"原来勤奋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自古以来天道酬勤,宋濂是如何为我们作出学习的榜样的。"所谓"水到渠成地收到了预  相似文献   

20.
崔桂根 《教书育人》2012,(26):63-6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学理论的精髓。陶先生指出,"教学做合一"是一个整体,其中"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做上教,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作为学生,要在做上学,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因为不在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