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纳税风波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的心和雨雾一样忧愁、苦闷。我对父亲的行为真是太失望了。在我的心目中,父亲一直是正人君子,而今天,他竟逃税漏税。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这么做。“不,我一定要劝阻他。”我再也憋  相似文献   

2.
“老李”     
老李是我的父亲,一个让我在爱心下成长的父亲。 老李很不会幽默,每当我在家里大呼小叫地喊着“老李,老李!”时,他总是无奈地摇摇头。而若是在公众场合,他则会强装严肃,却又底气不足地小声嘀咕:“别这么叫,我可是你的父亲!”不过,父亲的这种反应让我更觉出他的可爱,于是,我竟改不过口来,就这么“老李,老李”地叫了许多年。  相似文献   

3.
我与父亲     
我是个中专生,父亲是个农民,我们的身分不同,而且,虽说我是他儿子,但我们形貌不似,他微胖(五短身材),我很瘦(弱不禁风)。但也许是先天遗传加上后天影响的缘故吧,我的性格竟有许多和父亲相似。据初步统计,他的性格我“继承”了85%,并且是“择优发扬”,当之无愧的成为他的衣钵传人。不信?我敢打赌,你准输。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杨贤江逝世已经整整五十年了。他离开我是这样的早,竟没有来得及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印象。但是,几十年来,他却一直活在我的心里。从童年时期起,我从母亲的思念中就开始知道了父亲;少年时期,我从父母朋友的回忆中又听说了父亲,并把他同“共产党员”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称号联结起来;青年时期,我反复诵读着革命老前辈们在父亲逝世十八周年时所写的纪念文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单位,本人所收的来信大概是最多的。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的信姑且不说,这里列举几例文化层次较高者来信中的出人意外之处。   我的一位同乡兼校友,一次找我商量他的工作单位问题,并拿出他写给父亲的信让我看。令人惊奇的是,他落款时在自己的名字后写着一个“示”字 !我告诉他:“示”是长辈对晚辈写信所用之辞,你给父亲写信,末了不写“稽首”之类词语也罢,怎么竟写了个“示”字 !他甚感不好意思,坦白地告诉我,是学他父亲来信这样写的。当我知道他的父亲是位农民时,便不客气地批评他:一个大学中文系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父亲老了     
陈晓 《文学教育(上)》2008,(10):156-156
父亲打来电话.说他已到石岩汽车站,爱人马上开车去接。一会儿,竟听到一个声音,“小,小——”,噢,是父亲,他的声音微弱而无力,好像费了好大劲才叫出来。我一惊,慌忙跑出屋门,奔跑下楼,只见父亲提个沉重的黑皮包,一手扶着栏杆,站在楼梯口,“爸——”我叫一声,心里颤抖了。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9岁的强强疑惑不解地问父亲:“你总是叫我认真读书,可是,我从没有看你读过一次书,一有空就去打麻将。”父亲两眼怒视着强强:“好小子,竟教训起老子来了!”强强虽然未敢再问父亲,但是心里却不服气。此后,父亲的话再也难令他心服口服了。  相似文献   

8.
父爱无声     
十三岁那年,我的叛逆性格逐渐显露,以前的惟父命是从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父亲是个极刻板严厉的人,从小就没觉着他对我怎么亲热过,总是沉着一副冷冷的面孔,虽然我是他惟一的儿子。后来听母亲说,很小时父亲倒是喜欢逗我玩的,只是我开始懂事后,就不再与我“没大没小”,可能怕少了他做父亲的威严吧。青春期是最具反叛的,我开始跟父亲做对。他说我学习不认真,我不理他,作无所谓状;他让我干什么事要利索,我故  相似文献   

9.
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那一天。这已经是1978年春天。父亲早已退休,快七十岁了。那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要他送。父亲拗不过我,便让步说:“那好,我送你到弄堂口。”这次父亲送我的路程比前两次短得多,但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竟已是泪流满面。以前送我,他都没有这样动感情,和前几次相比,这次离家我的前景应该是最光明的一次,父亲为什么这样伤感?我有些奇怪,便连忙问:“我是去上大学,是好事情啊,你干嘛这样难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勇气     
一位男士很为自己的儿子担心,他16岁了,却一点儿勇气都没有。于是父亲决定去拜坊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儿子。禅师对孩子的父亲说道“:你应该让他单独留下。三个月内我将把他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但是在这段时间你不可以探望他。”三个月后,父亲来看孩子,禅师安排孩子与一位经验丰富的碰撞师进行一场比赛。拳师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下,但他立刻站了起不定期;每当再次被击倒,他紧接着又站起来。几个回合后,禅师问道“:你认为你儿子怎样?”“真丢人!”孩子的父亲说“,我没想到他竟如此不堪一击。看来他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儿了。”“你只看到这…  相似文献   

11.
浮针     
“一枚缝衣针能浮在水面上。”你相信吗?父亲在演示 “浮针”把戏的时候,我不到十岁。十多年来,这个带有浓郁“魔术”意味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铁放在水面上会毫不客气地沉到水底。缝衣针是铁做的,按理说,针在水面上是浮不起来的。可是多年前,我的父亲硬是在水面上做成了“浮针”这一实验。开始,父亲对针在水面漂浮也不信。可当他发现针能漂浮在水上,竟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冲我乐呵呵地说:看仔细了。”父亲用粗大的指头夹着一枚纤细的缝衣针,努力使指甲和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小心地移…  相似文献   

12.
孩子诗诗这些天变得不安分起来,老是闹着要和他父亲“对话”。“对话”的内容不外乎天体呀、景观呀、还有鸡蛋能否竖起来叠放之类。我因忙着给旅居美国的朋友回信,对诗诗的一些要求未予重视。他父亲不这样。总是那么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回答诗诗提出的那些怪问题。这天午饭后,邮递员送来一叠《少年百科知识报》,孩子父亲将信扎拆开,兴奋地向我嘟哝了一句:“喂,你知道他能干什么?”尔后的事情让我兴奋了好些天。噢,孩子父亲在小报上竟开了一个连载专栏,“红海沙暴”、“臭氧洞”、“太空上另一个月亮”和极小极小的“绒猴”。照片充满着诱惑,文字趣味横生。  相似文献   

13.
我豁然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不上楼的原因。我从没想到素来大大咧咧的父亲心思竟如此缜密!他是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照顾着我的自尊。  相似文献   

14.
不经意的话,成了现实不谦虚地说,我是有一些艺术天赋的。初中时,我就通过了钢琴九级的考试。我还爱好写作,获得过“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还是中国少年作家协会河南分会的副主席。父亲在广电部门工作,也许是受了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传媒人。高二刚开学时,我在电视上看到“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的消息,我对一旁的父亲说:“说不定我将来会成为这个学校的一名学生。”当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后来竟成为了现实。  相似文献   

15.
无期惩罚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把一只毛毛虫塞进一位女同学的后脖领。女同学猛然间受到惊吓,原地蹦两下以后,竟开始围着课桌转圈。慌乱之中,她扭伤了左脚,整整一个下午,她都在扯着嗓子嚎。理所当然,她的家长找上了门。我记得父亲红着脸给他们道歉。父亲说:“你放心,我不会轻饶了这小子!”每一次闯祸,回到家,父亲用来迎接我的,都是一把在我身上上下翻飞的笤帚。我想这次,那把笤帚一定会让我的屁股皮开肉绽。女同学的家长走后,父亲把胆战心惊的我叫到身边:“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吗?”我说:“知道。”他说:“你知道我会怎样惩罚你吗?”我说:“知…  相似文献   

16.
父亲是师范学院副教授,在讲台上已站了20多个春秋了。父亲看上去文质彬彬,很有些书生气,但一般人也许想不到,他竟特别爱吼人。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很早起床,而我则很爱睡懒觉,星期天更是要睡到八、九点钟。母亲每次都温和亲切地叫我:“小懒虫,快起床吧。”我总装成睡熟的样子不闻不理。父亲很看不惯我这副懒相。终于有一次,父亲没耐心了,几步走到我床前大吼了一声:“兔崽子,起来!”那吼声简直如平地惊雷。本来还沉浸在香甜睡梦中的我,被这个突来的“张飞吼”一下子炸醒了,身不由己蹦起来,匆匆忙忙穿衣套袜,懒腰也不敢伸一个,溜到书桌边摸起…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个冷漠无情的人。母亲也多次这样说。我记得小时候,他们经常吵架。我当然偏向母亲,总以为父亲不对,但慑于他的威严,我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劝,只默默地盼着他们的战争早点结束。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庄重有余,温情不足。他好像从没有给我买过玩具或其它值得纪念的礼物,也没有给我留下一句温暖、慈祥的话,却留下一张严肃的、冷漠的、沉思的脸。也许是因为我已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了吧,也许是他“人老话多”了吧,近来父亲变了,他变得越来越爱跟我唠叨,而不是声色俱厉的训示。有几次,他竟不顾自己的尊严,在我…  相似文献   

18.
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在将来留给我一笔可观的财产;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用自己的权势为我铺平今后的道路;感谢我的父亲,不在乎他是否能使我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我的父亲不是百万富翁,不是政府要员,不是艺坛名流……他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要感谢他,因为他教会了我如何书写“人”。“做人要永往直前,永远不倒下。”父亲说。父亲在家中是老大,过早地负担起了家中的重任,他惟一的希望就是能考上好学校,早点减轻家中的负担。文革时,爷爷的“右派”帽子使得父亲不得不去“上山下乡”,那时的他只能望着高中…  相似文献   

19.
沉默之爱     
对不起,同学等电话要急疯了,我们下次再聊好吗,拜拜。”我快速挂上了电话,一切尽在计划之中。今天是父亲节,但想到昨晚我与刚“认识”的浙江网友电话聊天之意犹未尽,我竟对父亲产生了一丝怨气。给爸爸打个电话问候,用尽电话卡上最后的四毛钱。“是我———”不知为什么,我这次仍然没有在第一句话里叫爸爸。爸爸问:“你那边非典情况怎么样了?华子他们学校不放假了,暑假要在学校里过。你们学校———”电话突然中断了。我不敢相信,一分钟时间竟如此短暂。电话铃又响起来,是爸爸:“电话怎么断了?”“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线路不好吧。”我知道他是…  相似文献   

20.
父亲     
我伏在桌子上写《父亲》。父亲就坐在我的对面,双腿搁在一把椅子上。他抽着烟,烟火忽明忽暗,烟雾弥漫在我和他之间,我无法看清父亲的神态。父亲发现我在看他,丢了烟蒂,问:“你老看着我干啥?”“没什么,因为我在写东西。”“写东西?写东西你看我干什么?”他脸上的疑惑更重了,“与我有关?”“的确有关。”父亲脸上掠过一丝惊异的神色,我顿了顿说:“我在写你。”“嘿嘿,写我?写一个老农!”他把“老农”这两个字说得特别重。我记起来了,原来那“老农”是我小时候叫过的!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爸,你还记得那事?”大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