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面临不同程度的审计风险,为了规避审计风险,应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在今后工作中注意对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高职院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从第一步开始就关注各种风险,并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贯穿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求高职院校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审计人员要有更强的职业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3.
审计风险及其合理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审计业务的发展人们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更加深入,审计方法也随之更新,现代审计正由制度基础审计阶段向风险导向审计阶段发展,并灵活运用到实际审计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5,(4):29-32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部过程中。审计职业判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成败。尤其在新准则实施以后,为提高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对注册会计师充分运用职业判断、在职业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又做了进一步要求。本文从审计职业判断的定义、特征等方面入手,分析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并提出了引导体系,风险控制,加强培训,政策约束等对策以提高即将从事独立审计工作的毕业生审计职业判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审计判断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提高审计判断的效果对改善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试图通过对影响审计判断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通过影响这些审计判断因素来提高审计判断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难度和风险在不断加大,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每位审计从业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审计风险的存在,了解和掌握它的成因和特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审计实务中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随着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难度和风险在不断加大,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每位审计从业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审计风险的存在,了解和掌握它的成因和特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审计实务中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审计工作人员、会计事务所、审计主题和审计环境等四个方面。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为保证执业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并落实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二是建立风险防范基金;三是建立风险责任制度与内部激励制度;四是加强审计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五是完善审计法律环境,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六是保持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传统的审计工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审计线索分散、审计重点转移、审计方法改变、审计信息处理模式的改变、审计风险变大、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审计工作日益频繁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审计诉讼案件也在不断增加,审计风险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加强对审计风险成因的研究并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当前审计理论和实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审计风险的成因包括环境、内控制度、风险意识和职业水平、技术方法等因素。要防范审计风险应采取优化审计环境、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审计人员风险意识、采用先进技术方法等措施,以达到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