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儒 《湖北档案》2013,(9):44-46
日本著名作家石川达三(1905—1985)曾做为日本《中央公论》的特派记者,被派往南京采访。1938年1月8日,石川达三到达南京,直到1月15日离开。石川达三回到日本后,用约10天的时间,写出了反映南京战事的著名的纪实小说《活着的士兵》。作品一开头就展现了一幅骇人听闻的情景:随军僧片山玄澄,一手拿着佛珠,  相似文献   

2.
宋旭华 《中国出版》2014,(19):69-69
南京大屠杀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无数暴行中最集中、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一起,日本政府受制于右翼势力对南京大屠杀矢口否认,这亟须中国历史学者发掘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东南日报》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3.
郝倩 《新闻三昧》2004,(7):15-17
西野美子与朴永心 心她叫朴永心,是一位朝鲜人,当年的日军“慰安妇”。为她如今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所打动,2002年初,《现代快报》记穿行于南京的大街小巷,找寻当年的日军慰安所的旧址。2003年11月份,《现代快报》记更是有幸和这位老人朝夕共处了十几天,在记的陪伴下,上北京、下南京、赴云南……而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老人对南京利济巷2号的艰难指认。  相似文献   

4.
赖晨 《档案天地》2013,(9):36-40
日本著名的作家石川达三(1905—1985)曾是日本《中央公论》的特派记者,被派往南京采访。他1938年1月8日到达南京,直到1月15日离开。他回到日本后,在1938年2月1日至10日,用约10天的时间,写出了反映南京战事的著名的纪实小说《活着的士兵》。作品一开头就展现了一幅骇人听闻的情景:随军僧片山玄澄,一手拿着佛珠,一手用军用铁锹一连砍死几十个已经放下武器并失去抵抗力的中国战俘。那么,随军僧是什么来历?他们在战争中执行什么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史上,韩国与中国是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最早、伤害最严重的国家。共同的抗日斗争将两国的爱国志士紧密地联结在一起。韩国志士的在华活动不断得到中国各种形式的支持。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从1932年到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约6年时间中,南京成为韩国反日独立运动在华活动的中心地。  相似文献   

6.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在患难中不断增进互助互信情谊。2020年3月初,作为中国战"疫"、南京战"疫"的亲历者,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利用3天时间拍摄了纪录片《南京抗疫现场》。竹内亮以个人的视角,介绍了南京一系列防范新冠肺炎疫情的举措:测量体温、人员隔离、地铁二维码足迹追踪、出租车加装隔离膜、社区核查健康码等。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日本在本国内的许多经历,和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一样,是日本历史上至今不愿提起的一页[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为掠夺南京地区的文献资源,日本军国主义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中支占领地区图书文献接收委员会”,在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地区的图书资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战争期间掠夺被占领国文化遗产严重违反国际法。对文献资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一步侵略和掠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弦音 《兰台内外》2013,(6):16-16
据史料记载,中共与日本最高军政总部曾有接触,但不是去"议和",更没有达成过什么协议。冈村宁次派人来那是1944年上半年的一天,中共中央华中局代理书记兼新四军政委饶漱石找到扬帆,叫他负责接待审查一位从南京监狱放出来的名叫纪纲的人。此人自称是我们的情报工作干部,是南京日军"华中派谴军总司令部"冈村宁次派来的,说有重要信息向新四军传达。后经多方查证,纪纲(1902-1996)确为我党派驻南京领导情报工作,他在南京以中医作为职业掩护。日军冈村宁次总部为何现在要不加掩饰地派他到新四军来呢?原来这和当时日本侵略者日益走向穷途末路的形势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的面前摆着一本非同凡响的书:《拉贝日记》。一个德国人,用日记的形式,详细而确凿地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所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60年后,在日本右翼势力仍然极力否认自己罪行的时候,这本日记公布于天下,为历史和正义作了一次伟大的证明。 从新闻和采访的角度说,这本日记太耐人寻味了。 约翰·拉贝1908年进入中国,从1931年起,担任西门子驻南京办事处经理。1937年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时,拉贝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四处奔走呼号,竭力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施暴。他带头建立的“南京安全区”为大约25万…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成果交流会于1998年8月15日即日本战败61周年之际在南京举行.出席该会的有日本学者20多人,中国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学者20人.实际上,这是一次中型的国际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极其严重的反人类罪行,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无数暴行中的一个最残暴的典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首要在于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乃至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在于铭记中国被日本侵略的惨痛历史.这具有普世价值,顺应人类普世伦理要求,此外还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档案天地》2017,(8):5-5
7月15日,在日本广岛将举办一场特殊的展览,名为"被封存的记忆不再让南京悲剧重演"。这是近20年来南京大屠杀史料展首次在日本广岛展出。50块展板、200多张照片,记录了侵华日军在中国尤其在南京犯下的各种暴行。这次展览由广岛南京大屠杀展主办委员会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4.
耿建扩  张继胜 《新闻知识》2001,(11):44-45,33
2000年元月27日,石家庄日报发出《东史郎讼案又一铁证,南京大屠杀不容抵赖,我市发现1938年日本印制的〈最新南京地图〉》这一独家报道后,新华社以多种文字向国外发出通稿,数十家海内外新闻媒体进行了转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张对开报纸大小的地图何以产生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呢?作为最早报道这一事件的记者,有以下几点心得和体会。一、关注世界动态,发掘新闻宝藏近年来,日本一些有识之士陆续出版了一批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书籍。他们以目击者或是以亲身经历这一事件的见证人的身份,揭露了日军官兵当年在南京犯…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站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寻羌——羌乡田野杂记》;《骑字飞行》;《这样吃最健康》.  相似文献   

16.
在南京孙中山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孙中山铜像。该铜像按照孙中山生前作演讲的姿势雕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是孙中山生前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赠送的。梅屋庄吉是日本明治大正年间的实业家,日本电影界的元老。在孙中山亡命日本期间,梅屋热情地帮助他,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孙中山逝世后,梅屋请日本第一流的铜像制作商筱原金作工场铸造了这尊铜像。1928年铜像铸成,像高2.9米,重一吨多。次年3月,梅屋庄吉亲自护送铜像至南京。1929年6月1日,梅屋偕同夫人、女儿参加了孙中山的奉安大典。孙中山的铜像本应恭放在中山陵,供人们瞻仰。当时陵墓建筑主体布局已就绪,一时尚难确定立像的合适之处,便将铜像暂时立于黄埔路(今解放路)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内。  相似文献   

17.
日本侵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以极其野蛮残暴的手段,在其所到之处,对中国的和平居民,任意烧、杀、淫、掠,制造了许多大惨案,对中国人民欠下了累累血债。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最残暴的罪行之一。前不久,日本文部省在修订教科书中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掩饰侵略的罪行,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竟被删略了。历史的事实不容篡改。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在当时即有各种记载,并且留下了影片、照片、档案等大量罪证史料。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南京大屠杀的罪魁、战犯松井石根和谷寿夫,分别受到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军事法庭的审判。法庭经过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罪证,确认了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松井石根和谷寿夫分别被判处死刑,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以真实的历史事实教育中日两国人民,从中吸取教训,警惕日本有些势力妄图复活军国主义,使得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现特将南京大屠杀案犯谷寿夫等案件公布于后。  相似文献   

18.
陆川四年磨一剑的战争片<南京!南京!>上映仅10天,全国累计票房就已达1.1亿元,这部电影以日本兵的独特视角描述南京大屠杀,引发了许多褒贬不一的争论,与票房持续上涨的还有早就在<可可西里>积累了不少知名度的青年导演陆川.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18日,南京音乐台8岁了!——八年春风秋雨,八年耕耘收获。八年前的这一天,一个全新的频率在南京地区上空诞生了,FM105.8以“至高品位、最真感受”的台标语开始正式播出。八年后的今天,FM105.8以一个充满朝气、富有活力的频率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让音乐充满分分秒秒,将欢乐传遍四面八方”!  相似文献   

20.
1923年9月1日中午,日本发生了有史以来最惨烈的自然灾难——关东大地震。然而,在这场空前的浩劫中,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却乘震灾之机,大肆修杀我国旅日华工.并惨无人道地暗杀了中国留学生领袖、“共济会”会长、年仅27岁的王希天。王希天原名王照敬,1896年8月15日生于吉林长春市金钱堡。他祖上经商,开设王家皮锻,为长春有名的富商。1贝5年王希天东渡日本留学,在中国人民反对承认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之际,与友人组织留学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18年初,王希天随留学生爱国拒约请记团回国.同年5月,与李达、许德担等人一起被推举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