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灵魂与灵魂美好的相遇、浸润,使生命可能性得以充分成全、灵魂得以充分觉醒并走向美好的场所。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好的教育必然要有教师灵魂的舒张、敞亮。当下的教育以至学校,毋庸讳言,是行政垄断下的应试系统构建和行为实践,并被政绩、产业绑架。在这样的强大的应试机制下,其价值取向、判断标准、存在方式拘囿在官方垄断的应试教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管理主义的学校经营,应试主义的教育,竞争主义的学习环境,把教学和教育当成规范,当成约束,当成管理,使教师身心疲惫和儿童厌学,忽略了灵魂的高贵与自由生长的价值。对着各种社会问题和教育失败的案例,我不免要问,学校教育中"人"在哪里?"我"在哪里?如何让"人之为人,我之为我"呢?这些,都是需要从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开始的。对  相似文献   

3.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教育就不能称其为教育.只有美好、充盈的灵魂才能唤醒另一个灵魂.正如叶澜所说:"不实现教师的精神解放,不激活教师精神生命的活力,就不可能有真实意义的、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的转型".因此,我们要从生命的角度去审视教师成长,引导教师实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育不是简单地组织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而是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生态教育就要着眼于生命的发展、生命与生命的关系、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理想的"教育生态"应该是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人格,使师生都能在幸福的状态下工作、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应该是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和人格的升华。当前的学校教育,在对学生的生命价值的体骀币人格的提升与完善上确有缺憾,而个陉化教育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生命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并能通过教师的教育行为去挖掘、去彰显。作为开发人的灵魂的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具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在时代发展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期待,学校教育才可能在学生心灵的成长中留下持久弥坚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化需要教师去探索,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我校着眼于科研型教师的培养,使教育科研的生命活力能够得以充分地焕发,从而加速了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什么?教师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以教育、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业工作者。因其工作的特殊性,教师获得了许多饱含深情的美好比喻:教师是"园丁",是"春雨",是"人梯",是"灯塔",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学校生命教育不断发展,但个别学生生命意识淡薄,轻生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学校生命教育刻不容缓。语文学科最具人文情怀,承担着铸造人的灵魂之重任。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决定其在开展生命教育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所以,语文教师要内修其心、立德树人,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利用课堂教学和语文教育平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使之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管理主义的学校经营,应试主义的教育,竞争主义的学习环境,把教学和教育当成规范,当成约束,当成管理,使教师身心疲惫和儿童厌学,忽略了灵魂的高贵与自由生长的价值。对着各种社会问题和教育失败的案例,我不免要问,学校教育中“人”在哪里?“我”在哪里?如何让“人之为人。我之为我”呢?这些,都是需要从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开始的。对学校管理者来说。是需要从寻找学校的教育价值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任何对学校教育的完整关照都离不开对师生关系的审视。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这两种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全人生命教育作为"人的整全生命的自我生成的教育,是个体生命全方位全层次地自我呈现和自我实现的教育",通过个体生命在"身、心、灵"三个层面的统整,指向人整全生命的美好。这与"立德树人"的基本精神契合不悖,或者说立德树人目标的实施,需要全人生命教育的关照。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促进生命成长的事业,学校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地方。在学校管理中,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掌握管理学知识、人力资源学知识,还需要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观照学校管理,尤其要了解在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内心有着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愿望和潜能。学校管理者要学会关注教师和学生,而且是积极关注,这种积极关注是尊重、期待、欣赏、发现、移情,只有这样,给学校管理和教育一个情感的基座,才能真正唤醒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的潜能,促进师生的生命成长。由此,学校的生命得以发展,教育的生命得以提升,学校管理者的生命价值也得到延续和放大。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教育评价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往往就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例如,当我们以学生考试成绩与升学率作为教育评价的唯一指标时,学校就会成为师生追逐考试分数、开展"应试竞赛"的场所。这样的学校是压抑的,教师在这里体会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学生在这里体会不到生命成长的真正意义。为了发挥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学校以正确的学  相似文献   

13.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是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要塑造健康美好的灵魂,教师自己更得要有健康美好的灵魂,所以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作为学校最基层管理者的班主任,则应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层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写下这个题目,是想激发广大教师转变自己对教育、学校以及教师职业本身的认识、看法,变革自身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使自己的生活富于生命意义。教育的价值何在?在笔者看来,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生命意义的丰富。而教师作为教育的从业者,自然承担起从幼儿启蒙到引领人生航程的使命。从此意义上讲,以往流行“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灿烂的职业”等说法,内涵深刻。教育是一项充满阳光的、诗意般的事业。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引领人的生命成长更充满诗意的事呢?试想,在学校里,不仅学生的身体得以成长,而且,他们的思维力…  相似文献   

15.
"校本教研"是当前摆在学校和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校本教研的根本目标得以实现,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目标。在这里,校本教研既是目标,更是途径。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代表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学校的品位,是学校品牌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生命和价值是什么?一旦踏入教师这一行业,我们就无法逃避这一深沉的思考。没有灵魂的生命是可悲的。教师生命的价值,需要灵魂的引导。教师的灵魂确定着教师的教育个性,教师高尚的灵魂确定着教师优良的教育个性。为什么要强调"优良"?因为,很有教育个性的,可能是"恶"的个性,比如:有些教师抓升学率就很有个性,他们常常无视一个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美好学校的建设引发我们对教育的再思考,包括从学校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和主体层面来定义教育。美好学校的建设唤醒了校长优化学校的思想,唤醒了教师投入教育的尊严。它的建设策略包括:"美好愿景"的顶层设计;"美好环境"的优化建设;"美好教师"的塑造方略及"美好学生"的培育行动,是社会转型期学校改革的一种尝试,是对学校特色发展、优质发展的更高追求。  相似文献   

18.
"追求本真,童化生命"是江苏省常州市湖塘桥实验小学根据学校办学传统与历史总结的办学理念,是依据学校办学哲学提出的教育命题。教育是有规律的,儿童的成长更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应该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教育工作要让学生在生命的成长中留下深刻的、美好的回忆,同时,为儿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童化生命"就是让儿童立于学校的正中央,让儿童成为儿童,让儿童成为学校最靓丽的一抹生命色彩。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教育的创新, 更需要广大教师不遗余力地去研究新问题、探索新 思路、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而能够承担这一任 务的教师必须是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科研型教师, 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面向 新世纪,学校应着眼于科研型教师的培养,去探索、 构建新的科研管理机制,使教育科研的生命活力能 够得以充分地焕发,从而加速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进程。我们认为,抱定"让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科研 素养"的管理宗旨,营造好驱动教师积极研究的两个 力场,实行分类扶持、分层递进的管理策略是促进科 研型教师迅速形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