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云南看云     
海市蜃楼虽并不常在人眼底, 却永远在人心中。云南是因云而得名的,可是外省人到了云南一年半载后,一定会和本地人差不多,对于云南的云,除了只能从它变化上得到一点睛雨知识,就再也不会单纯地来欣赏它的美丽了。  相似文献   

2.
春天     
经常会有这样的春天,你待在屋子里无所事事,看着窗子外面的蓝天发呆。鸟一闪而过,去了你永远不知道的地方。你知道在云南北方的冈子上,一树树梨花像  相似文献   

3.
春天     
经常会有这样的春天,你呆在屋子里无所事事,看着窗子外面的蓝天发呆。鸟一闪而过,去了你永远不知道的地方。你知道在云南北方的岗子上,一树树梨花像白色的火把那样斜插在红土的山地中,猛烈地燃烧,大风吹过,遍地是白色的火星子。  相似文献   

4.
春天     
经常会有这样的春天,你待在屋子里无所事事,看着窗子外面的蓝天发呆。鸟一闪而过,去了你永远不知道的地方。你知道在云南北方的冈子上,一树树梨花像白色的火把那样斜插在红土的山地中,猛烈地燃烧,大风吹过,遍地  相似文献   

5.
自然产生于人类出现之前的遥远时空,而人本身也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是永远也“征服”不了自然的。云南各少数民族人民在大自然启迪下创造的体育文化,有力地证明了,只有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和审美意味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6.
春天     
经常会有这样的春天,你呆在屋子里无所事事,看着窗子外面的蓝天发呆.鸟一闪而过,去了你永远不知道的地方.你知道在云南北方的岗子上,一树树梨花像白色的火把那样斜插在红土的山地中,猛烈地燃烧,大风吹过,遍地是白色的火星子.你知道与此同时,在云南之南,大河滚滚,波澜是蓝色的.两岸的低处和高处,阳处或阴处,干地或潮地,全都已经被花朵占领,它们正开得一片稀烂.  相似文献   

7.
明代杰出的学者和文学家杨慎,嘉靖二年(1524),因"议大礼"案被贬云南永昌永远充军。直到病故,才由他的妻子黄峨接榇回四川新都。主要考证杨慎谪戍永昌的基本路线和他在永昌的具体时间。为进一步研究杨慎及其对保山历史文化产生的影响提供考证材料。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一个永衡的主题。因为人类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实践永远不会停止;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的任务也就永远不可能完结。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实践证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开放的深度,而改革开放的深度,又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大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以云南曲靖电大为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 教育是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l吐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的世纪。知识经济是教育支撑的经济,是由教育发展决定的经济。离开了教育的发展和功能,知识经济就失去了现实的发展基础。知识经济赋予教育以直接的经济意义,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西部大开发,科技要先行,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云南要可持续发展,要科教兴滇,就要在培养人才上下功夫,没有教育的基础,没有教育的先行,不靠教育和科技,云南永远难以脱贫,更难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位永远值得推崇的诗人和作家,这就是明代的杨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年间(1506)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在位的嘉靖五年(1527),以直言极辣,谪戍云南永昌。当杨慎谪戍云南期间,他曾为蔚然大观的山水感到吃惊,不禁流连忘返。面对着碧波浩淼的滇池,他诗情满怀,挥毫赞颂:“昆明波涛南纪雄,金碧混漾银河通。  相似文献   

11.
杨慎之到云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贬谪、从军、旅行,而是改变户籍、罚作军役的永远充军烟瘴。杨慎的充军心态可分为4个时期:渴望再起、悲歌淋漓、东西漂泊、悲愤郁怒。而每一时期都有相应的文学表现,这是杨慎发出的中国文学史上凄凉哀怨、沉痛悲愤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2.
九隆神话是云南少数民族的著名神话之一。被许多重要文献所记录,有各种版本,并被多种学科研究、引用,成为一个经典的永远不老的神话。通过对九隆神话研究各领域成果进行介绍和梳理,做出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的空间,为九隆神话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11,(7):21-21
各高等学校: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庆祝党的90华诞,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到每一名大学生的心中,按照“五月的鲜花——永远跟党走”云南大学生系列活动方案要求,省教育厅决定举行“五月的鲜花——党的恩情永不忘——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永远,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永远爱你,永远在一起,永远陪在你身边,永远……可永远它却并不是那么真实。时间不会永远,青春不会永远,人更不会永远,当永远遇见苍老,我们伤心也好,难过也罢,一切的永远都化作乌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苍老胜利的微笑。记忆中那个不可磨灭的清明,  相似文献   

15.
青春滩拾贝     
1.心中拥有一片绿地,生命将永远年轻。2.随着时光的流逝,改变的是花开花落的云舒云卷,唯一不变的是那真诚的心。3.拼搏的人生换来双慰的笑颜,虚度的韶华只有无限的愧悔。4.不因雨情的挫折而垂头没气,更不因些许的成功而沾沾自喜。5‘真知灼见并非夸夸真谈。6.目真自艾自怨地抱憾过去,不刎激盾方力的丹拓未采。7.采2不易的东西方会度加珍视。青春滩拾贝@钱林康$云南十四冶技校!云南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职业》2008,(16):112
迄今为止的大学历史,一再向我们昭示:大学的成功,首先是理念的成功!担任云南大学校长多年,吴松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大学理念:“大学之‘大’,唯在‘不停解蔽,永远批判’;大学之‘学’,当求‘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既是在继承以往大学理念基础上的创新,也是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大学建设的理论反思。这种创新与反思在《大学正义》一书中得到了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7.
郭晋勇  路敏  柳永禄  李冰 《文教资料》2011,(20):61-63,16
中国是民族文化大国,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宗教是永远存在的民族意识,哈尼族宗教文化有着其独特的一面。随着对外开放旅游的发展,哈尼族文化亟待向外翻译宣传,以促进云南西南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哈尼文化的知名度。本文着重对红河州哈尼族经典古歌《烟本霍本》传播进行研究,对其英译,并进行评述,供大家讨论,以加快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玉龙雪山     
丽江,是地处云南西北的著名风景区。多少年来,这里五花石路,水草清流,始终保持着古老而独特的自然风光,永远散发着迷人而新鲜的气息。丽江古城,是最具民族风格的古镇。白族民居与山水景色融为一体,家家流水,处处垂杨,花香鸟语,构成中国高原地区极为罕见的古镇风貌。这些独特风光的形成,都得益于玉龙雪山的衬托与呵护。  相似文献   

19.
李娜 《华章》2011,(27)
通过学习胡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深感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永远是水,永远是地,永远是天,如何把人民群众永远装在心中,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永远"一词最初在句法中多充当谓语、定语,还可以充当宾语,其充当状语的用法较为少见,"永远"应为形容词。句法位置的作用促使"永远"作状语的用法成为高频用法,"永远"引申为副词。由形容词引申为副词的过程也符合语法化理论的单向性原则。在共识层面,"永远"一词兼属于形容词和副词,两者的语法意义有一定的联系,"永远"是一个兼类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