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和自然的关系终究取决于人和人的关系。只有人类之间的和谐才可能带来人和自然的和谐。而人和自然的和谐终将成为人类社会普遍与共同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生态伦理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与自然、自然与人、人与图书馆三位一体和谐统一有序发展,是图书馆生态伦理建设的必然趋势;阐述图书馆加强生态伦理建设的内容扣途径.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3.
和谐的资本     
和谐是一种状态,和谐是一个目标,和谐是一项任务. 人与人和谐,折射社会本质;人与事和谐,显示处事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反映对客观规律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4.
笔者由湖南卫视热播真人秀节目《花儿与少年》发现近期国内真人秀节目对伦理题材的偏爱,并且发现了一些对伦理题材过度消费的现象。结合传播学和娱乐伦理学知识,笔者对其进行归类整理,试图发掘其规律,强调大众媒介寓教于乐的社会责任,启发业界和受众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企业是加强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闻传媒在构建企业和谐的进程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强化新闻传媒的基础建设,做好自办企业互联网、电视、报纸的普及工作.树立全面报道思想.促进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传播风格的平民化和走专业化建设之路是应对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存在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赵英楠 《今传媒》2013,(11):33-34
本文从网络技术的传播特性出发,探析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社会中的自我伦理问题,实现对个体深切的伦理道德关怀。根据自我和谐到社会和谐的逻辑观念,提出网络社会中自我伦理存在问题和建构的途径,最终力求实现自我幸福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大数据时代的初级阶段,大数据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许多社会伦理问题,而这些伦理问题已日益严重.愈来愈多的人不可避免地卷入与大数据背后那股"操纵力量"博弈的洪流,人们的"数据权益"、自由发展等,令人担忧.本文从分析大数据伦理困境背后的生成机制入手,提出重构伦理观,实现网络治理转向,以真正形成一个和谐共存的网络新秩序.  相似文献   

8.
生活服务类节目所反映的内容虽然是人们所熟悉的衣食住行、油盐酱醋等生活问题,但往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社会和时代的新的生活方式。但这样的节目一般总让人感觉有点婆婆妈妈,主持人也常有老生常谈、不得不谈的尴尬。一些搞节目策划的人也感到这类节目做做容易,但要办好不容易,上品更难。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保障和救济机制还在逐步完善,弱势群体特别期待借助新闻报道,帮自己走出困境;媒体也经常聚焦一些特困家庭,推动公众的善行义举。每一个扶贫济困故事都在诉说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并在亲人与熟人之外集聚起大量的同情心、怜悯感。因而,弱势群体与新闻媒体互动而形成的一系列苦难叙事,也有利于当下伦理关怀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人文关怀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维护人的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情系民生,造福于民,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的人文关怀精神。因此,越来越多的电视人开始逐渐意识到,只有充当普通民众生活的真正代言人,才能赢得观众。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我们每一个基层社区都是和谐的,我们整个国家的和谐才可以达到。从共建和谐社会到争创和谐社区,其实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甚至可以  相似文献   

12.
新年献词     
和谐源于内心。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和谐。只有内心和谐,才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才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一个心理和谐的人,方能以博大的胸怀、健康的心态、慈善的眼光来认识世界,包容万物;只有内心和谐健康,方能真正实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的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是社会的主体,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唐冬萍 《新闻世界》2012,(3):178-179
一、构建和谐运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和谐社会,是一种和睦、协调、融洽有序的人与人、人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作为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也是服务群众的一个重要窗口。运管工作效率、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5.
李宁 《记者摇篮》2006,(3):61-62
现在,全国各地电台都相继开办了夜晚心理咨询节目。这无疑给喜欢夜晚收听电台直播节目的听众朋友提供了思想的空间。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抚慰着由于生活压力而带来的负重心灵,排解许多积淤多年的心理问题。如何办好心理咨询节目,能让它真正成为听众朋友的心路驿站,帮助听众扬起充满希望的生活风帆,为其照亮人生的每一个转弯处,是创办心理咨询节目的方向,也应当成为广播电台节目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条重要途径。创办心理咨询节目的社会现实性随着社会发展进程步伐的加速,每一个人的思想深处都受到发展变化的撞击。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的…  相似文献   

16.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和谐传播在媒介生态中体现为媒介生态的各组成部分应以追求和促进媒介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来灵活地架构彼此间的关系.和谐传播应是衡量公益节目传播价值的有力标杆,它主要是从受众、媒介及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公益节目的生存现状.和谐传播的实现程度映射着电视公益节目是否存在生态失衡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伦理是对人伦之理、关系之真、道德之善,和谐之美、规范之据、人性之本的理性认识,其中,公平正义、道义、慈善、和谐是伦理的基本价值要求,一旦缺失了这些要素,伦理价值的作用必然受到影响。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我国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制度供给、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存在严重的差距和不协调,农村的制度化缺失和伦理缺失现象非常明显。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伦理缺失主要体现在制度差异、效率与公平的失衡和政府责任及价值取向的偏离等。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提出来的又一个奋斗目标.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互相协调的社会,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首先是人自身的和谐.而教育权利不平等和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凸显问题严重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下,赋予了网络教育以和谐使命,履行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和谐使命,实现网络教育的和谐发展,是网络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所以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人的和谐发展,可以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搞电视宣传,特别是搞舆论监督报道,借用一句流行的话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栏目制片人(负责人)、部、台领导等被称为节目“把关人”的人来说,搞舆论监督报道有几怕:怕与政策法规相左,怕领导不高兴,怕说情,怕在观众面前吃力不讨好。但怕归怕,节目还得在怕中做,因为舆论监督是体现新闻媒体功能及社会责任感的锐利武器。作为节目“把关人”应把“怕”转化为动力,使舆论报道合法、合情,有理、有据、有力。有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把关人”为舆论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报道环境,努力抓好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