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主要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体操属技能类表现难美性的运动项目,其复杂多变的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紧密结合已成为艺术体操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显著特征,然而我国运动员的器械技术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器械技术训练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片面的训练指导思想;基本技术训练不规范等问题是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九运会、2004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2001年世界锦标赛以及2003世锦赛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圈、球、棒、带四项成套动作,分析了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难度与器械技术结合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提出了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现场统计和录像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不高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运动员成套动作难度技术规格尚未达到规则的要求,器械运用能力和熟练性较差,身体和器械技术的不全面是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的主要因素.提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应加强身体能力和各项器械的基本技术训练,提高身体和器械难度技术动作的规格,以及器械在身体难度中运用自如的能力,以减少成套动作身体和器械技术的完成扣分,使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尽快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相似文献   

4.
国际艺术体操规则在个人项目动作编排上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几个周期国际艺术体操规则在个人项目的编排与完成的比例、难度动作要求、加分因素比例及各项器械所要求的身体动作数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艺术体操今后的发展趋势,个人项目编排提高艺术价值;突出各项器械的特点;发展联合难度,发展脱离视线的抛接动作,减少过渡动作,发展除手与臂之外身体其他部位运作器械,以及发展一个身体动作和多个器械动作的结合等建议,供教练员、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依据本周期艺术体操评分结构的变化特点,对世界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详实剖析,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思路.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第34届世锦赛中获得个人全能前3名及我国的3名参赛选手为研究对象,针对6名优秀选手4项器械共计24套成套动作编排细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个性化”、艺术“情感化”是当今艺术体操个人成套编排发展的主旋律;身体难度的个性化选编、器械动作的巧妙多样选择、独特的个人风格魅力、稳定的发挥是世界艺术体操个人成套编排的主流趋势;身体难度选编展现运动员技术特点,丰富器械技术运用形式提高成套动作观赏价值,明确成套动作主题风格,展现个人色彩,狠抓完成质量,保证最终成绩的获得是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集体项目是我国艺术体操参加世界比赛的重点项目,对25届世锦赛及2002年中国联通杯艺术体操比赛中集体项目前6名完成得分的有关数据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集体队柔韧身体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较好,但现阶段我国各集体队的完成得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因全套动作容量偏少,致使成套动作速度偏慢,动作力度不足;因跳步与转体技术不足而造成扣分次数较多;平衡技术不稳定;因带器械的技术和图形不好,造成扣分现象较严重;因运用器械能力不足,造成器械技术硬伤失误扣分较多。这说明我国集体项目运动员在某些身体技术和器械技术的训练上、规格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选定难度动作为突破口,以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技术水平位目标。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难度动作的选择、编排、创新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综述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历届艺术体操项目的评分规则在难度动作方面的变化特点和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中难度动作的使用数量、类型、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差距,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论:1)2013—2016版规则中身体难度的变化,渗透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得艺术体操项目朝着可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2)身体难度取消柔韧类难度,身体难度动作数量再次减少,身体难度中新增舞步系列。3)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计分方式与次数的变化;新增器械熟练性难度;鼓励更多使用各项器械的基本组动作。4)优先发展身体难度中旋转类难度;提升难度动作完成的艺术性;重视新增器械熟练性难度。  相似文献   

8.
对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中的转体类身体难度动作的完成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在转体类身体难度动作运用上现有的优点和不足。力求依照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的评定标准和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自身特点,把握艺术体转体类身体难度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2011年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20套个人成套从身体难度动作(原地和移动)、器械惊险性抛接难度(移动)、器械熟练性抛接(原地)和节奏步(移动)等五个方面进行对比,总结归纳了国内外运动员在各种项目的成套编排中路线的使用频率、使用方式及各类动作与路线的配合方法特点。建议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应从运动员和欣赏者双方的视角考虑,以达到在保证起评分数的基础上,将艺术价值和表现效果最大化;在进行艺术体操成套编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员的个性化特点,为其设计适合的成套移动路线;应从青少年时期起全面的训练运动员的器械感、协调性、表现力和综合能力,才能为高水平成套的设计和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分析归纳、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新奥运周期(2013 2016)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精神为切入点,对2013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成年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四项器械,共计32个成套动作进行深入剖析。依据新规则导向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评分体系变化特点,重点研究了身体难度的现状与发展走向。结果表明:身体难度是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主旋律,优化选择身体难度的价值,提高成套动作的技术含量;创意选编身体难度的类型,丰富成套动作的艺术内涵。因此,个人项目身体难度的发展应向"高难"、"优美"、"多样"、"高质"全新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男子跳马项目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观察和统计方法,对2008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及其它大赛中跳马运动员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在跳马项目上完成动作以第3组和第4组类型为主,单项决赛运动员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相比,存在着难度偏低、落地稳定性差等问题,完成情况上也没有优势,应引起重视并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艺术体操训练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前苏联艺术体操成功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照我国艺术体操训练实际,探讨当今世界艺术体操训练科学化的趋势,找出中国艺术体操训练的主要差距,并提出如何改进训练工作,尽快赶超世界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使用三维摄像解析法对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冯喆、滕海滨、郭伟阳在比赛中大回环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技术动作进行测试,对完整动作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三人均较好完成了大回环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动作。根据三人的运动学数据建立起该动作的模型。三人相比较,冯喆及滕海滨动作较好,郭伟阳的动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全国少年艺术体操锦标赛和 1 998年世界友好城市运动会艺术体操比赛优秀个人选手成套动作的分析 ,指出我国少年选手成套动作难度数量低 ,各类难度发展不均衡 ,转体技术落后 ,非技术性停顿和移动多 ,不能充分使用器械等现象 ,提出应借鉴世界优秀年轻选手成套编排的经验 ,在全国少年比赛中制定特定规则 ,提高我国少年选手成套编排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最近两次世界体操大赛分析中国女子体操队实力与差距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国女子体操队在世界三大体操比赛中还从未夺过一枚能真正衡量一个国家体操水平高低的团体冠军奖牌,这成为几代中国体操人的一块心病。中国女子体操队实力到底如何,与世界一流强队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这是所有关心中国女子体操事业的人心中一个难解的结。运用录相观察、数理统计、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对1999年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2000年27届夏季奥运会体操赛中中国女子体操队的表现作一分析,旨在发现中国女子体操队的真正实力,找出其不足以及克服不足的办法,为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6届奥运会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和我国1995年全国艺术体操比赛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编排中,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对比,并使用统计分析法经过研究,结果说明,我国优秀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与音乐的吻合程度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有着较为显著差异,尤其在表现性动作上差异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动作完成的质量和器械抛接到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成套的得分,并同时体现 了一个集体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录像统计,并经过分析对比,找出我国目前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与世界优秀 队伍的差距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2007年9月1~9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的289名男子体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通过对参加比赛的男子体操运动员的现场发挥情况进行统计与比较,揭示出当前世界竞技体操男子发展动态和实力格局,为中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佳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在世界比赛和全国比赛中 ,表现出的赛前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赛前紧张状态、过分激动状态、淡漠状态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 ,而战斗准备状态则是赛前良好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20.
楼云和克劳尔在许多国际体操大赛中,多次获得过跳马世界冠军。他们完成的前手翻屈体前空翻转体180°动作,是一个向更高难度发展的基础难度动作。通过运动学的对比,找出他们完成踏跳、推手、第二腾空翻转等方面的技术特征及技术差异,并提供了有关的技术参数,对于我国运动员改进此动作技术和进一步发展该类型动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