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进行考查。考查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行为表现几个方面。“知”是“能”和“行”的基础,“能”是“知”的发展和“行”的前提,“行”是“知”和“能”  相似文献   

2.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要进行考查。考查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和行为表现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考查,是我们评价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是衡量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县实验小学进行了一年多的行为考查的实验,认为建立学生行为评价卡是进行行为考查的好方法。行为评价卡,一般包括课题、要求掌掘的要点、行为举例、自我评分等几方面。要求掌握的要点,就  相似文献   

3.
<正>《考试大纲》要求,"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 数列这章内容在高考中既考基础,又考能力.特别是能力题一般是出现在最后两题的位置上,还经常加入了函数、不等式等综合性的内容,侧重于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数列这章包括了高中阶段最常见的几种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整体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世纪,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反思我们思想品德课的考核,无论是在认识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主要体现在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以书面考查成绩来论定学生的品德优劣,造成许多学生“有口无心”“表里不一”,严重削弱了考核的诊断、激励与增值功能。那么,如何有效地对思想品德课进行考核,使之成为学生道德发展的“加油站”呢?笔者以为思想品德课考核应坚持“三为主”的原则。一、命题以生活事件为主以往试卷考查的内容是以“纯理性”为主,主要考的是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识记能力,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考查前死记硬背道德知识,再凭语言和逻辑智…  相似文献   

5.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道德观念,关键是看学生是否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修订后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强调: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着力改进以往思品课教学中“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6.
“两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简称。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中国革命史》、《马列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品德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这几门课是由国家教委规定的由我们社科部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除政史系以外的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两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其任务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和“三个主义”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建设祖国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增强学生道德观念,我认为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实际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的桌椅有些被损坏的现象,经过调查后,知道是个别学生干的。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雷锋精神代代传》这篇课文时,先把班上损坏桌椅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让学生去  相似文献   

8.
“明理”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时,既要讲清“是什么”,还要讲清“为什么”,避免认识停留在表面。一、明理要全面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中涉及的道德观念,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把这些道德观念讲清楚,既不能似是而非,也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讲错。对学生的某些模糊观念和片面认识应及时纠正,帮助他们辨析清楚。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集体力量大》时,他先从班级是由许多男、女同学组成,学校是由许多班级组成引入,导出“集体是由许多人组成的团体”。在此基础上,讲读课文中的《蚂蚁搬虫…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教师。”根据近年来我区一些学校的体会,专职教师比兼职教师担任思想品德课好处多。 1、有利于贯彻《大纲》的要求一是能保证专时专用,避免了思想品德课被挤占或挪用。二是能系统地钻研《大纲》和教材,按时完成教学进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溶为一体的学科,要把它钻深钻透才能上好。专职教师有较多的时间研究《大纲》和教材,能较准确地掌握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可以对小学全套十二册教材有完整的认识,做到胸中有全局。而兼职教师一般只局限于研究《大纲》中与自己教学最直接有关的方面。因此,在知识的衔接和道德观念形成等方面,兼职教师不如专职教师抓得紧凑连贯。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一提到初中思想品德课,许多学生、家长都认为:这门学科是开卷考试,易学、好考。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无形之中感到了莫大的压力,但我们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事实上,作为开卷考试,考查的是学生平时对知识的积累,考查的是学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水平绝不是开卷考试时带书上考场就能抄出来的。面对这种状况,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相似文献   

11.
“时政搭台,观点唱戏,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近年来思想品德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考题往往结合时政热点,现实生活,史地知识来命题。但是,现在许多学生依照过去的习惯死记硬背和照搬照抄,极大的影响了学习效果。为了更好的学习思想品德课,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做好“四联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笔者是名小学语文教研员,有机会到一些农村小学进行教学现状调查,发现目前小学语文学生成绩考查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是“四重四轻”,即在考查内容上“重知识轻能力”;在考查题型上“重单项轻综合”;在考查形式上“重笔试轻口试”;在考查方法上“重定期轻平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受传统考查思想的影响。现就这几方面谈谈个人看法,求教于同行。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考查的目的在于检查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提高质量。”为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学生成绩考查应该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3.
高考《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级为A级。这部分内容知识性强,学习时以识记为主,但并不要求死记硬背,而是要求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具体问题。1991~2001年高考试卷中的“文学常识”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一是配伍对应题。这类题目既可以单独考查“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又可以和“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综合起来考查,以“四选一”的选择题形式出现。如:(1)(1991年全国高考试卷第12题)…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教学的通知中,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教学方法等均做了原则上的规定。这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在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着眼于“三点、两活、两化”。坚持三个要点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观念的教育,也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育。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精神。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坚持的三个要点。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是对祖国自觉的、有目标的、真挚热烈的情感,它支配并决定人们的思想与行动;  相似文献   

15.
吉临荣 《物理教师》2003,24(2):50-52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是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那么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考查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呢 ?现列举几道好的中考题供大家参考 .1 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物理教学的首要能力目标 ,图 1可把现象观察的内容作为试题 ,只要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可以找到许多与物理相关的知识 ,体现“生活即物理”的思想 ,也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戴着“物理眼镜…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教学,目前还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晓理不明、导行不力、知行不一的现象。对此,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提出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我们在山前村小学从中年级开始到高年级结束,连续进行了“知行统一的考评”专题研究,探讨思想品德课的考查方法,并以此促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其做法如下: 一、灵活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可不受课目排列顺序的限制,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我们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把教材分成若干单元,按单元进行教学,并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说,“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8页)。我认为中学历史课的基础知识,主要的是指第一阶段的感性知识;但是,由于中学生是处在学习阶段,因此从感性知识升华的理性知识也应当认为是基础知识。具体说来,中学历史课基础知识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必须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包括标志历史发展的历史年代。第二,必须记住重  相似文献   

18.
新近颁发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修订)》指出:“对小学生应多采用活动方式教学”。这一要求进一步从课程理念的高度,肯定了“活动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之必需。早在1997年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试用)》颁发之初,我们就着手进行“活动式”教学实验,侧重就思品课实施“活动式”教学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与实践能力。要学好思想品德课,应抓住“四个点”。  相似文献   

20.
一年来,我在改革思想品德课的考试方法上,作了如下探索。根据《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和《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分基础知识和道德行为两部分对学生进行考查。 (一)基础知识考查:①课堂考查——进行新课前检查旧课,在巩固新课时采取各种方法检查效果,并及时评分。②卷面考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期末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然后进行考试。内容有填空、词组配搭、选择题、判断是非题和回答问题等等。 (二)道德行为考查:根据大纲要求,拟订了各年级《思想品德课道德行为考查标准二十条》,对学生一学期来在学校、家里、社会上的表现评分。每条5分,共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