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外交:美国驻华使馆微博使用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使馆对在驻国微博平台的使用,是一种新的外交模式,它使得国际交流呈现出人格化、民间化、互动化的特色.这种无需中介、直接到达的优势,日益在各国公共外交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美国驻华微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驻华使领馆(或其直属单位)开设的官方微博.二是驻华外交官的个人微博,其风格较为个人化.三是美国州政府机构开设的官方微博,多与赴美观光旅游有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博的使用和影响力日渐扩大,很多外国驻华大使馆开始通过新浪微博开展微博外交。外国驻华大使馆的微博内容、粉丝数量、评论回复的倾向性等数据,不仅是该国在华开展公共外交效果的简单呈现,还与两国的历史、当下的国际关系、大使馆的微博推广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将粉丝数量排名靠前的外国驻华大使馆的微博信息进行了整理。在选取统计样本时,只选取了经新浪网认证的外国驻华大使馆的官方账号,而对于未加认证的账号、大使馆下设机构的账号(如英国大使馆文教处)则未统计在内。排名一到六位的大使馆微博信息见表1(截至2013年6月19日)。  相似文献   

3.
尹妍 《新闻前哨》2014,(3):50-51
(一)概述。2013年11月2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第二次访华前夕.一个实名认证为“英国首相”的新浪微博账号诞生,为首相访华预热。当天下午五点,第一条微博发布:“中国的朋友们,我非常高兴能加入微博。期待不久后的访华!”在卡梅伦正式访华前的三天内的三条微博内容皆为首相与“中国元素”的互动。该号开通一周时,微博粉丝数为386072人,微博11条.单条微博平均转发量9769条,平均评论量为7685条。  相似文献   

4.
传媒资讯     
《现代视听》2013,(5):1-2
首个中央部委政务微信"外交小灵通"正式上线外交部7日开通"外交小灵通"微信账号,这是首个正式上线的中央部委政务微信。外交部一直高度重视运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2011年以来,先后在新浪、人民、腾讯网开通"@外交小灵通"微博,以亲民的风格、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现中国外交形象,热情提供领保服务,与网友密切沟通互动。据悉,"外交小灵通"政务微信将充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个例(新浪微博“billgates”账号),展现出个人微博产生的外交效果,发现名人微博有制造议题、引导舆论、构建形象等优势。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将微博中人与人的关系量化,使用专业软件Ucinet和Rost进行数据分析,体现微博网络传播时形成小圈子,普通人置于圈外“围观”--即“小圈子”和“弱关系”的缺点。此研究有着理论意义和实证意义。理论意义在于,就名人进行公共外交的优缺点进行案例陈述,实用性在于对名人如何更好地进行公共外交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6.
倪玮 《报刊之友》2013,(10):48-50
本研究通过个例(新浪微博“billgates”账号),展现出个人微博产生的外交效果,发现名人微博有制造议题、引导舆论、构建形象等优势。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将微博中人与人的关系量化,使用专业软件Ucinet和Rost进行数据分析,体现微博网络传播时形成小圈子,普通人置于圈外“围观’,_即“小圈子”和“弱关系”的缺点。此研究有着理论意义和实证意义。理论意义在于,就名人进行公共外交的优缺点进行案例陈述,实用性在于对名人如何更好地进行公共外交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7.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警悍然查抄了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处,强行逮捕了著名的共产党领袖李大钊等人。反动军阀以所查获的文件为据,残酷地绞杀了李大钊等十九名英烈。关于这一暴行密谋策划的内幕,列强驻华公使是否参与了武力查抄行动的预谋,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这组文件为廓清历史疑雾,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其中英国外交文件选自《英国外交部机要文书·中国事务》(档案缩微),美国外交文件选自《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27年卷Ⅱ。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驻华机构通过在我国微博、微信等平台开设官方账号,有意识地对我国受众开展信息传播,宣传美国国家形象。本文从国际传播的角度,以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账号为例,分析美驻华机构对华新媒体传播策略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情况中,分属不同语境的各个国家,在进行网络公共外交时,不同的文化差异是否会影响其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本研究以美国和日本在中国的新浪微博平台上开设的官方账号为例,对其网络信息进行内容分析,检验上述问题。研究发现,分处两种不同语境的美日两国,其传播理念和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深受其所处语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博传播及其对专业新闻媒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5月Twttr(即后来的Twitter)正式开通,时至今日已成为全球用户数量最大、市值最高的微博服务。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我国首个微博服务新浪微博(内测版),随后搜狐、网易、腾讯等也推出微博服  相似文献   

11.
袁晓川  刘昱 《青年记者》2020,(11):90-92
我国政务微博自2009年开通,截至2019年6月,31个省(区、市)均已开通政务微博,仅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数已达13.9万个①.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使得政务微博的发展由“自由生长”转向“有序管理”.政务新媒体的社交媒体属性明显,在政务公开、政务管理、政务服务中强调与公众的互动、沟通.  相似文献   

12.
外交微时代     
随着微博这一新兴社交网络在中国的呱呱落地,各国驻中国使馆的微博外交也顺势而生,至今,已历3年。微博外交的兴起,使得"外交"这一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从最早的宫廷外交、现代国家的专业外交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扑面而来的变局,人们是否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13.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2,(10):5-6
新浪发布全国首份部委微博运营报告8月24日,新浪发布全国首份《部委微博运营发展模式》报告。报告介绍了新浪部委微博发展至今的总体概况,并总结出部委微博六种运营模式及其运营发展的四个重点。据统计,目前已有17个部委及部委级组织开通了新浪部委微博,运营着44个官方账号。报告指出,政务微博经过短短两年发展时间,目前总数已接近5万个,覆盖公共管理各个领域及政府组织各个层级。部委微博运营团队的行政级别也逐渐由最初非常普遍的办公厅、职能司局微  相似文献   

14.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微博平台成为重要载体.笔者在新浪微博平台查询发现,截至2015年4月1日,在大陆31个省份中,有29家省级党报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账号.究竟什么样的微博能得到良好的传播效果?那些最火的党报微博有什么特征?笔者对此进行梳理分析,期待为党报微博运营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2010年2月25日19时,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的官方新浪微博“平安肇庆”开通,成为我国第一个公安微博.截至2015年8月底,“平安肇庆”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三大微博平台共有粉丝500多万人.本文主要通过对“平安肇庆”微博管理人员——肇庆市公安局公共关系科工作人员的访谈,研究其运营管理机制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蕾 《新闻记者》2001,(6):54-56
跨入新世纪 ,随着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渐深入 ,网络传播的发展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 ,北京广播学院与英国BBC于2001年4月29—30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国际论坛”研讨会。论坛邀请了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有关领导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等各级媒体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等部门 ,新浪、搜狐等知名网络公司 ,外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 ,英、美、加、新加坡等国家网络传播专家学者 ,港台澳地区传媒及研究人士 ,国内高等院校网络传…  相似文献   

17.
借助新浪微博对上海图书馆微博体系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应开设新闻综合微博、参考咨询微博等微博账号,组成统一的图书馆微博体系,指出微博体系建设应注意统一风格、“大号”带动“小号”、加强互动性.  相似文献   

18.
蒋颖 《今传媒》2013,(2):12-15
新浪微博2012年在澳洲举办了第一次媒体发布会。根据微博在澳大利亚的官方合作伙伴——澳娱投资有限公司(OZ Entertainment and Investment)估计,在澳大利亚有近50万位微博注册用户。本文有三个目的。第一,分析澳洲政界目前到底有哪些政客开通了新浪微博账号,这些政客或者他们的代理在微博上发布哪些内容。第二,对于澳洲政客,使用新浪微博这样的平台与澳洲华人群体沟通,到底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好处?第三,澳洲政客使用中国社交媒体对中澳政治的意义。微博是否给澳洲政客与他们的选民之间带来了更为良好的沟通?澳洲政客使用微博的经验对于中国政客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有何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姜玲 《兰台世界》2016,(24):33-36
国家综合档案馆微博最早开通于2011年,经过5年的建设,部分档案馆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其馆情的微博发展之路;但仍有许多档案馆还没有开通微博或微博运营还处于起步状态。本文选取新浪微博作为研究数据源,从已经开通微博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各选取一家作为样本和具体研究对象进行详细调查,归纳出国家综合档案馆微博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国家综合档案馆微博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于传播界来说,2010年被称为“微博年”.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突破了1.25亿人.进入2011年,微博持续爆发,截至4月底,单是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就已经达到1.4亿人,微博已经成为最给力的新兴媒体.微博的井喷式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震动.近两年来,除了大批传统媒体从业者开通个人微博外,截至2010年10月12日,共有561家主流新闻机构也在新浪上开通了官方微博,其中包括136家报纸、307家杂志、41家电视台和77家电台.为什么有这么多平面媒体纷纷“抢滩”微博?微博能给它们带来哪些好处?平面媒体使用微博有哪些成功经验?其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