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早期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2 0年代,共产国际、联共(布)驻华使节维经斯基、马林、加拉罕、鲍罗廷等,依据马克思、列宁的建党经验、共产国际、联共(布)的新闻宣传政策,在帮助筹建中国共产党组织、推进中国大革命的过程中,关注指导中共早期新闻传播事业的建树,在传播无产阶级新闻思想和办报经验,资助新闻出版经费,物色编辑人才,创办各种机关报刊和新闻通信社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和指导。本文着重探讨共产国际、联共(布)传播的新闻思想及其在华新闻宣传政策,评介维经斯基、马林等对中共早期新闻传播事业的贡献,进一步梳理中共新闻传播事业的源流。一、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2.
一、北京共产党小组、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立与发展 五四运动以后,共产主义运动在北京地区迅速发展,由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实体.1920年2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与李大钊开始商讨组建中国共产党.3月,在李大钊的倡导下,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罗章龙等人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中国最早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为北京党组织的创建和北方各地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干部基础.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秘书马马耶夫来到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和先进青年邓中夏、刘仁静等人.维经斯基经李大钊介绍赴上海与陈独秀联络,在上海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小组.秘书马马耶夫留在北京,帮助李大钊开展建党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1920年7月中国积极分子会议 维经斯基(在华期间化名吴廷康。笔名魏琴、卫金等,共产国际代表)在上海组建了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以后,公开身份是《上海俄文生活报》编辑,报馆成为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的掩护.所接触的中国人有陈独秀、李汉俊、曹亚伯、朱卓文、陈家京、曹子祥、张福堂、姚作宾、张墨池、景梅九、黄凌霜、胡愈之、秦抱朴、袁振英等,  相似文献   

4.
1920年4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非常渴望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原著。陈望道通过日文译本和英译本,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当时,为了使这本书尽早与中国读者见面,由陈独秀出面与维经斯基商量,维经斯基拿出一笔经费,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印刷所,承印的第一本书,即是《共产党宣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共产党宣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沈玄庐通过另一位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民国日报》经理兼总编、《觉悟》副刊主编邵力子,在1920年9月30曰《觉悟》副刊上发表了一篇  相似文献   

5.
从中共早期组织的建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活动的开展,共产国际、俄共(布)都进行了直接的领导、组织和帮助,并分别有着自己的对华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对华机构是依据苏俄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华政策的调整而设立的。在对华工作期间,正值中国大革命发展波澜壮阔而又危机四伏之时,他们积极参与对中共中央的指导和帮助,在贯彻落实莫斯科关于中国革命的方针政策、全面了解中国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状况等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过去受史料所限,关于共产国际和俄共(布)对华机构问题曾经长期困扰着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大型文献档案资料集《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陆续出版,为进一步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共正式成立为时间节点考察了共产国际对建党前后中共报刊出版的影响。认为,虽然共产国际是为革命而来,但在其帮助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对于中共报刊出版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在中共正式成立之前,共产国际对中共报刊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代表的个人活动实现的,中共正式成立之后,则主要通过组织层面进行。鉴于当时苏维埃俄国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地位,以及共产国际与中共的上下级关系,共产国际与建党前后中共报刊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苏俄单方向地影响了中共的报刊出版,涉及内容、资金、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由列宁亲手创建的共产国际是肩负接纳全世界共产党员和共产主义组织的。任何资产阶级政党和反对革命的派别是绝不允许加入共产国际的。然而,国民党曾先后两次分别派胡汉民、邵力子出使莫斯科游说,代国民党申请加入共产国际。斯大林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共产国际的掌舵人,断然拒绝了胡汉民和邵力子的请求,使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的企图最终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按照总政的统一部署,我们在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组织报社全体采编人员,把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第一个专题,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重掌握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与“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并紧密联系办报和报社自身建设实际,对在军事新闻宣传工作中更好地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有了深切的体会和感悟。  相似文献   

9.
<正>十月革命后,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和包围,面对国内反动势力严重的叛乱危局,为了新生的苏俄政权的安全,为帮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实现民族独立,推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新生的苏俄政权加强了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和支持。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奉派来华、联络中国先进分子、指导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维经斯基  相似文献   

10.
12月16日,以新中国新闻事业奠基人范长江的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学院在其家乡四川省内江市挂牌成立。范长江新闻学院由内江市委宣传部与内江师范学院合作共建,旨在整合资源,创新新闻宣传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开展精品课程、骨干队伍、实践基地、智库及项目等。范长江新闻学院将建立地方新闻宣传干部培训基地,对地方新闻编采人员、宣传干部、新闻发言人等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地方党委政府也会整合新闻宣传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并组织“名优记者进校园”活动。  相似文献   

11.
1981年1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曾三、张中、裴桐、吴宝康等老一辈档案工作者的倡导和主持下,由国家档案局发起成立了中国档案学会.如今,30年过去了,中国档案学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为会员遍布各行各业、在全国档案界有广泛影响、在海外档案界也有一定影响的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组织.中国档案学会的组织机构日益健全、学术活动日益丰富、社会服务日益广泛,为推动档案学科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代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代表中国百万档案工作者对中国档案学会成立3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详细介绍了淮北师范大学20年来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并对其成功举办读书活动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从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丰富活动载体、完善组织机构、提升活动档次等方面,就如何完善该项活动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积极实践,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者综合素质、推动新闻宣传事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走转改”活动中,“走”是基础,“转”是关键,“改”是目的。  相似文献   

14.
技联动态     
“全国新闻宣传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研讨会在京召开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新闻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组织主办,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新闻宣传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研讨会于7月24至2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宣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天津今晚报社、中国电力报社、中国交通报社、北京大学方正研究院等单位的信息技术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新闻技联”副理事长朱友芹主持,“中国新闻技联”理事长孙宝传、副理事长吴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日益重视,医疗行业的新闻宣传的方式及理念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信息传播工具日益发达的时代,医院的新闻传播活动更加具有主观能动性。解放军总医院在治病救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十分重视自身的新闻宣传活动,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与医院发展建设相适应的新闻宣传方法,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档案信息化实践缺乏文化关注的问题,从信息文化视角开展组织机构档案文化的研究,有助于应用“软系统”思维优化组织机构文档管理实践。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依据结构化理论,探索构建了信息文化视角下的组织机构档案文化分析框架。框架从行为者、技术和规范等不同维度对组织机构档案文化的核心要素进行解析,并阐释了不同维度的结构化互动关系:行为者维与技术维的互动关系表现为支配与改造,行为者维与规范维的互动关系表现为建构与引导/约束;规范维与技术维的互动关系为指导与验证。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闻报道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突破口,是新闻宣传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新闻宣传要“三贴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首先,受众是新闻传媒的服务对象和工作对象,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动的第一目的地,是传播机构和传播者的追求目标,一切传播活动的效益,都必须在受众身上得以实现,得到检验。离开了作为服务对象的受众,新闻宣传就失去了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的大国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元素”以不同的形式活跃于国际视野.在广告活动中,借助“中国元素”无疑为广告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广告实践活动中仍存在滥用、误用“中国元素”等问题,引起了一些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世界》2008,(12):11-12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高度重视学习实践活动的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自身的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一手抓学习实践活动的新闻宣传浓墨重彩。自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各媒体认真组织,精心策划,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为学习实践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对新闻宣传工作已形成两种监督评议形式:一是由市委宣传部主持的“新闻阅评”;一是由市政协学习委员会组织的“新闻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民主评议”活动。二者犹如飞机之两翼,互相补充,共同帮助新闻媒体做好全市宣传报道工作。市委副书记龙新民将此称之为“市委宣传部指导、调控本市新闻宣传工作的两大参谋机构”。二者有所不同的是:“新闻阅评”成员主要由退(离)休的老新闻工作者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被专门聘请做新闻阅评工作;参加“新闻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