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山海经》为上古大禹治水的见闻录。它与《禹本记》(已佚)、《禹贡》一起,记载了禹治水的全过程.《山海经》究竟是禹治水的见闻录,还是“神话之渊府”、“巫书”?这是研究《山海经》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是清楚的,但被一些学者扭曲、歪曲了.尤其是《山海经全译》,越来越离题.因此,有必要正  相似文献   

2.
《山海经·五藏山经图译》是“山海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这一《山海经》图画传承链上的新火苗,为《五藏山经》上古山川名物考察采风图返真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积石山是见诸中国上古神话的名山。它不仅在《尚书》、《吕氏春秋》、《淮南子》、《山海经》等不少古代典籍中有着大量的记载,而且与此相关的神话传说也在民间广泛流传。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它的得名、迁徙及其分化过程的认识反倒存在种种分歧。所以,结合上古神话传说和种种古籍的记载,认真进行分析和比较,才能认清它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山海经》的流传与重要古本考评金荣权《山海经》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的一大奇书,全书共分“山经”与“海经”、“荒经”三大部分。“山经”主记上古山脉所在、水源所出以及各地草木、鸟兽、鳞甲、矿产的分布情况;“海经”(包括“海内经”)与“荒经”多记海内外奇人怪...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中写道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 ,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由此可见 ,少年鲁迅对《山海经》这部书可谓是朝思暮想 ,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尤其是“远房叔叔”绘声绘色描绘的《山海经》书中的九尾的鸟 ,三头的蛇等动物 ,它们是那样的神奇和怪诞。我相信同学们的好奇心比少年鲁迅也少不了多少 ,真想把《山海经》这部书拿来 ,一睹为快。既然《山海经》这部书有如此之吸引力 ,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 ,它又何以能激起我们如此之强烈的好奇心呢 ?下面我们这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山海经》是…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珍贵典籍,是秦代中国地理志,决不是一部“巫书”或“神话百科全书”。把《山海经》看着是神话总集,实在是一种误解和附会,以此而衍化和演泽的传说和绘制的古图,也只是一种主观臆断和推演。《〈山海经〉破译和图解》旨在拨云见日,还《山海经》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从《周易》、《诗经》、《山海经》等书所见“谓语+主语”格式看,上古汉语存在谓语在前、主语置后现象,不同于一般所谓“主谓倒装”句。《周易》“谓+主”格式的特点是以单音动词作谓语前置为主,《诗经》是以重叠式及连绵式形容词前置为主,《山海经》的特点则是单音形容词作谓语前置。  相似文献   

8.
《阿长与〈山海经〉》的标题很耐人寻味,一个“与”字实在不可忽视,它强调了“阿长”同《山海经》的关系。在写阿长买《山海经》之前作者所叙述的有关阿长的种种行为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位虽然爱“我”但粗俗、没有文化的地道的农村妇女阿长,而这样的阿长与《山海经》本来是毫无关系的,“我知道他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只是因为“我”很想得到它,阿长才“与”《山海经》发生了联系,把它买来送给我。如是果仔细吟咏题目,就会感受到包含其中的是作者对阿长的浓浓深情,但是这种情感的表达是一波三折的。作者写阿长买《山海经》之前,所叙写的阿长…  相似文献   

9.
《山海经》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是一部“奇书”。全书仅3万1千余字,一般认为,它却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历法、气象、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考古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生活的百科全书,一部上古的世界文化大观。由于它保存有上古社会的丰富信息和历史资料,因此,它是研究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有丰富的远古史料。“《山海经》记载的石和奇禽怪兽反映了石器时代的狩猎生产”;“《山海经》记载的女权材料反映了远古时代母系社会形态”;“《山海经》记载的炎帝黄帝”,“《山海经》记载的伏羲、尤传说”,“《山海经》记载的帝使传说”等内容,均反映了《山海经》远古时代史内涵。  相似文献   

11.
《山海经》作为我国古书第一部图文并茂的古书,讲述了上古时期山川、海河的基本面貌以及远古的神话故事,其中也传达出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死观念。《山海经》质朴的生死观念中却蕴含着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说山海经(奇兽卷)》是《新说山海经》系列中的一卷,选自《山海经》中记载的十大奇兽:白鹿、狌狌、人面九头蛇、狪狪、蛮蛮、天狗、十翅鱼、九尾狐、熊能、帝江。用全新奇异的想象、悬念环生的情节,曲折有趣地描绘了和十大奇兽相关的故事:千年小鹿的恩仇奇事;小桑巴男的离奇失踪;人面九头蛇的愚民妖术;狪狪产珠的悲惨遭遇;孪  相似文献   

13.
王冠 《少年读者》2009,(6):43-43
同学们,课本里的《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故事都提到了《山海经》,说《山海经》是一本上古巨著,包罗万象。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山海经》到底是一本怎样的旷世奇书!《山海经》是一本什么书?  相似文献   

14.
千古奇书《山海经》,里面到底讲些什么?很难有人说清楚。按照汉代人的观点,《山海经》一书的性质属“形法家”。“形”者能看清形态的物类,如太阳、月亮、星星之类;“法”即法则,事物的变化规律。打破《隋书·经籍志》以来以《山海经》为“地理类”的传统桎梏,还刘秀校定《山海经》为18篇时的原貌,从地上读到天上去,《山海经》基本是一部“天书”。它以宇宙本体论为框架,在观象授时、制定历法、岁时祭祀的过程中产生神话。再从天上对应到地上,“天人相应”(汉代人的观点),比喻万物众生,形成了“闳诞迂夸”(郭璞语)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山海经》是一部流传了两千余年的上古时期的典籍。从成书至今,人们一直视其为一部奇书。众多专家学者与研究人员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和解读它,然而,众说纷纷,莫衷一是。本文从剖析《山海经》的内容入手,力求说明《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本地理志。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同《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并称为明代的“四大奇书”。虽然都是“奇书”,但各有各的“奇刀处。《西游记》的不同之处是:人物奇、景物奇,故事奇、结构奇、蕴涵奇,奇思奇想、奇模奇样……然而,它的奇,又非“离奇”,让人不知所云,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相反,人们正是借助这些奇人奇事,奇景奇思,由奇入妙,由妙入玄,从中感受到智慧,幽默、魅力,思悟出社会人生的哲理和真谛。正因为如此,这部书,自成书至今400多年来,一直盛  相似文献   

17.
《山海经》一书保存了我国上古社会最丰富、最珍贵的社会信息和历史资料,是研究上古文化的重要文献。其《山经》部分记述了我国上古时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其中有大量关于史前时期河洛地区的记载。以《山海经》的相关记载为主,结合其它古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研究成果,可说明史前时期河洛地区的古地理,并明确史前时期河洛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奇石与文学     
华夏大地,因石传奇;中国文学,与石有缘。我们先从神话说起。上古女帝,又称“娲皇”,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为人间免除灾祸,此为“女娲补天”(见《淮南子》)。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她溺亡于东海,化作“精卫”鸟,衔木石投海欲填冤恨,此为“精卫填海”(见《山海经》)。  相似文献   

19.
<正>陆地交通十分拥挤,节假日常常出现汽车堵塞的现象。于是,有人会想:如果有能飞的汽车该多好!这样便可以腾空而起,与拥挤的路面说拜拜!古人虽没有机会体会堵车之痛,但面对重峦叠嶂、崎岖长路,难免对“飞车”心向往之。《山海经》提到了奇肱国,据说其民“善为机巧”,能制飞车,“从风远行”。这不禁让人好奇:  相似文献   

20.
嘻嘻信箱     
亲爱的嘻嘻:你好!我是一个不能用词语来形容的《时代教育》忠实小粉丝。《时代教育》内容丰富,图案精关,是一本好杂志。可是我却发现一个问题,像“嘻嘻信箱”栏目的评刊表需要回邮,但对于像我这样如此喜欢《时代教育》的小读者来说,简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好好的一页就这样被剪得“死无全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