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关于素质教育立论依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素质教育与国家教育方针(一)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在现阶段的具体化我国已把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写入《教育法》,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我国《教育法》,对教育方针作了具有时代性的科学表述。《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方针对指导教育工作,培养跨世纪的一代“四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方针中“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总的培养目标。方针中包含的这四层意思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要沿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回过来还是要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方针的正确表述──学习《教育法》体会之二国家督学张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我国...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中有个重要的内涵叫“全面发展”,国家的教育方针中也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人们普遍认为,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且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全面提高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它具有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差异性等主要特征。[l]。本文试图从素质教育的特点谈谈中小学教育管理。 一、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体现了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  相似文献   

6.
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施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其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也以“德、智、体等方面”作了界定,于是相应地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以“德育、智育、体育”这一次序排列也就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7.
怎样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已经确定下来,并且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就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针在出台之前,经过长达十年的酝酿、讨论和辩论。...  相似文献   

8.
李岚清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在谈到推进素质教育的措施时强调指出:“改革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的改革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据此,本文仅就中学教学改革谈点粗浅的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应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五育构成了社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是指综合素质,而心理健康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造就21世纪合格人才□辽宁省实验中学副校长张玉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规定明确了教育的任务、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1.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明确地规定了以教育同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农村中学培养的学生,首先是为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就目前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最权威、最完整的表述。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需要对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准确理解。下面发表三篇文章试从教育方针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论述,供同志们在学习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方针基本理论初探杨天平江苏省盐城教育学院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作了明确规定,其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是积我国四十多年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教育本身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对于文化来说,具有传递、选择、改造、创新的功能.它所具有的目的和教育功能是进行素质教育。我国《教育法》所确定的教育方针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世界迈入二十一世纪时,教育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挑战,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之风在全球掀起。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应培养“富于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培养“面向国际、…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委的有关文件精神,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认为社会主义中小学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良好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创新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我国的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江泽民对教育方针的创新论述,有必要将其完整、明确地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说,我们长期以来强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质是素质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