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文摘     
教学文摘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意“五化”一、感化。是指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使人的思想、认识、行为向好的方向变化。因此,教师要深钻教材,通过对课文中人物的层层剖析,使道德形象有血有肉有情感,这才能使道德形象丰满,才能感化学生。二、深化。是指道德认识向更深的...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成功与否,要看教师是否赢得了学生的心灵,要看学生是否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实现了道德内化。成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才干,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师传授的道德观点,并主动地将道德观点转化为道德情感、意志、信念、乃至行为实践,变他律为自律,变“必然”为“自由”。实现道德内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所在。  相似文献   

3.
通过学习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我们认识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又要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与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就必须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少先队的活动以及家庭教育都紧密结合起来,光靠讲几节思想品德课就难以达到《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的。思想品德课与少先队活动,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又有各自的特点。思想品德课侧重讲清道理,通过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讲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而少先队的活动则是出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通过引导队员们接触社会实践,在开展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活动中使大家受教育。这就把课内与课外、自上  相似文献   

4.
设置观察情境测量学生道德情感的尝试湖北省思想品德课教改实验课题组张光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被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象落实“明理”、“导行”这两个基本环节那样,来落实“育情...  相似文献   

5.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应以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灌输、训教式”教学,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参与思品课的学习过程,让其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6.
林育洪 《江西教育》2002,(22):21-21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强化道德情感,培养心理品质,锻炼道德意志,并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门重要的修身课程。依据思想品德课是学生修身课这一性质,教师讲完一堂思想品德课,还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只能算完成了一半,而另一半则要看学生的理解与回应和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得如何。我们可以将一堂思想品德课比喻成一首由上下两节组成的教育诗,教师的课堂讲授只是诗的上节,而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理解与回应和引导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才是诗的下节。完美的思想品德课教育诗,要求上节必须做得好…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曾文华思想品德课自有正式教材以来,课堂教学始终是按照“点明观点──说明观点──强化观点──落实观点”这一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的。这种模式虽然符合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但是它只能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对边...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它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由此,思想品德课应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体。根据思品课的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教学结构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常采用“启思入题——主题教育——深化认识——归纳总结”的四环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9.
范例教学是前联邦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来的 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范例”内容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基本性的、基础性的和范例性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想品德课中的范例教学,就借鉴瓦·根舍国的范例教学法的观点,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规律和课堂结构进行合理地优化组合而成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实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文中的某些蕴含着道德观点、概念和行为的方式方法等的事例,当成教学的范例,并通过范例的讲授,使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0.
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规范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包括道德概念、道德观点的形成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一个人对某一道德原则和规范有了清楚的认识,坚信其正确才能比较自觉地按照其去行动。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前三项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热爱人民的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认识,要先从这三项教育入手。 第一,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根据大纲的这一要求,我们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划分成“明理”、“育  相似文献   

12.
在“减负”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下面,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具体教学环节及其特点,谈谈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   一、多媒体计算机在“明理”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所谓“明理”教学,指的是充分依据教材,联系学生实际,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将有关观点、道理阐明,让学生懂得该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使学生不论在感性认识方面还是理性认识方面均提高道德认识,并激发其情感。   在“明理”教学环节中,要让学生想学、乐学,除采取其他教学手段以外,主要应运用生动直观的现…  相似文献   

13.
谈思想品德课的道德概念教学湖北枝城市教研室陈光全道德概念是构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最基本因素,是道德主体实施思维操作的元件,是建构道德观念的骨架。学生只有理解、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提高思想品德素养。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谈谈道德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其中,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解和评价,它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导,也是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的认识基础,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不失时机地教给他们一些道德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非常必要。因为,只有当学生对某一道德观点、道德规范有了认识、懂得了关于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之后,才能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并逐渐养成习惯。如没有对学生晓之以理,就谈不上动之以情,更难以导之以行。…  相似文献   

15.
聂坤丽 《云南教育》2001,(19):20-21
“知”、“行”统一,注重实效,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特征和最终目的。然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往往反差较大,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一矛盾,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发挥德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师凭借课本传授道德观点,总以为自己传授的思想道德观点是惟一正确的,学生不仅要接受这些观点,而且要按照事先设定的思路和程序去接受教师的观点。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带有明显的暗示性,让学生追随教师的思路想问题,围绕教师讲课的思路转,将学生创造性的意见强行统一到标准…  相似文献   

16.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学生明理深刻,导行落实,应注意“五化”:一、感化感化,是指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使人的思想、认识、行为逐渐向好的方向变化。思想品德教师传授道德知识,就是善意劝导。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传授道德知识的正确,必须有情感的介入。二、深化深化,是指人的道德认识向更深的层次(或阶段)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师传授的道德知识,学生只有认识得深,明理才能透彻,才能得到升华。为了深化道德认识,教师必须占有充足的资料并且进行筛选,在教学时用有说服力的本例、图片、数据佐证,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道德…  相似文献   

17.
一、明理法所谓明理法,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现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是非观、荣辱观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职能。它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且说理清晰明白.这是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最起码的条件。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遵循四个原则开创思想品德课教学新格局佳木斯教育学院满小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落实这一任务,我们认为思品课在立足于明理、激情、导行的学科特点同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进行教学。一、“点面”结合这一原则是...  相似文献   

19.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明确了小学思品课的任务,即“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要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题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才能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领会教材中阐明的道理;在多练中体验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思维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下面结合《要听别人的劝告》一课,谈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练习设计的粗浅认识。一、吃透教材,突出练习的目的性。教师要胸有大纲,吃透教材,明确教材的教学目的。围绕其目的设计练习题,才…  相似文献   

20.
框架与程序: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打下基础。按照这一要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就要使学生经历一个从初步认识到提高认识,再到行为信心这样一个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就可按照“引趣、明理、激情、导行、延伸”这一基本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