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白仲才 《内江科技》2011,32(4):153+180-153,180
在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纪沉积古地理格局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岩心、薄片及测录井资料,对塔北隆起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展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一间房组沉以颗粒-泥晶灰岩与生物礁灰岩为主,总体属高能环境下的沉积;主要发育台地边缘与台地边缘斜坡两种沉积相类型,前者可进一步划分为台缘滩亚相与台缘礁丘亚相。  相似文献   

2.
岳文成 《内江科技》2011,32(11):136-136
根据元坝地区内岩石学特征、沉识拘造、古生物类型,结合测并、地震等地球物理标志综合分析.认为元坝地区长兴组的碳酸盐岩地层属于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进一步将碳酸盐台地划分沩局限台地、台地边缘、台地边缘斜坡和陆棚4个相带,各相带的亚相和微相根据其自身的组合特征可再行细分.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详细的剖面实测及室内岩矿鉴定等综合分析,对湖南石门杨家坪剖面震旦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的岩石类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相标志开展了沉积相类型及微相类型构成及特征研究,共识别出4种相类型,进一步细分为15个微相类型,分别为陆棚相(硅质浅水陆棚微相、泥质灰岩浅水陆棚微相、泥质深水陆棚微相、粉砂质深水陆棚微相)、局限台地相(云坪微相、含膏云坪微相、藻云坪微相)、台地边缘相(鲕粒滩微相、砂屑滩微相、磷质砂屑滩微相、滩间微相)和台缘斜坡相(含泥灰岩微相、泥质云岩微相、硅质灰岩微相)。并进一步开展了沉积微相组合特征分析。沉积微相的垂向演化记录了海平面变化过程剖面震旦纪总体上表现为由深水陆棚逐渐演化为台缘斜坡-台地边缘-局限台地的海平面下降旋回,可进一步识别出两期二级海平面水进和水退旋回及8期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  相似文献   

4.
四川马边地区早寒武世麦地坪组是沉积型磷矿的重要产出层位,其磷矿层明显受沉积环境的控制。本文通过沉积特征研究,认为麦地坪组属于局限台地沉积,主要包含潮坪和泻湖两个沉积亚相,并且可进一步划分出多个沉积微相,其沉积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麦地坪组一段沉积时期为潮下带—泻湖沉积环境,水体相对较深;麦地坪组二段沉积时期,水体能量相对增强,主要为潮下云坪的间歇高能沉积;三段沉积时海平面相对下降,最初以潮间带沉积为主,后期随着海平面上升,中部变为潮下灰坪,北部和南部地区仍保持潮间带沉积不变。最后,初步建立了马边地区磷矿的成矿模式,其矿床类型属于生物-生物化学聚磷成因的海相磷块岩矿床,潮下间歇高能带为马边地区最有利于磷矿形成的相带。  相似文献   

5.
曾家明  陈新领 《内江科技》2009,30(5):114-114
柴达木西部南翼山浅油藏上油砂山组(N2^2)自上而下分为四个油层组,I+Ⅱ油组的储层岩性以泥质灰岩、藻灰岩、泥灰岩为主,泥灰质粉砂岩次之,且发育少量泥晶白云岩。Ⅲ+Ⅳ油组储层岩性主要以碳酸盐岩类为主,具体分为两类:即藻灰岩类和泥质灰岩储层。对I+Ⅱ油组来说,随着灰岩增加,孔隙度影响不大、渗透率有增大趋势。Ⅲ+Ⅳ油组的藻灰岩、泥质灰岩物性最好.且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唐辉  李岩  唐剑 《内江科技》2010,31(2):99-99
通过野外及录井资料,研究了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层岩性及其石油地质特征,确定研究区沉积盖层为新近系-体罗系海相碳酸盐岩。以中、下侏罗统滨海沼泽相含煤岩系为最主要的烃源岩;以卡洛夫-牛津阶生物碎屑灰岩为主要储层;以基末利阶膏盐岩为区域性盖层。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桐庐地区栖霞组中发现上升流沉积。通过对上升流沉积岩相的分析,将其划分为燧石条带、硅质岩、硅质泥岩和泥晶灰岩4种上升流岩相类型。根据不同上升流沉积岩相的组合规律,又划分出两种岩相组合类型,即陆棚缓坡相岩相组合和陆棚盆地相岩相组合,构成了研究区陆棚斜坡沉积体系和陆棚盆地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平凉组、背锅山组沉积相研究对南缘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区域前人曾做过多次研究,认为耀县、永寿剖面、铁瓦殿等平凉组为碳酸盐台地浅滩相沉积,或认为中上奥陶统属于孤立台地沉积,在周缘发育礁、滩相沉积。通过对陕西永寿好寺沟、耀县桃曲坡、淳化鱼车山、泾阳徐家山和铁瓦殿等剖面进行了现场观察、描述和采样。发现中上奥陶统主要为深水斜坡相碎屑流沉积,而非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为此着重论述其依据。  相似文献   

9.
蜀南地区茅口组岩溶缝洞型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博  山述娇  肖笛 《内江科技》2013,34(5):153-154
在钻井岩心详细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岩石薄片物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得出,蜀南地区茅口组储集层岩石类型有灰质云岩、硅质岩、细-粉晶云岩、泥质灰岩、云质灰岩、亮晶颗粒灰岩、生物灰岩、细-粉晶灰岩、泥晶生物灰岩、生屑灰岩、泥晶灰岩等;储集层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发育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间溶孔、晶间孔、铸模孔、体腔孔等;储集层物性较差,为低孔隙度储集层;岩溶作用和构造运动对储集层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江津地区嘉陵江组嘉一—嘉二段发育半局限台地、局限~蒸发台地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台坪、台内滩、半局限-局限瀉湖和蒸发瀉湖等亚相,其中台坪与台内滩为最有利储集相带,储集岩类以粉晶白云岩、颗粒白云岩、颗粒灰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晶间(溶)孔、残余粒间孔、粒内溶孔等,并发育少量裂缝。储层孔渗与孔喉结构数据分析表明嘉一—嘉二段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储层类型为孔隙型储层,但存在少量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孔喉结构多样,储集性能以嘉二3亚段最优、其次是嘉二1亚段。有利储集微相为储层发育与演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沉积基底微地貌差异使得孔隙性储层在沉积早期就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同生期溶蚀作用和白云岩化作用是储层发育的主要动力,构造裂缝对储层的改造微弱。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盆地及周缘钻测井资料、野外剖面等观察分析,把志留系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石牛栏组组成下部三级层序、志留系韩家店组组成上部三级层序;明确了陆棚沉积体系是志留系主要沉积模式,局部发育台地及三角洲沉积,其中志龙马溪组以深水陆棚沉积为主,发育富有机质笔石页岩、石牛栏组主要为浅水碎屑陆棚、韩家店组主要发育深-浅水陆棚,岩性为紫红色泥页岩,局部为条带状砂岩。  相似文献   

12.
李俞锋  倪胜利 《内江科技》2013,34(4):154+206
在碳酸盐岩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依据相关的岩心、薄片、野外露头等资料,对塔中北斜坡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沉积相特征做了深入且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发育台地边缘砂屑滩沉积,这种颗粒灰岩由于质纯,一本身可能有粒间孔隙,二是有利于后期的改造,沿塔中Ⅰ号断裂带这个相带大面积发育,应该是奥陶系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3.
哈密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密地区石炭纪构造格局主要为残余洋、岛弧、裂谷。根据对哈密周缘野外露头沉积相的识别与划分,同时结合岩矿标志、古生物组合、沉积构造等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早石炭世雅满苏组沉积期,哈密南部为滨海的粗碎屑岩及浅海细碎屑岩沉积,并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哈密北部发育浅海-半深海的细碎屑岩沉积。晚石炭世祁家沟组沉积期,哈密南部及北部大部分为滨海粗碎屑岩沉积,博格达裂谷区为浅海-半深海细碎屑沉积。  相似文献   

14.
李航 《内江科技》2013,(6):175-176,188
本文针对当前川东南地区寒武系地层的沉积相发育规律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大量有关研究区的文献资料,在弄清川东南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构造作用史以及地面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岩心的岩石学、沉积构造和生物组合等特点,将研究区寒武系沉积相划分为局限台地相、陆棚相、盆地相等沉积相类型,其中局限台地相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台内滩亚相、泻湖亚相、潮坪亚相。同时开展了对沉积相储层特征和描述的研究分析工作,研究了沉积相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的勘探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彭旋  罗小平  郭川 《内江科技》2011,32(12):128-128
在川东北地区长兴组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及地震等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长兴组层序格架内沉积相进行研究,得出:长兴组下部三级层序HST时期,研究区发育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等相带;上部三级层序HST时期,与下部三级层序HST相比,还发育局限台地相,其中台缘礁滩和潮坪相,以及台内礁滩相为有利相带。研究区西南部台地2个三级层序HST时期,礁滩体发育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下部三级层序HST时期,生屑滩更为发育;而上部三级层序HST时期,生物礁更为发育,且具有向研究区东部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任翔 《内江科技》2009,30(11):104-105
本文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的泥岩颜色、岩性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相分析的研究,确认该工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砂体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不同时期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分别为指状砂体模式、朵状砂体模式、坨状砂体模式三种,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遵义—息烽铝土矿成矿区含铝岩系典型剖面特征进行分析,将铝土矿沉积期沉积环境划分为湖沼相沉积区、水下隆起侵蚀区、淡化泻湖相沉积区三种不同沉积相区和4个沉积相分区,最有利铝土矿富集的沉积相区为淡化泻湖相沉积区,次为水下隆起侵蚀区,湖沼相沉积区是最不利的区域,并对本区下一步找矿远景指出了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特征,新场须四下亚段可划分为TX48、TX49、TX410三套砂组。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的粗碎屑沉积,其中砾岩、砂砾岩属超致密储层,砂岩主要为致密储层,天然气产出须裂缝沟通,砂岩为储集空间的主要提供者但不发育裂缝,而砾岩发育。因此,用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难以描述有利储集体,需细化微相。根据沉积构造、岩性组合、电性等识别标志,将其分为砾质、砂砾质以及砂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远砂坝沉积微相。通过地球物理技术的精细刻画,揭示研究区北部、中部储层沉积微相以三角洲平原砾质、砂砾质以及砂质分流河道为主,而往南以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河口坝、远砂坝沉积微相为主,细化了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可为后续的储层储集性能的研究及储层评价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结合古沉积背景、岩心观察、测、录井资料等对刘庄地区刘9断块区开展单井相、测井相、剖面相以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研究,确定了刘庄地区沙二下主要为三角洲~漫湖沉积环境,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水道侧缘溢岸沉积、滨浅湖的泥质浅滩、砂质浅滩、洪水水道间的漫溢沉积等,为后期开展相控砂体展布特征研究以及油气分布特征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魏三妹  吴剑 《内江科技》2010,30(1):96-97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构造概况、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清了辽河油田台一块Es1Ⅱ和Es1Ⅰ油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认为油组储集体发育的是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其沉积微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微相。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了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并得出研究区该时期存在双物源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