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经营困境中的企业家倾向于采取何种策略以提升组织价值再造能力,是战略领域的学者高度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考察了经营困境对企业家活动配置的影响及外部制度因素与企业控股性质的调节作用,并探讨了不同的企业家活动配置对组织后续价值再造能力的差异化影响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经营困境下的企业家活动配置存在双面性,困境不仅激发了企业家的创新投入动机,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家的关系投入意愿,并且,相对于“求己”式创新投入,企业家更倾向于采用“求人”式关系构建等非生产性策略。地方政策不确定性越高,越发促使困境企业同时增加创新投入与关系投入,“求人”与“求己”双管齐下的动机越强。国有控股制约经营困境与企业家活动配置之间的关系,相对而言,困境企业在国有控股治理机制下的创新动力和关系运营动机都将弱化。困境企业通过增加创新投入提高自身能力能够起到抑制衰退、恢复市场价值的积极作用,而依赖他人的关系策略则并不利于企业价值再造能力的提升,困境企业要实现战略复苏,创新投入优于关系投入。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家活动配置的前因研究范畴,而且有效拓展了顺序注意逻辑与企业价值再造理论的研究框架,同时通过比较企业家活动配置的差异化复苏效应探究...  相似文献   

2.
徐辉  周孝华 《科研管理》2020,41(1):98-107
产融结合有利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实证分析了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产融结合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而并未刺激企业策略性创新;这一现象在政府干预较多、金融欠发达以及法治水平较高地区更明显;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缓解融资约束是产融结合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发现,实质性创新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产融结合提升了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强化了实质性创新对企业价值的边际贡献;参股银行、证券和财务公司可提升创新能力,且这一促进作用随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强,但参股信托和保险公司未发现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3.
徐辉  周孝华 《科研管理》2006,41(1):98-107
产融结合有利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07-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系统考察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产融结合显著增加专利申请数,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数,但非发明专利申请数并未显著增加,说明产融结合只是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并未刺激企业策略性创新;产融结合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在政府干预较多、金融欠发达以及法治水平较高地区更显著。机制研究表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缓解融资约束是产融结合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实质性创新才是企业价值的源泉,产融结合提升了企业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强化了实质性创新对企业价值的边际贡献。文章结论为合理评估产融结合所引发的微观治理效果提供了新思路,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落地提供了微观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4.
张树满  原长弘 《科研管理》2022,43(4):103-110
   本文以特变电工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制造业领军企业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持续的自主创新投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建立企业自主创新平台、通过持续重组和并购整合行业关键技术和创新资源、汇聚与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并融入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持续引进与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拓展了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以及持续创新等的相关研究,并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企业价值创新的风险识别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界定了企业价值创新风险的内涵及其核心的基础上,设计了企业价值创新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企业价值创新风险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论述了企业价值创新的三种风险与时间的关系。最后就企业价值创新风险防范策略和防范能力的培育及提升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三低”风险回避策略、风险分散策略、风险分摊策略,以及通过构建产品创新平台培育和提升企业价值创新风险抵抗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时至今日,围绕社会信任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影响的相关研究还十分匮乏。本文以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社会信任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社会信任水平较高时,企业会遵循“信任忠诚”逻辑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对高质量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明显;环境伦理在社会信任与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当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倾向时,社会信任对环境伦理的提升作用有所减少,相应地,其对绿色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也会减弱;市场竞争强化了社会信任对环境伦理的提升作用,相应地,其对绿色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强。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绿色创新驱动因素的研究,为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企业持续创新影响因素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动态复杂环境下,持续创新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持续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稳定发展的程度,成为企业是否健康的重要衡量标准。本文在对国内外企业持续创新及持续创新能力主要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持续创新的外部影响因素、内部影响因素及内外转换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评述,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而为培育企业持续创新机制和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寻找途径。  相似文献   

8.
白京羽  刘中全  王颖婕 《科研管理》2020,41(10):105-113
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具有实体性质的创新联合体,有利于打破我国单一主体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提高企业等主体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投资风险,为重构我国松散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提升产业链基础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本文基于博弈论构建重复博弈模型分析创新联合体的动力机制,得出预期合作效益与合作次数,对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是否愿意采取联合创新的行为有着显著影响,且创新联合体参与主体在合作研发中的对等投入有利于合作关系的稳定,为提高创新联合体组建水平和稳定参与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9.
张峰  杨建君 《科研管理》2017,38(8):44-50
目前公司治理研究大多研究关注正式的控制和监督机制的作用,缺乏对信任这一非正式因素作用的关注。大股东与经理人间的信任关系相比正式的制度安排,更具灵活性,因为在管家理论视角下,它有利于促进双方长期导向的代理关系,有利于激发经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代理关系中信任机制如何影响经理人创新特征的形成。因此,本文从信任的情感和认知两个维度解释大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对后者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影响过程与机理。通过对174个企业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两种信任方式对经理人的创新能力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两者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创新动力部分中介情感信任和创新能力两者间的关系。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些结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给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企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放式创新能力决定高科技企业集群能否实现持续成长.在回顾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对高科技企业集群开放式创新及开放式创新能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从技术、市场、文化和资本四个维度构建了高科技企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指出可从开放式创新文化的培育、开放式学习机制的构建和政策法规的健全来培育和提升高科技企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对指导我国高科技企业集群创新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区域创新能力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是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我国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处于中下游水平。要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发展,应该从培育特色经济、重构创新体系、确定创新主体、实施创新战略、建立创新网络以及建设创新环境等方面着手,从而在根本上加强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了政府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即建设平等关系,重塑创新主体;完善创新政策,保障主体权益;培养科技型企业家,增强主体核心;建立产权制度,强化主体动力;发挥培育优势,强化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管理是关系其能否持久生存的重要问题。对雅虎、Facebook等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影响企业持续成长的创新管理问题;拓展摩尔模型中消费者心智阶梯的发展路径,并从企业创新能力管理角度扩展摩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面对的消费者市场具有特殊的时序化创新偏好,无视时序化市场特征的创新能力管理方式将导致企业失去持续成长的动力,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必须能够满足其对应的时序化市场需要;创新能力发展对策是高新技术企业赢得市场、实现创新价值、保证持续成长的重要创新战略内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战略应构建在时序化消费者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上,只有能够适时调整自身的创新能力发展方向才能满足其所面对的时序化消费者市场需求,获得下一阶段发展所需资源,实现科学的创新能力管理,获得企业的持续成长,为行业和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培育和维护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条件.从企业缺乏持续创新能力的原因分析入手,基于保障功能、促变功能、支持功能、整合功能和激励功能构建了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管理模式,并制定了实施对策,为企业实现持续创新活动提供可行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闽台TFY-LCD产业集聚中持续创新链的培育情况进行了研究,从创新供需链、创新企业链、创新空间链、创新技术链、创新价值链五个维度分析了TFT-LCD产业持续创新链的现状;剖析了闽台TFT-LCD产业各条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升级企业联盟、实践高端价值理念等促进闽台TFT-LCD产业持续创新链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梁丽娜  于渤 《科研管理》2021,42(10):48-55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保险制度是保证知识产权权利人和使用者等权利相对人与潜在的侵权人利益的统一。专利保险有利于加强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融合,保障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强化企业、地区及产业创新发展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苏州创新工作机制、开发综合保障、提供政策扶持,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中介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专利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强化产业创新能力是京津冀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协同发展、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国创新驱动新引擎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DSR模型构建产业创新的指标体系,对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发现,2014年以来,京津冀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动力、状态、响应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2018年后呈加速提升之势。但三地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仍处于初期水平,存在创新能力发展极化效应显著、创新分工合作机制不完备、创新链和产业链难以有效衔接等问题。对此提出优化产业创新格局、完善人才保障制度、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理论分析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的FDI进入方式选择对提升地区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影响,再基于2001—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经研究发现,提高中外合资比例仅能提升我国非发明类创新能力,且对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影响更明显,但它无益于各地区发明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提高FDI独资比例将有利于增强我国发明类原始创新能力,且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影响更明显,但它对非发明类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对所得结论进行深层次原因解释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培育和壮大企业实力并提高其创新能力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分析青海省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海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的两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