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林灵 《家长》2023,(31):67-69
<正>小学数学教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核心素养培养活动,不仅可以优化课程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知的热情,还能让他们在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使其形成科学的空间观念,从而更加高效地认知图形与几何知识。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阐述如何通过问题探知、现实观察、情境分析、关联探知、几何运算、技能运用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学习探知活动的矛盾结合体,新知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阶段,基础环节,新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认知新知内涵,更深地理解掌握新知内容,为探究、分析、解答相关问题案例提供坚实的“知识素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重视数学知识内容的传授,强化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凸显学生主体特性,锻炼学生学习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根据以上认知,本人现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新知教学环节开  相似文献   

3.
电子白板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走进课堂,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发挥好电子白板丰富多样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构建直观形象、灵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情境场",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丰盈学生的认知体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4.
赵志喜 《天津教育》2023,(20):126-128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文字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真正促进其全面发展,使其通过参与有效的阅读认知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认知水平,形成较强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从优化阅读教学方法的视角出发,阐述教师通过开展技巧传授、问题探知、读写结合、情境感悟、拓展阅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其阅读认知效果,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吴小燕 《学苑教育》2023,(32):28-30
在强调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视域下,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探究学习主动性调动,综合运用多种“让学”手段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参与效度,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认知体验,使学生数学学科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从精选问题、组织活动、创新交流等教学角度做切入,为学生数学课堂自主思考、动手操作、交互合作搭建“让学”平台,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月华 《天津教育》2023,(31):150-152
<正>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用导学式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认知水平,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知识探究意识,还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引导性探知过程中得到多元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发展,进而改善数学认知效果。对此,为了高效达成上述授课目标,本文从导学式教学视角出发,阐述教师通过创建趣味活动导学、探知问题导学、多元情境导学、应用训练导学等授课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林月美 《教师》2023,(24):36-38
深度学习是指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习新知识并将其迁移与内化,从而获得更为深层的发展和进步。而教师也可以有计划地对学生展开结构化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此,文章作者基于对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分析,从学习框架、真实情景、多元活动、习题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探索促进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及学校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等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等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其中数学思维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本。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逐步增强主动思考的  相似文献   

9.
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教师要严格执行新课标,在数学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凸现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合作探究,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从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创设尝试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增强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88):65-67
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重大任务,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数学活动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展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更主动、高效地学习。进一步将学生的"学习体验"上升为"学习经验",推动学生数学学习向更高层次迈进,提高学习能力,增长智慧,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感情渗入,让学生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更多新鲜要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渗透和谐人文""搭建平台,鼓励多元展示"和"过程评价,培养语用能力"等方式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主动探知,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满足提升学科素养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教师要重视数学知识、定理的产生及发现、证明等数学思维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给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体验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经历,让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3.
身临其境,感知知识内涵,愉快探知知识,主动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效能提升的根本要求。情景式教学策略在凸显数学学科特性、提升学生内在潜能、激发良好学习素养等方面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作者就小学阶段小班化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情景式教学策略方法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王丽红 《甘肃教育》2014,(12):95-95
正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活动。它是以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为主,其核心和实质是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知识探寻中增强问题意识,养成时时想发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多元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在深入思考和分析中掌握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变教为导,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情境中探索数学知识,促进数学思维的深入发展,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戴真真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Z1):123-124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的课程标准把评价作为学生数学实践活动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不是为了筛选,而是为了增强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的发展。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全面评价学生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符合学生的长远利益。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而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往往要解决综合性问题和任务性问题,因此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关注过程,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就要突出评价的过程性,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时...  相似文献   

17.
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现代教学深入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着眼学生认知水平与现有经验设计生动活泼、贴近现实、灵活应用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探究。笔者认为,“主题式探究”活动应在课程内容“综合与实践”领域基础上开展拓展研究,即以学生为探究主体,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与真实问题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强知识整合,促进能力建构,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并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核心构成要素.数学探究活动是以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有三种形式,分为四个过程.开展探究活动的关键在于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大胆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究时间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