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语文”,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我们只有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沟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教学贴近生活。因此,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细心观察、独创思考,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从生活中寻找语文资源。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处处即生活。在生活化教学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也应该走向生活化,使学生真正的从情感上走向生活。本文探讨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教师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课文的意义;才能…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家华特很早就提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6.
袁安安 《家教世界》2013,(8X):229-229
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要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延伸到作文教学也应关注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汲取知识,从而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联系生活来学习语文可以让小学生感觉更亲切,也利于他们巩固课堂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语文教学生活化,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感受和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范围很广的学科,学好语文的渠道多种多样。怎样做到语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一、回归生活,学习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应该接轨,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生活化,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说:“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充分反映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新课标也指出:“(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教材选文要)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有强烈的语文资源生活化的意识,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创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进语文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一、走进生活,激发学习情趣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当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走进文本,走进生活,融入社会,并在真实的实践中去感悟,去发现,去操作,去创造,这样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教学与生活相对脱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这  相似文献   

15.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真可谓生活处处皆语文。因而,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辐射开去,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使教学充满生气,使语文学习多趣而有效。一、每周让学生默写一首古诗去年高年级的学生都拿到了一本《古诗文诵读》的书,  相似文献   

16.
语文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应用,所以加强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部分教师并没有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使学生无法有效地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教师应该加强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培智语文的教学工作更是应该紧紧联系人们的生活,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要坚持生活化原则。为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以生活语文学科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开展培智学生的教学工作,以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把生活化作为核心教学手段,帮助培智学生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教学思想。这就要求教师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课堂教学中源源不断地注入时代活水。语文教学生活化还要求教师着力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积极创设‘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各种“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主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此,教师可创造性地将语文课堂还原为“生活大舞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能力的机会。如改编课本剧、即兴演讲、情景对话等都是语文活动的好形式。此外,语文教学生活化还…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将语文课堂变为生活大讲堂,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入生活元素、布置生活化作业,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悟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彭红军 《考试周刊》2014,(60):44-44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新课程背景下,更要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程都来源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本文对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策略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