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目的:自行研制一种可适用于我国学生心肺功能评价的实验仪器,并对该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安全性、可信性进行验证。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师范大学普通系大学生61名(男生33名,女生28名)作为受试者,采用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最大摄氧量测评仪和Cortex Metalyzer 3B心肺功能仪对受试者进行最大摄氧量测定;并测试受试者1 000 m(男子)或800 m(女子)跑运动成绩。测试过程中用POLAR心率表动态监测受试者心率;测试结束后根据Borg主观疲劳程度表换算出RPE值。结果:利用最大摄氧量测评仪检测受试者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或相对值与直接测试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 000 m或800 m跑成绩与最大摄氧量绝对值与相对值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较低(r<0.43);受试者在完成1 000 m和800 m跑过程中所测得的各项心率和主观疲劳程度RPE值均显著高于最大摄氧量测评仪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值(P<0.01)。结论:1 000 m或800 m跑成绩用于评价人体的心肺功能水平缺乏科学性,建议选用最大摄氧量指标。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最大摄氧量测评仪,不仅检测结果准确、可信,而且具有简便、安全等优点,便于在大规模的学生心肺功能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BORG主观体力感等级量表的生理效度研究:一项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Borg主观体力感等级量表(简称RPE)的实际效度,尤其是与心率、血乳酸、最大摄氧量(%)、摄氧量、乳酸阈、呼吸频率等的生理效度。通过使用元分析为主要手段,对主观体力感与各项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整合分析。结果表明:主观体力感等级与心率的加权平均效度系数为0.55,血乳酸为0.61,最大摄氧量(%)为0.65,摄氧量为0.59,通气阈为0.68,呼吸频率为0.75,其量表的总体效度并不像以往研究所提出的那样高(r=0.80-0.95)。同时,在不同的研究特征下,通过方差分析表现出较大的统计学差异,文中将对不同研究特征下的相关效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观察男子古典摔跤运动员4周大强度训练时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选择评定机能的有效指标。第1周每日评定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和肌肉酸痛程度,并分别在第1周的第1、3、5天和4个周的第7天相同时间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及血红蛋白含量的水平。结果提示:大强度训练对古典摔跤运动员刺激足够大,机体出现反应,但一段时间后各指标基本恢复,机体对大强度训练适应。而且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肌肉酸痛程度、CK、血尿素及血红蛋白可以作为反映古典摔跤大强度训练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用非运动预测变量建立预测大学生最大摄氧量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预测大学生最大摄氧量N-EX(non-exercise)回归模型精度高于文献记载的其他回归模型。(2)PFA变量可表示观察最大摄氧量值变异,能替代运动测定变量,有增强N-EX回归模型准确预测最大摄氧量值的能力。(3)体力活动个体差异较小人群,不宜采用体力活动情况(PAR)变量。(4)测定BMIN-EX回归模型优于%FATN-EX回归模型。(5)样本交叉核实国外预测最大摄氧量N-EX回归模型.SEI值较高,说明国外预测最大摄氧量N-EX回归模型不适合我国人群。研究结果说明N-EX回归模型可以提供一种有效而方便的预测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影响男子5 000 m跑运动员成绩的关键有氧及无氧机能指标进行研究,为男子5 000 m跑运动员的训练提出参考。方法:利用场地测试对20名男子运动员5 000 m跑最大摄氧量、个体乳酸阈、跑步经济性、30 m跑速及最大无氧跑动能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受试者的专项成绩与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跑速、个体乳酸阈及最大无氧跑动能力关系密切(P0.05),但与跑步经济性、30 m跑速度以及各峰值乳酸指标无显著相关(P0.05);以最大摄氧量跑速和最大无氧跑动能力两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对5 000 m跑成绩的变异有着最佳的解释效应(R2=0.824,P0.01)。结论:最大摄氧量跑速和最大无氧跑动能力分别是影响男子5 000 m跑成绩的关键有氧及无氧机能指标,联合最大摄氧量跑速和最大无氧跑动能力两指标能有效预测专项水平相似的男子5 000 m跑运动员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该循环力量训练对受试者的肌肉力量、最大摄氧量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研究方法:对象:来自UTSA的24名年龄在18~30岁健康在校大学生,随机分为训练组(EG,n=13)和对照组(CG,n=11);对照组进行为期12周的循环力量训练,在训练前,训练4周后,训练8周后和训练12周后分别测试两组的HRV,并对训练前后两组的最大肌力和最大摄氧量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2周训练后,训练组的最大肌力和最大摄氧量与训练前相比和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增加(最大摄氧量p0.05,最大肌力p0.01),HRV各项指标在组间和训练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12周循环力量训练能够增加训练者的肌肉力量。2)通过12周的循环力量训练,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增加,提高了有氧能力。3)12周的循环力量训练对健康青年受试者的HRV各指标没有明显影响,提示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女大学生做为测试对象,对女子月经周期内生理指标(Vo_(2max)、V_(AT),氧脉搏等)心理指标(RPE)进行综合测试和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普通女大学生在月经周期的分泌末期、增生后期及月经期中上述生理指标、工作能力及生理因素的变化和在月经周期的各期中无氧阀的变化及与主观感觉疲劳程度(RPE)的关系,无氧阀时的RPE与心率相对心率、吸氧量、相对吸氧量的相关性,为女子的运动实践提供某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女子的功能能力随月经周期而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在分泌末期及经中期较差,而增生后期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进行1 km步行试验得到步行结束时的心率和行走所用的时间,再结合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指标来推测最大摄氧量,建立回归方程。方法:受试者为年龄在40~49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其中男性30人、女性34人,首先进行身高、体重等静态指标的测量,然后在功率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试验并结合气体分析直接测出最大摄氧量,对完成最大摄氧量测试的受试者择日再进行1 km步行试验,此试验进行两次,记录相应的心率值和行走时间取平均值用于计算。结果:将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交叉验证回归方程显示最大摄氧量实测值和推测值的相关性统计量为RLOOCV=0.826,SEELOOCV=0.378(L/min)。结论:采用1 km步行试验并使用此方程可以有效的推测40~49岁健康成年人的最大摄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上坡快走与上坡慢跑两种不同运动形式相同速度运动过程中的摄氧量、心率、RPE、核心温度、步频等指标的实时监测,探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0名20~25岁的健康男性作为受试者,分别进行上坡快走和上坡慢跑(跑台速度6.4 km/h,坡度10%,运动时间40 min),采用MOXUS气体分析系统以及核心温度检测系统对受试者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结果:(1)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相比,20 min后最大摄氧量百分比较高(P<0.05);(2)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相比HR较高,且在25 min后所有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20 min后的所有时间点,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相比核心温度较高(P<0.05);(4)上坡慢跑10 min与35 min、40 min的最大摄氧量百分比相比较低(P<0.05);上坡快走10 min最大摄氧量百分比与其他时间点相比较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上坡慢跑比上坡快走心肺反应更为强烈,能量消耗更多,这可能是上坡慢跑过程中步频较高等因素导致;(2)上坡慢跑比上坡快走运动结束时核心温度变化大,这可能与上坡慢跑时运动强度和能量消耗较高有关;(3)在上坡慢跑与上坡快走运动过程中,二者糖消耗基本相同,上坡慢跑过程中总能量消耗较高是由脂肪消耗更多导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拉丁舞练习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对女大学生拉丁舞练习前后的心肺功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女大学生拉丁舞练习后最大摄氧量(VO2max)、相对最大摄氧量(VO2max/kg)、最大氧脉搏(O2Pmax)、最大通气量(VEmax)等指标均高于练习前(P〈0.05),而安静心率(HR)明显低于练习前(P〈0.05)。结论:拉丁舞是很好的健身项目,对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一次逐增强度运动血氨(BA)、血乳酸(BLa)浓度变化规律,旨在研究它们是否可以敏感的应用于监测不同强度的运动性疲劳。方法是对31名男性大学生进行渐增负荷运动,测量安静时、每一负荷后及恢复期心率(HR)、吸氧量(VO2)、BLA、BA。结果显示:渐增负荷运动中HR、VO2、BLa、BA都有显著上升的现象;各级负荷时的BA浓度都与安静时浓度呈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当BLa为2 mmol/L时BA浓度为33.8umol/L,BLa为4 mmol/L时BA浓度为40.1 umol/L,低强度负荷时BA先于BLA出现明显的堆积。提示:监测较低强度的运动BA比BLa更为敏感;BLa结合BA指标能更科学的反映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旨在观察3个月50%~60%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对50~59岁人群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影响,为该人群安全有效健身方案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问卷调查入选的50~59岁受试者通过在Bruce递增负荷实验中持续出现心电血压异常指征终止实验和一过性心电血压异常,入选66例受试者并将其分为正常组(C组)、持续异常组(Y组)及一过性异常组(YH组),实施三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每周300 min的规律跑步运动,干预前后测定人体测量学、生理生化、超声检查和递增负荷实验中相关指标,并评估变化。结果:3个月干预后Y组男性和女性的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69.2%和58.3%,YH组男性和女性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25%和75%。同时研究发现,干预后Y组及YH组受试者运动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下降,完成的运动负荷显著提高,心血管机能、形态学指标、血脂及自主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结论:50~59岁人群递增负荷运动中可出现心血管风险,为期3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跑步运动可降低风险者其运动中心血管风险,提高安全运动上限。  相似文献   

13.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渐增负荷运动感情反应的变化模式.12名健康大学男生参加功率自行车渐增负荷运动,运动中和运动后测量血乳酸以确定个体乳酸阈,运动中每分钟测量主观运动强度和感情效价.结果显示,群组感情反应在时间上有显著差异,感情反应随强度递增呈线性和阶5下降模式,个体乳酸阈前1s及后面各点FS值均显著低于第1min、第2min的值.个体乳酸阈前感情反应均为积极,接近乳酸阏的感情反应有的积极有的消极,高于乳酸阈的感情反应大部分消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465例不同地区18-72岁的普通人群进行二次试验,并对其中211位年龄较大的受试者进行递增运动负荷试验(GXT),比较用两种常用的心肺适能运动处方强度计算方法所得到的靶心率,探讨这两种运动强度计算方法的利弊和应用。研究认为:当F.C.≥10时(年龄大约在40岁以下),用220-年龄来推测F.C.更合理;当F.C.<10时(年龄大约在40岁以上),用195-年龄来推测F.C.更合理。在进行运动强度计算时,用VO2R%替代VO2%来计算THR更合理,并可以解决实践应用中"当F.C.比较高时,用VO2%计算的THR过高以至于在实践中很难达到"以及"当F.C.比较低时,用VO2%来计算的THR过低,甚至低于安静时心率而出现应用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舞龙运动的生理特征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对全国 2 88名舞龙运动员的运动 HR、HRAT、RPE、5次肺活量和12 min跑等指标进行分析 ,旨在客观评价舞龙运动的负荷强度、疲劳程度、健身功效与舞龙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为科学地推广和指导舞龙运动和研究我国的传统体育提供生物学依据。结果表明 :舞龙一项大负荷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 ,舞龙运动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心肺功能及有氧工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声乐工作者为切入点,从身体综合素质、免疫机能、情绪心理、身体姿态、呼吸、年龄等方面探讨了该职业群体的机体生理特点和专业技能特点。并对该群体实施运动处方各要素的生理学基础进行分析,制定出运动处方样例。为职业群体运动处方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MMPs的生理特性和运动对机体内各组织中MMPs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和探讨了运动对机体骨骼肌、心肌、内皮血管、骨关节组织和子宫内膜等组织MMPs的影响变化,以促进MMPs在运动医学中的深入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构架分析了体育学习倦怠与意图、行为控制认知和锻炼行为的关系.516名大学生完成了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行为意图、体育学习倦怠和锻炼行为量表的测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模式整体适配度良好.2)行为意图、行为控制认知均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锻炼行为,然知觉行为控制无须透过行为意图,具有直接影响锻炼行为的效果;3)从各变量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总效应量来看,行为控制感最大,态度最小;4)体育学习倦怠对锻炼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但对行为意图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把晨脉、尿蛋白、尿隐血、血色素、睾酮、体脂等生理、生化指标与游泳队员的主观疲劳感以及训练负荷相结合,历经14个月去了解运动员的机能变化状态。并在运动员机体较重疲劳时辅以“三擎人参精胶囊”等营养药物,观察运动员机能恢复情况。发现主观疲劳感较大时,晨脉会超出正常值4左右,晨尿中易出现蛋白和隐血;血色素、体脂与睾酮值的升降有一定的趋同性;血色素与睾酮值的变化一般会与主观疲劳感和运动能力相一致,但有时候会发生相分离现象。“三擎人参精胶囊”在机体疲劳时服用对运动员机能恢复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