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类词语研究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王虎的《唐代笔记小说词汇研究》是一部研究唐代笔记小说词汇的力作,其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学术视野广阔,把唐代笔记小说词汇置于整个汉语史研究的框架之中,又与同时代其他类型体裁的作品相联系,以大量例证为基础抉发词义,结论可信;二是考释方法科学,能娴熟运用因声求义、同义连文、同类比较、探寻语源等多种考释方法;三是注重研究价值,为当代大型辞书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2.
唐代笔记小说《剧谈录》语言质朴、简洁,为我们研究古白话词语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本文分析和解释了其中的一些古白话词语,对《汉语大词典》也有所补正。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中古阶段,也是大量涌现新词新义的一个关键时期。研究唐朝的语言有利于理顺部分词语的发展轨迹,追根溯源,进一步理解词汇的起源。笔者以唐代笔记小说《因话录》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中从唐朝开始出现的新词与新义进行归纳总结,从中了解一些词语的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的汉代简帛词汇研究在词语考释、辞书学研究、历史词汇学研究三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具有重视文化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成果缺乏系统整理、各角度的研究发展不均衡等特点,我们要加强对已有词语考释成果的整理,完成对汉代简帛词汇的系统整理,进一步加强对文化词语、疑难词语的考释及常用词研究,进一步拓展汉代简帛词汇研究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上古音研究、中近古音研究、词语考释、语源研究、常用词演变研究、构词法研究、专书与阶段词汇系统的研究和训诂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古代汉语语音研究、词汇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扼要地述评。  相似文献   

6.
汉译佛经在汉语词汇研究方面具有其它中土文献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价值。但佛经中含有大量的口语词汇,有些词语因历时久远,不经考释难于理解。本文特选取《菩萨本缘经》中部分未被《汉语大词典》所收录的词条,采用传统的训诂方法,同时以其它经书为佐证,对这些疑难词语的语义加以考释,以利于更正确的理解原典。  相似文献   

7.
敦煌地理文书是敦煌遗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是探究唐代地理历史以及社会经济的珍贵资料。从语言的研究价值看,敦煌地理文书也都是不可多得的原始写本,是研究唐代词语的宝贵资料。在阅读敦煌地理文书时,笔者发现一些词语的特殊意义,且《汉语大词典》等语文辞书也未收该义项,可供研究唐代语言词汇者参考,因而整理成文,愿就正于方家。敦煌地理文书录文系采用《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  相似文献   

8.
义净所译《根有律》反映了唐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对研究汉语词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考释《根有律》中“分布”“痶痪”等词语若干条,以求补词典释义之缺失。  相似文献   

9.
《唐摭言》是一部唐代笔记小说,保存了大量唐五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由于词典编纂时受到时代的局限,一些新词新义未能收录其中.发现、解释这些词语,对词典的编纂有补充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义净所译《根有律》反映了唐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对研究汉语词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考释《根有律》中“惩息”“洒捩”等词语若干条。以求补词典释义之缺失。  相似文献   

11.
《四川方言词语考释》一书视野广阔,方法科学,考释精审,是方言研究中的一部难得的力作。  相似文献   

12.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始于词语考释.近十余年来,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种类繁多,大致可概括为断代词语通释、专书语言词典、专类语言词典和断代语言词典等.考察这些词语训释专书,可以从宏观上展示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细心的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继续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门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释了汉魏六朝碑刻中的词语七则,纠正了语文辞书释义方面的错误,补充了语文辞书词目的缺漏,对汉语词汇史研究、辞书编纂以及石刻文献的正确识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罗小霞 《文教资料》2013,(32):27-29
唐代嘲谑笔记小说题材丰富,主要类别有:嘲物;嘲讽人品或行为不雅的人;纯属恶搞,时涉低俗。嘲谑笔记小说产生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因素,也是笔记小说这一文学体裁自身发展的结果。嘲谑笔记小说的创作手法主要是夸张和反复。  相似文献   

15.
张荣 《文教资料》2012,(32):35-37
笔记小说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批重在补史的琐闻轶事类小说,李肇的《国史补》即是代表,本文根据周勋初先生在《唐代小说叙录》中对《国史补》的评价进行分析,以探求唐代这类笔记小说与史传文学的关系,得出《国史补》为代表的琐闻轶事类小说是向史传文学的回归,但却限制了笔记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敦煌文书词语考释董志翘蒋绍愚先生在论及近代汉语词语考释方法时,提出了“认字辩音”、“参照前人的诠释”、“排比归纳”、“因声求义”、“参证方言”、“推求语源”几个方面(见《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第五章第二节),给了我们极大启示。现就敦煌文书中见到的疑难词语...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5,(4):33-36
2009年以来,中古汉语语法研究主要继承穷尽统计与分类描写相结合,共时描写与历史溯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类型多为专书语法研究;研究语料仍以汉译佛经、宗教文献、出0土文献等为主;研究生逐渐称为专书语法研究的重要群体,贡献颇大。词类研究中个别词语的考释及专书专类词语的研究较多,而探讨词汇发展规律的研究成果较少,对构词法、复句的研究等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王维诗中的"雨花""空有""无生""水田""妓乐"等5个词语进行考释,旨在表明对这些看似普通实际意义却特殊的词语进行考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释了汉魏六朝碑刻中的词语七则,纠正了语文辞书释义方面的错误,补充了语文辞书词目的缺漏,对汉语词汇史研究、辞书编纂以及石刻文献的正确识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元曲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也是《汉语大词典》的重要词语来源。元曲词语的考释,可以校正《汉语大词典》对元曲中个别词语释义的不确和补充漏收的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