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元2000年也是新千年,有着特别的纪念意义。国家邮政局日前公布了这一年的纪特邮票发行计划。而且,该计划纪特邮票的绝大部分图稿也已亮相,并在许多邮局张贴和一些报刊上刊出。提前推出新邮图稿,是我国邮票发行历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使我国邮票设计工作更加规范化的举措。对明年的20套纪特邮票的选题等,以及其中的一些设计图稿,已经有不少人提出各种看法。我想主要从邮票选题如何适应世界上集邮热点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纵观明年的新邮选题,那种具有国际化的题材比较少,与世界集邮热点相一致的题材不多。  相似文献   

2.
国家邮政局为使广大群众和集邮爱好者提前了解下一年度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及时向公众介绍和宣传我国纪特邮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于1999年10月始印发“2000年纪特邮票部分图稿”,图稿为对开彩色的招贴画,供各邮政局、所和集邮门市部对外宣传张贴使用。2000年11月国家邮政局第二次印发“2001年纪特邮票部分图稿”,此次新邮图稿有两种规格,一种对开彩印;另一种16开。新邮图稿虽然大大方便了集邮者,但还存在着携带不便、不易保存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范伟 《上海集邮》2004,(1):22-22
看了2004年的新邮公告(纪特邮票的发行计划和部分邮票图稿),一些想法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4.
2000年新邮图稿在众多邮迷的期盼下,终于通过专业报刊展露芳容了。拍手称快之余,我们深深体会到国家邮政局的用心良苦。实事求是地说,2000年的邮票设计就总体而言是较为成功的,我周围不少邮友也持有相同看法。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邮票设计也不例外。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新邮图稿的一些观后感,也许有吹毛求疵之嫌,仅供有关部门和个人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前,香港邮政公布了2003年新邮发行计划以及邮票图稿,共计发行15套(种)新邮品。  相似文献   

6.
风林 《集邮博览》2014,(1):82-83
香港邮政日前公布了2014年新邮发行计划及大部分邮票图稿,计划发行11套邮票,题材新颖独特,方寸间展现了香港的精彩生活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新邮宣传折,顾名思义,是配合我国邮政部门发行新邮印制的宣传品。内容主要包括:邮票发行计划、拟发邮票图稿、办理预订事项等。由于该款印刷品为国家邮政部门印制,集邮者免费索取、收藏,多年来颇受集邮者重视与青睐。我喜爱收藏新邮宣传折。它对预告新邮、预订新邮和收藏新邮,有着很好的宣传引导作用。别看它小,用途可不少。有了它,可以了解掌握全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按时购买和研究新发行的邮票。宣传折上的邮票图稿,让集邮者有先睹为快的乐趣,能够激发收藏欲望。对我这样喜爱极限、原地集邮的人来讲,依据新邮  相似文献   

8.
日前,香港邮政公布了2006年邮票发行计划,同时公布了2006年部分新邮图稿。从其公布的计划及部分图稿看,2006年香港邮票极富特色。一、减套引人瞩目近10年,香港邮政每年发行的邮票多在20套左右,而2006年将发行的邮票只有13套,引人瞩目。简  相似文献   

9.
2006年新邮图稿《天柱山》亮相伊始,褒贬不一,见仁见智,“擎天一柱”、“三祖禅寺”、“青龙探海”,“炼丹苍烟”四枚邮票描绘了天柱山的四处代表性景点。  相似文献   

10.
集邮是一项千百万人参加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需要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近几年,邮政部门在逐步改进这方面的工作,比如,每年提前公布全年新邮发行计划和图稿,在新邮发行不久即公布发行量,但是,与其他政府部门相比透明度仍然不够,甚至给人一种邮票发行部门害怕群众的感觉。这对集邮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相似文献   

11.
2000年的新邮预订已经尘埃落定,尽管此次投放的预订额度较1999年的新邮预订总量削减了40%,而且国家邮政局还破天荒地提早公布了17套新邮图稿供邮人先睹为快。从种种迹象表明,为了提高新邮的透明度,管理层还是有所作为的,并且花了一番心思。但从预订的情况看,实际反映并未如人们先前预料的那样,出现火爆的抢订场面,许多地方(尤其是大城市)的新邮预订既没有早早地高悬免战牌,又没有如数完成已削减的额度,而是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平静,一些邮政企业在截止日期后仍然对手中尚未完成的额度发愁,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感到悲愤。  相似文献   

12.
红梅 《集邮博览》2003,(4):57-57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新邮发行计划和新邮预订办法的通告,2003年新邮发行方式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大版和小版全张两种版式同步发行,预订新邮的办法也随之变化,分两种版式预订。对此,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举措,有关部门也认为分两种版式预订有益于广大集邮爱好者,有益于抑制新邮打折贬值等等。但我个人以为,此项举措并非都是有利的,弊端也不少,甚至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3.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12-13
21世纪起始年的邮票内容如何,以及会对邮市造成什么影响,是众多集邮非常关心的事情。从近20年来新邮在邮市好恶的变化看,除了发行量作为影响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外,邮票本身的设计、票幅、印刷版别和质量以及题材等诸方面因素。也往往影响到新邮的价格定位和走势。国家邮政局于新邮预订前夕,将明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85%的邮票图稿亮相公众,以引起邮人的关注。笔根据业已公布的2000年计划安排20套83枚(其中3枚小型张)邮  相似文献   

14.
编辑寄语     
国家邮政局提前公布明年新邮图稿,凑巧得很,本刊正好也在此时提前展现明年刊物的新貌——内页彩印,第一步改8页为彩色印刷,售价不变,此后拟以广告收入充抵彩印支出,逐步递增彩印页面,尽力不增加读者的负担,而向读者奉献更多的精美图片。集  相似文献   

15.
刘春和 《上海集邮》2000,(10):11-11
如图极限片的片图就是2000-10邮票设计时依据的原照。2000年新邮图稿公布后,其中《革命终身伴侣百年诞辰》邮票显然难有自制片片源,于是在李富春故居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湖南长沙的一些集邮者印制了这种明信片。李富春故居纪念馆的二楼纪念室东墙面左上方,就悬挂着这幅照片。  相似文献   

16.
邮市见闻(29)     
“现在邮票真的好买了”,一位自画首日封的朋友高兴地在电话里告诉我,他因首日买不到新邮而曾搁笔多年,听了我向他通报的邮电部关于改革邮资票品销售渠道的举措后重操旧好。不凭预订卡也能在  相似文献   

17.
张效众 《中国集邮》2001,(12):21-21
中国加入WTO在即,我认为:新邮票在发行期间应敞开供应,让所有中国人能以发行价格自由地买到自己中意的新邮。换句话讲,在新邮发行期间无论你有无新邮预订卡或是否办过新邮预订手续都能够购到新邮。这才是应有的总原则,才是努力朝与国际接轨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新邮预订工作于11月10日至12月10日期间进行。一年一度的新邮预订总是牵动广大集邮者的心。为此,每年一进入10月后,笔者总要接待一些相识或不相识的邮友来询问有关新邮预订的种种问题。例如明年新邮紧缺不紧缺呀?能不能预订得到呀?发行量是多少呀?会不会跌进面值呀?等等诸如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的新邮发行计划和预订政策看,邮政管理层还是广纳良言,充分听取了集邮者的呼声和建议,新邮的发行和预订政策都有较大的变化和改进,做到尽力为集邮者的利益着想,向集邮者利益倾斜。救市举措又向前迈进了扎实而又稳健的一步,使我国的集邮和邮市发展前景又露出了一道希望之光。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生肖票又开始"发力"了,早在一个多月前中国邮政就将其《乙未年》图稿公布在"新邮预订"的海报上了,随着时间的流淌,2015来了!这只以绵羊为雏形的"喜羊羊"已是第三轮生肖票的收官之作,可以说是让广大集邮者等待了12年。还好,这只"喜羊羊"并没有让集邮者失望,它的设计可说是匠心独具。这只"喜羊羊"身着牡丹、菊花、莲花等喜庆花卉,寓意四季平安、富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