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墙的故事     
不知哪位哲人说过:虚伪是一朵没有生命的假花,永远结不出真诚的果实。 记得上初二的时候,我的心灵里就开过一朵假花,这朵假花,在我的心灵里筑起一堵虚伪的墙,让我饱受了精神的折磨。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地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学校,就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要让我们的校园,流淌生命的活力,要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无限的  相似文献   

3.
[文题和要求]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造就的,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自己的未来。生活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鲜的,这让我欣喜地发现: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请以在我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书籍是文化的载体,它生生不息地传递着人类文明.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倾听封存在文字里的动听的声音,让孩子们在文字世界里畅游.如何指导孩子在文字世界里畅游呢?笔者就此从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需要让学生多读书,启迪学生的心灵。作为班主任,我愿意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书香世界,一次次生命的感悟,一次次心灵的成长,一次次人格的提升,让孩子的心灵在书香世界里成长。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教师仍是最辛苦的群体,教师职业仍是最清苦的职业,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苦中作乐,主动寻找教师职业中的快乐和幸福。要寻找到教师职业中的快乐和幸福,最重要的是热爱学生。把自己融入到学生里去,让自己的精神生命与学生的精神生命融为一体。我很喜欢当班主任,它能让我很快地融入到学生里去。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动资助贫困的学生,主动为学生举办生日班会,自费买来简朴而有意义的生日礼物送给学生。教师爱学生,学生自然就爱教师。每逢教师节和元旦,我都会收到很多学生的贺卡、短信和电话。他们还细…  相似文献   

7.
爱心辅就成功路,智慧沐浴新教坛.在我国,教师仍是最辛苦的群体,教师职业仍是最清苦的职业,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自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是苦中求乐,主动去寻找教师职业中的快乐与幸福,我求乐的办法是热爱学生,把自己融入到学生里去,让自己的精神生命与学生的精神生命融为一体.我很喜欢当班主任,它能让我更快地融入到学生中去,更近距离地去接触学生.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科学,同样是一门艺术。语文是智慧,更是情感的流露,是文字与情感的完美结合。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聆听智慧,感受情感的熏陶,最终形成自己的语文的精神世界。语文教育的过程,是给学生的精神生命打底子的过程。身为语文教师的我,有责任引导我的学生在课堂里和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掌握语文的精髓,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感觉和热情,让语文课“亮”起来。  相似文献   

9.
让心降落     
在写作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是人间的四月天。停驻在眼里的风景,顺着缓缓流淌的文字,汇成了永远。我似如天空里的一片云,停驻在你们的目光里,如影随形。让记忆自然地留下,记在文字里,或刻在心尖上,随时准备偶然的相遇。让心降落,追寻着沉淀在岁月中的每一个动容瞬息,随记忆谱一曲光阴的歌,在文字里留一段不灭的情。真情便得真知,作文亦如做人。每每与文字交集时,就把心降落在你想停驻的地方,与真正的自己,不期而遇。继而那些溢着真诚的或浓烈或淡泊,或激昂,或质朴的文字,便渐渐地,顺着心底流淌的情愫,融进了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写作里。我是一个作者,享受着在作文时任思绪蔓延的感觉,似如透过迷蒙烟  相似文献   

10.
作为后现代哲学基础的过程哲学,认为过程是根本的、现实的,存在是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强调了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追求生命质量的现实过程。从过程哲学的视角看,传统认识论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忽视了教师个人价值的体现,而教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造成了现实中理想化的教师职业精神与现实经验的落差以及教师人格的二重性。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以过程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师职业,应还原教师"人"的本质,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成性,通过教师专业境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我把自己教成了一个学生,我把自己教回到课堂,我把自己教回了童年……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离开课堂之后,我仍然对教育保持着热情,仍然对世界保持着好奇心,仍然在思考着学校里和课堂上发生的所有教育。"对王栋生老师的这段文字,我必须肃然起敬。细细品读,文字后有这样两颗心:童心,学子心。叔本华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童心却让我们远离了庸俗,又避开了沉沉的孤独。它让我们对世界充满想象,让我们为生命留住好奇。"童心者,真正也。"成长,  相似文献   

12.
童年的世界     
不要说我的世界太小太小,我的目光中有我的路标,走在春天里我就象春风,你听那春风飞扬着多少歌谣。不要说我的世界太小太小,我的心灵中有我的向导,走在春天里我就象春光,你看那春光装扮了多少美好。我的梦想梦想飞得很高,我的太阳太阳向我微笑,我的童年童年总在寻找,我的明天明天让我拥抱。童年的世界@梁和平!433000$湖北仙桃市文化局~~  相似文献   

13.
张謇与读书     
施洪若 《生活教育》2012,(19):84-85
关于读书的言论,我见到过很多。大多数是思考个人修为的,因为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另外一个是充盈着感动与理性的精神世界。而阅读,是通往精神世界的不二法门。读到《张謇全集》中关于读书的文字,我非常震撼。因为他的读书史,不仅仅充盈着自我的小世界,更重要的是,他穷尽一生站,  相似文献   

14.
人生在世,总要思考生命的意义,明晰生活的价值。而思索人生的根本和终极问题,只能诉诸哲学。一辈子从事教师职业,教师每日要与书籍相伴,将自己的为师之道和阅读结合起来,默默回味自己所走过的从教之路。生命里的点点滴滴泛起了思想的浪花,让我在抑或感动,抑或平静的思考里,进行精神旅行和思想跋涉。  相似文献   

15.
冷学宝 《师道》2012,(6):47-48
一本书,就是一个独立、瑰丽、温暖、奇特的世界。走进作者用才情和心血编织的奇异世界,探寻文字深处的奥秘。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慨于人性的美丽,感叹着生命的美妙。探寻文字创设的奇异世界,不光会让我们的生活质量获得提升,还能让我们的生命轨迹得到改变。 对于教师来说,读教育类书籍,是发展必须,也是职责使然。但我不愿意去读兵法操演、技术操作一类带有浓厚功用色彩的“伪”教育书。我推崇的教育书,必须弥漫着人文的关怀,流露出对生命的眷顾,就像《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不跪着教书》《教育为何是无用的》所揭示的那样。  相似文献   

16.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秋天的怀念》是一篇以母爱为题材的常读常新的抒情散文。作者用细腻、深情的笔触,通过回忆母亲在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是怎样忍着病痛小心翼翼、坚定乐观地支撑着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点点滴滴,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文章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更是一篇充满生命哲思的感人作品,一个“情”字贯穿始终,文本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无限深,“的心灵世界。优美静谧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哀愁,拨动着我们的心弦,牵动着我们的情思,触动着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我们能感受到这份母爱已经超越了生命的界限,阅读本篇,就是对“生命的解读”,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相似文献   

17.
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写着别人的故事,却无法在别人的世界里欣赏自己的故事。 (一) 那些似水流年,让我走失的曾经,都成了许久后我那最寂寞的季节中,最能聊以自慰的温存记忆。零零落落的碎片,拼凑不出一份完整的纪念,我却一直在自己的世界流连。  相似文献   

18.
世界是生命的世界,在美丽的生命世界里,是爱编织着人间的千丝万缕的情,从此让我们心灵的湖水不再平静,特别是那种血肉相连的母子情啊,更使我们内心涌动出澎湃的激情,这种让我们心动的情感就流淌在《谁把耳朵给了我》这篇充满“爱”的文字里:  相似文献   

19.
王羽 《教育文汇》2010,(4):43-44
高尔基曾说过,读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当我再次捧读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时,我的确看到了在平凡教育生活中的另一片清亮的天空。于“清淡与忧患”间,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我触摸着书中的每一个文字,犹如置身于一片清新的世界。我静静聆听“玫瑰”花开的声音,在文字的世界里品嗅着窦桂梅为我们酿就的教育思想的芬芳……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当一个孩子满怀憧憬地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体验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要让我们的课堂,流淌生命的活力;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无限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