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何将不善叙事的杂技动作技巧与戏剧的情节叙事、冲突营造、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有机融合,实现杂技与戏剧的合而为一,是杂技剧创作的重点和难点。最近,由南京市杂技团编创演出的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在杂技剧创作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根据上世纪50年代的同名电影改编,借用了电影的基本故事构架和主要人物,并对情节内容进行了精炼和拓展,以"惊、险、特"的杂技艺术进行重新演绎。该剧将杂技的"形"与戏剧的  相似文献   

2.
正杂技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之间相依相承,用中国杂技来演绎中国传统文化有天然的亲和力。近年来,广州杂技团创作了《现在梦幻时――聊斋》《西游记》《笑傲江湖》等剧目,将杂技技巧融入观众熟悉的故事中,用杂技来讲述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使杂技艺术作品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中国精神"的表达,其有人物、有意境、有思想、有文化底蕴的表演,给观众带来视觉的盛宴。一、初步融合上世纪90年代,我国杂技主题晚会兴起。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杂技团精心策划三年之久的主题民族杂技剧《成吉思汗风》,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剧目于今年7月隆重推出《。成》剧上演后不仅得到区内外观众的喜爱和媒体的大力宣传,也得到了来自各方面专家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正吉林省长春市杂技团秉承创新精神,运用杂技和魔术艺术重新架构、创排大型杂技魔术剧《地道战》,全新演绎经典抗日故事。此剧于2016年12月下旬完成了创作和首轮演出,受到大家好评,观众称赞它是一部老少皆宜,幽默诙谐,又有深刻主题思想的新创佳作。一、用杂技魔术"讲故事"早在上世纪70年代,长春市杂技团就创作过大型杂技节目《地道战》,用独特的杂技技巧融合武术设计,演绎了地道战术的神奇和敌我双方打斗的精彩场面,表现了中  相似文献   

5.
<正>杂技剧《战上海》聚焦解放上海这一重大革命题材,从杂技艺术本体寻找叙事表达的可能,又以叙事空间的营造拓宽杂技艺术的表现可能,把“杂技”与“剧”的融合推进到一个新高度。众所周知,杂技是一门强调技巧的艺术。“技近乎道”,技术的尽头是思想和美学的表达。“剧”的加持,无疑为技术向美学延伸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杂技团的《绳技》节目首演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在绳圈中翻跟斗这一技巧和道具的突破与创新得到了业内的认可。40多年来,接续创作了《舞者》《灵魂向远方》《墨韵》等10个版本,在国内外演出中荣获了多个奖项。近年,当杂技自身技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创作者更多地将杂技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简讯     
正江苏举办高端杂技艺术表演人才培训班2018年4月10日至5月10日,江苏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高端杂技艺术表演人才培训班》由江苏省杂技家协会与南京市杂技团共同在南京举办。该培训班是江苏省首次举办的综合性、高层次的杂技人才培训活动,旨在为推动江苏杂技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培训期间,多位杂技界资深专家讲授了《杂技编导艺术》《现代滑稽艺术》《杂技技巧训练与安全》《舞蹈编导技法》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进步,杂技节目不再一味追求技巧的高难,而更偏重综合审美效果。这一观念的转变,为杂技艺术的发展拓展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杂技融合一体,成为杂技创作演出中屡试不爽的通途,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杂技节目受到观众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竞相绽放的奇葩。  相似文献   

9.
整体上看,近10年来,杂技剧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题材的开拓上。《渡江侦察记》《战上海》等一批杂技剧使“杂技技巧表现革命历史题材”这种新的舞台美学范式逐渐走向成熟,为杂技舞台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尤其是《战上海》,令难以推动戏剧矛盾的杂技艺术呈现“真实”的戏剧语言,无论从剧情本身发展还是剧情所要表达的精神而言,抛弃了杂技在戏剧表演中讲故事的“假”和“装”,完美继承和诠释了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巧妙精明而又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0.
正幻景式敦煌文化杂技剧《九色鹿》是甘肃省杂技团申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的项目。历经两年之久的创排、修改、打磨,2019年12月19日,在兰州黄河剧院成功上演。幻景式敦煌文化杂技剧《九色鹿》取材于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故事——《鹿王本生图》,以及大家熟知的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九色鹿》。它运用前后呼应的叙事手法,以杂技技巧的解构、重组为重点,进行了一些为杂技剧服务的叙事改编,并参照西方新马戏的艺术理论与表演形式,以戏剧性结构编创了鲜明的情节与人物设置,又以杂技与舞蹈、音乐、武术、戏剧的跨界融合,形成一部由四幕构成的杂技剧。  相似文献   

11.
原创实验剧《艺吐为快》南昌亮相近年来,杂技受到越来越多娱乐方式的冲击,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成为杂技不可或缺的功课。江西省杂技团创作的杂技实验剧《艺吐为快》于2020年12月17至18日在南昌市帕拉方艺术空间举行了两场公益演出。这部原创剧是该团一次大胆的创新尝试。“杂技在观众心中是惊险刺激、高难度的肢体表演艺术,杂技剧多呈现在大舞台上,以大制作或单场表演的形式出现。如何突破?我们构思了许久。”《艺吐为快》的编导说。  相似文献   

12.
##正##一、舞蹈教学对杂技创新的作用长时期以来,舞蹈教学为杂技创新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其从"纯技术"进化到有神态表情、身韵表演及情景编排的综合性艺术作品。如中国杂技团表演的《俏花旦》,演员技巧与音乐舞蹈和谐一致,清新典雅,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说,舞蹈艺术已成为杂技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杂技演员的舞蹈训练也必不可少。1,取舞蹈之长补《柔术》教学之短现在,《柔术》节目不仅在传统的方式上规范化,还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1月1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六人踢碗》荣获第13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黄鹤银奖"。《六人踢碗》是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极具草原民族艺术特色的代表性杂技节目,其杂技技巧与艺术表现在同类节目中技高一筹。"六人踢碗"相较"五人踢碗",队行变换更加频繁,在动作上增加了多人旋转接碗和单人流动接碗,凭借这一技术难度与观赏性,该节目得以在14个国家  相似文献   

14.
邓添天 《杂技与魔术》2023,(1):30-31+71
<正>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杂技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兵工厂》是四川省艺术基金2021年度大型剧目资助项目。该剧将戏剧精神植入杂技创作,为杂技与戏剧的进一步融合打开了一扇窗。本文试以《兵工厂》为例,探求杂技与戏剧融合的可行性。杂技是演员挑战身体极限,展现具有高危险系数技术的一种艺术门类。而戏剧是“人学”,以人为中心。“人学”深度和人文关怀是提升戏剧精神境界最基本、最核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中国杂技创作承袭了近年来异常活跃的态势。杂技节目和主题杂技晚会创作精品纷呈、亮点频现。广州杂技团的《升降软钢丝》、大连杂技团的《大连女孩——车技》、中国铁路杂技团的《双人晃管》、遂宁杂技团的《双人倒立技巧》等节目在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法国玛希国际马戏节、布达佩斯国际马戏节、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排的杂技剧《战上海》成功进行首轮演出,受到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誉。笔者有幸观看了试演,颇有感受,简单分析如下。一、作为戏剧形态的尝试一段时间以来,杂技尝试红色题材戏剧化创作方兴未艾,前有南京杂技团《渡江侦察记》,今有几乎原班编导团队参与创作的《战上海》。后者尤其显示了以杂技完整演绎故事的努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国杂技舞台上,杂技剧已呈繁花盛开的景象。以杂技的形式或讲述故事、或表现情境、或创造诗情画境,在杂技创作者不断耕耘下,杂技剧的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具有了很好的艺术审美。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新近创作演出的《加油吧!少年》,就是其中一部成功之作。《加油吧!少年》从文化底蕴和精神层面着手,大胆引进故事情节,赋予整台节目以生命和灵魂。同时,推出了全新的"杂技+"理念,以杂技为主体,融合戏剧、舞蹈、独唱、合唱  相似文献   

18.
正蹦床原是一项体育运动,把蹦床与杂技相结合,创作出一个全新的杂技节目,是河南省杂技集团的一个全新创作。作为一名杂技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侠·義——蹦床技巧》的创作与教学。接受任务后,节目组认真查阅了相关文字资料,观看了大量蹦床视频,反复讨论如何实现蹦床技巧与杂技的完美切入及床网与杂技道具的完美融合,在摸索中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创作思路,并制订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湘"见北欧,友谊穿越万里;感知中国,"湘"风劲吹千亩湖。在芬兰独立100周年的2017年仲夏时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共同主办的"感知中国"芬兰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音乐厅隆重举办。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大型原创杂技剧《梦之旅》于6月27日精彩亮相赫尔辛基市音乐厅主剧场内。编剧用17个不同类型的杂技节目串联成一台完整的舞台剧,杂技演员用高难度技巧展示梦幻式的剧情,体现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第13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隆重举办。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杂技节目齐聚武汉杂技厅,用更新、更高、更美、更实在的表达,让广大江城市民观赏到饕餮文化盛宴。在本届杂技艺术节上,地面杂技、空中杂技、魔术、滑稽、驯兽五个门类的节目,有技巧、有难度、有亮点、有特色,代表了当今世界杂技艺术的最新发展成就。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国际杂技论坛,研究探讨"杂技艺术的时代表达";举办了"夏菊花艺术成就展",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