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纪录片是一种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和传播载体,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够起到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以央视制作的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分别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策略三个方面,分析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如何打造中国形象,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纪录片《逐梦山海》为例,从立意主旨、内容框架、叙事方式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剖析,意在探索如何以纪录片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进行有效的对外传播,以期为其他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曾光  高栩 《传媒》2021,(7):71-73
在当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自身的发展情形以何种形象呈现在世界面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向世界递交一张客观、中立的国家名片,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以市场上较受欢迎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并结合其他优秀国产纪录片作品,通过阐述此类作品在构建国家形象中的有效策略,提取其中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手法,促进纪录片在构建良好国家形象方面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4.
精品节目是电视台的标杆,纪录片是电视节目的旗舰.与央视、省级台同台竞技且数量庞大的城市电视台受各种条件限制,在生存都比较困难的当下,想创作出精品纪录片无疑是难上加难.《滹沱筑梦》是十分少见的由城市台创作并摘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的作品,本文尝试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对其创作过程进行理性梳理,解析呈现方式和艺术特色,以期对城市台...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人人都可以当拍客的时代,许多影视片、特别是电视作品,只是浮光一现,风过无痕。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既叫好又叫座,这是一部成功运用故事细节提升电视纪实片影响力的典范。通过故事细节,反映了中国人当下的真实生活,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丰富与多元,表达了中国人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和感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在创作层面,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是一部具有中国美学表达风格的作品.在当代网络时代和全球化传播语境下该纪录片以中国人的审美视域,让中国传承已久的中医药文化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唤起了观众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电视艺术作品有效结合的新的认知和期待.本文将从叙事艺术与视听语言角度解读该片所体现出的中国美学表达.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力作《超级工程》系列,一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工程题材的纪录片由海外纪录片大鳄把持的尴尬局面.在数十年的兼收并蓄下,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终于在国际纪录片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文章以央视《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2·中国桥》以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伟大工程巡礼·中国桥》三个表现"中国桥"题材的作品为例,分析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是如何在国际视野下吸收西方同类作品的精华、塑造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8.
张雅馨 《视听》2022,(4):139-141
纪录片《航拍中国》以"宏观俯瞰+人文解读"的方式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形式上,通过新奇多元的拍摄手法、创新奇观的视听语言进行俯仰之间的影像建构.在内容上,以平等共享的叙事语言进行内容编排,通过平视的叙事视角及雅俗共赏的贴近性表达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航拍中国》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集体归属感与认同感,也在立足本土、...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往往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文化特征,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者.中国纪录片先驱们用镜头引领着纪录片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国纪录片创作在不断发展中必将由当初的稚嫩逐渐走向成熟与繁荣之路,为此,资源整合势在必行.从纪录片的美学属性来看,纪录片如何走向多元化之路至关重要,纪录片创作的新观念和新思路不断引导者纪录片创作向着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孙浩  叶小源 《东南传播》2021,(11):136-138
近年来,国产美食题材纪录片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作品的影响下,已经寻找到了新的叙事方式与传播模式.《早餐中国》《寻味顺德》《新疆味道》《舌尖上的重庆》等美食题材纪录片开始从地域特色、餐饮类型等方面分散发力,开启了美食题材纪录片的新纪元.在当下"群雄割据"的美食题材纪录片中,一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纪录片《人生一串》从众多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以小众化另类视角阐释了我国美食纪录片的多样性.本文以地域空间的建构、多重维度的用户参与、工匠精神的体现三个方面,从怀旧的视角对纪录片《人生一串》的艺术表达与叙事特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随着以《望长城》等一大批纪录片播出, 中国纪录片出现了作品风格多样化的局面,在创作方法、创作手段和作品风格变化的同时,作品题材内容也有所拓展, 对人生、社会、历史,以及现实热点广泛涉猎。中国纪录片  相似文献   

12.
《早餐中国》是由福建海峡电视台和腾讯视频于2019年推出的一档美食纪录片,自4月22日上线播出四周后,在腾讯视频端播放量就突破1亿,持续占据腾讯视频纪录片每日热播榜第一的位置。一部每集只有5分钟的美食纪录片突然引爆网络,该现象的背后与其抓住时代热点、独特创新的纪录片讲述方式不无关系。本论文试图从节目创作层面的选题、叙事、制播三个维度来剖析《早餐中国》作品本身,为新时代下纪录片及短视频的创作者提供一点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里面把艺术分成三类:说明性的艺术、情感性的艺术和道德性的艺术.①这正暗合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任务是为政治服务,高高在上的创作视角、充满说教的造作色彩、空洞乏味的内容、立场鲜明的先行主题,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即说明性的艺术.1990年,吴文光《流浪北京》横空出世,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开始了对人的关注,尤其是社会底层和边缘的人,他们用一种平视的视角对待拍摄对象,摄像机成了他们的悲欢离合的见证者,这类作品归类于情感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梁占歌  汪美芳 《传媒》2015,(22):45-46
顾筠,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新世纪以后,顾筠先后用10年时间创作了《筑梦2008》《永恒之火》和《缘聚羊城》三部经典的体育纪录片,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好评.她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对个体命运的关注,散发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同时,也有别于传统体育纪录片,她的作品采用递进式叙事结构,极大增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采取故事化叙事模式,强调冲突与悬念的设置.可以说,不管是对内容的挖掘,还是对结构的创新,在体育纪录片创作领域上,顾筠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时间的魅力、真实的力量、情感的张力形成了顾筠体育纪录片的独特叙事特色,彰显出了中国纪录片的审美内涵、艺术品质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22,(22):2-3
<正>大型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季开播11月7日起,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共呈现北京、广西、青海、湖北、香港、西藏、澳门、辽宁、台湾、重庆、河南等11个省级行政区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东方卫视推出大型考古纪录片《何以中国》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中国纪录片开始了转折性变化,其标志便是广电总局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政府机构,国家广电总局显然认识到纪录片的独特价值以及当下处境,中国纪录片市场疲软,电视化生存维艰,海外纪录片的巨量引进和不断重播严重压抑了中国国产纪录片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时代,纪录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优酷、腾汛、爱奇艺等知名视频网站纷纷开设纪录片频道,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化媒体平台上,纪录片在人际传播的支撑下迅猛发展.据2016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突破5亿,纪录片也呈现井喷式发展,《鸟瞰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都取得了上亿播放量的喜人成绩.“互联网+”时代,面对媒介环境和受众审美习惯的改变,许多纪录片制播机构开始采用互联网思维展开创作,各大视频网站也纷纷进军纪录片领域.  相似文献   

18.
如何通过纪录片建构、展现世界遗产如今的生命与活力,呈现多维视角的艺术观照与艺术真实,从而讲好有关世界遗产的“中国故事”是当下世界遗产题材纪录片创作面临的问题。本文以纪录片《瑰宝-文化自然遗产在福建》《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福建篇为例,简要分析这类纪录片的艺术表达和叙事技巧,关注其宏大叙事中的“微观照”,探索同类题材纪录片创作切入点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下,《人生一串》《风味人间》等制作优良、备受好评的网络纪录片不断涌现,受到观众热捧,这些视频作品的火爆离不开创作理念与表现手法的不断革新,也不能忽略其中的关键要素——解说词创作。关于解说词的讨论,已经从屏幕内延伸到了屏幕外,《大国崛起》的解说词进入中学历史教学,《舌尖上的中国》使得"舌尖体"风靡一时,当"文案"可以出圈,解说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正>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中,平民化是许多作品表现出的共同特点,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几乎成了当时整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口号。本文旨在梳理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纪录片平民化的发展脉络,并试图立足当下审视纪录片平民化的得失。纪录片平民化是一种以平民的视角融入观众意识,创作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其实质就是在节目素材的遴选上,从老百姓的生活视角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