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网红是互联网的衍生品之一,伴随着网红所出现的网红经济是近几年来最火热的产业形态,但新型经济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文章从"网红"与"网红经济"的概念、网红经济的发展阶段与营销模式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网红经济未来的发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聚焦"网红"3.0时代,简要梳理了互联网时代"网红"的形态变迁,从"网红经济"产生的原因入手,在传媒经济视野下,通过研究"网红经济"的变现方式和其与长尾理论的结合,对"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网红经济"的发展问题做出研判,认为当前"网红经济"还存在产能过剩和生命周期较短的问题,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推动"网红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红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互联网时代的产生必定会带动一批网络红人的诞生。现如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网红,网红经济也步入黄金时代。本文将以网红品牌朴尔因子为例,探讨网红品牌的成长之路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
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个人网红被孵化公司批量生产,被营销和推广的KOL (相关意见领袖),将其产生的注意力资源变成实际的购买力,进而衍生出了日渐红火的网红经济。网红按照受众的需求提供满足和诱惑,受众为其产生的情感共鸣付费,从而形成这一固定的经济模式。而网红被建构成为固定的、取悦受众的形象,力争"眼球效应",在被关注的过程中与受众互相建立了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根据消费社会视角下进行研究,被资本操纵下的网红经济形态,从建构网红形象、内容生产,到流量变现,最后引导受众进行购买就是消费本身的形态。在研究过程中,本文着力思考网红经济的价值影响,认识消费社会的背后逻辑,提出网红经济形态下的正确消费导向。  相似文献   

5.
网红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价值观、技术革新、国家政策等因素息息相关,这也体现出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转变的时代背景。用户媒介使用已从被动转为主动,“网红”的形象符号促使着粉丝群体为此买单。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红经济的变现渠道,发掘符号背后广阔的潜在营收空间,探讨未来网红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早在中国互联网刚刚兴起不久,第一代网红就已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随着网络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的开放性演变,网红的发展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态势.网红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与传统意义上的偶像不尽相同,是通过平民造星和自我造星的方式诞生的,这也同时促进了网络草根文化的繁荣.文章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文字、图片和视频为典型传播符号将网红划分为三代进行研究,以期通过传播学视角对网红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红作为时代产物应运而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变化下,网红也随着受众的需求而不断改变.作为引导受众的意见领袖,不仅需要颜值,还需要才华,创新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高级配置.从传播学的角度,本文简洁明了地介绍了网红的整个历史发展,浅谈了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红现象,分析了当下社会的网红趋势走向.全方面多角度探析了网红在新媒体时代下遭遇严峻"挑战"及如何"逆流而上",来更好地发展自身和服务受众.  相似文献   

8.
张子晶 《出版广角》2018,(15):64-66
近几年,"网红"经济这一现象级热潮吸引了很多广告商的驻足.为了在"网红+"浪潮中得到回报,众多广告商借助"网红"强大的注意力资源,成功地拓展消费市场,促进了品牌传播.文章立足于"网红"微博广告,对其传播范式与传播建议加以探析,旨在促进"网红"微博广告流量变现,为其规范、有序传播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直播这一形式迅速流行,各类直播平台不断涌现.网红直播的盈利方式给困惑已久的在线教育平台带来了希望.本文以教育直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教育直播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网红时代下,教育直播的发展特点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玎璇 《今传媒》2016,(12):77-79
"网红经济"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凭借着海量的粉丝、强大的话题性、"网红"们已经展现出资本认可的商业变现能力,并打造出了日益延伸的产业链.本文围绕"网红经济"衍生出的商业链条和盈利模式,思考并总结以原创内容为核心竞争力的PGC(专业生产内容)的商业变现路径,主要为广告定制、用户付费、社交电商和平台服务.  相似文献   

11.
洪越  储思敏 《今传媒》2023,(3):119-122
网红打卡建筑是网红浪潮下衍生的打卡主体,以历史性建筑和景观建筑为主,打卡原因受市场营销、从众心理、审美顺从等动因影响。本文以云南红河蒙自碧色寨为例对网红打卡建筑进行分析解读,探究大众心理学视域下的网红打卡建筑及其视觉特点,并剖析网红打卡建筑在市场运作下如何正向引导、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和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红直播带货成为一种新兴的带货方式.但在网红直播带货过程中,出现了数据造假、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以及套娃消费等急需得到解决的问题.研究建议品牌在进行网红直播带货时注意明晰自身责任、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加强对主播的业务能力的培养.以促进网红直播带货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琳 《视听》2016,(12):88-89
目前学界对于网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商业领域,侧重探讨其经济价值,心理学角度的探究则比较少。本文从传播心理学视角入手,探究网红现象背后的传播者心理、受众心理,解析网红火爆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张小虎 《传媒》2021,(8):55-57
直播带货是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新兴业态,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与之相关的流量造假、维权困难等问题也层出不穷,损害并影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消费体验.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网红直播带货模式的发展与利弊展开研究,从网红自律、平台他律、完善监管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期望能为直播带货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融媒时代,主流媒体打造“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是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北宜昌开展城市形象爆款作品评选为例,深入分析地方媒体记者、主持人借助新媒体平台,致力于打造“网红记者”“网红主持人”,从而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网红跟明星不一样,网红并不是通过大众媒体出名的,而是基于社交平台红起来的,他们依靠粉丝就能赚很多钱。网红市场已渐渐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条,迎来了自媒体吸粉+孵化公司炒作+淘宝店等多渠道变现的时代,网红背后的推手公司依靠输出网红品牌就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经济价值。网红这一新的现象本质上是可以看做是自媒体的,自媒体在以聚合为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下体现出传播信息"圈子化"、传播中用户群的嵌套与勾连,通过分析自媒体传播主体与内容以及传播方式可以更加全面了解网红现象。  相似文献   

17.
现今,网红电商发展正盛,营造出一种个性化的场景生态.本文拟从场景传播的视角出发,主要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场景转化、"网红"介入电商环节,重塑交易场景、粉丝深度参与助推"场景"扩大化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深层次挖掘网红电商的运作规律.同时,针对网红电商市场同质化、泡沫化现象,为网红电商提供个性化传播和服务以黏制受众,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吴志超 《东南传播》2018,(1):135-137
2015年,"网红"开始出现在网络世界,之后热度一路飙升,无论在社交媒体,还是在电商平台,"网红"无处不在。然而,公众对"网红"的评价以负面居多,这背后的原因除"网红"自身外,媒体对"网红"的报道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百度新闻搜索上有关"网红"的报道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了"网红"当前媒介形象的特点,并分析了媒体在报道"网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媒体今后能客观公正地再现"网红"形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多的网红被人们所熟知,网红现象是近些年来网络媒体涌现出来的热词,网红现象的出现导致了网红行业的火爆.网红现象的出现是由网络新媒体的"去权威性、去中心化、碎片化、交互性、个性化"特点和社会心理机制所致.同时,网红的名人效应也会导致网民不同价值观的判断和观念形成.  相似文献   

20.
公共图书馆网红现象是指因公共图书馆的某种特质与公众关注点相契合,在互联网上引发话题讨论和传播的社会现象。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对公共图书馆网红现象的分类、价值、问题与策略进行剖析。根据引发公众关注的主导因素,公共图书馆网红现象可划分为建筑设计类、焦点事件类、特色服务类和名人效应类4个类别。图书馆网红现象对图书馆营销推广、文旅融合、公众多元文化需求满足、社会化发展具有价值,但也存在实用性功能减弱、旅游化色彩过重、热度难以维系等问题。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明确社会定位、坚持正确导向、因势利导开展营销活动、推动专业化品质化发展、打造文化特色来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