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17,(3):66-71
石羊河流域的历史演变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密切相关。从汉唐到明清,流域内水资源管理经历了从军屯制到民屯制、从正式制度为主到乡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管理为主的嬗变;建国以来,伴随流域内工农业活动的加剧,水资源管理制度又经历了从"时间水权"到"水量水权"的变化。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是传统水资源管理制度基础上的一项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具有项目治理优势的同时也有其限度,将项目治理和乡规民约结合起来,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流域内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面临严峻的挑战.各种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紧张问题日益严重,利用率不高、开发不均衡、地下水过量采用、水资源浪费以及水源污染等问题越发严峻.本研究对目前我国的水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危机,并提出了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善生态、提升产能、强化管理、优化配给等有针对性的对策,进一步提升水源利用率,有效化水资源难题.  相似文献   

3.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流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应当着眼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尤其应当注重流域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生态补偿问题,不仅要廓清其理论概念,阐明补偿的实质、原则、分类、方式,而且需要研制可操作性强的补偿机制和对该机制的监督保障体系。及时有效地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域下游发达地区对上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达到既可以保护上游生态环境,提高上游人民生活水平,又能促进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其储养功能逐渐在减弱.以"西南旱灾"为例,综述国内不同专家学者对旱情原因的分析和研究,采用不同学科相互交融渗透的方法,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兼从文化人类学"整体观"的视角,放大尺度去考察西南生态的背景、特点、人类活动及社会诸多因素.希望能够对当前旱灾有一个全面、全新的认识,去树立人类的生态...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农场党委坚持"环境优先,环保为民"方针,将改善环境质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创建生态垦区和环境优美乡镇为基础,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大节能减排,防治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果,进一步推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勇 《地理教育》2003,(4):73-73
目前,从全球来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据1996年5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三届自然资源委员会"上,联合国开发支持和管理服务部对15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98.93%)的水资源采用人均占有水资源、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用水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世界各国分为四类,即水资源丰富国、水资源脆弱国、水资源紧缺国和水资源贫乏国,按此评价法世界上有46~52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人口达28~36亿人)缺水.  相似文献   

7.
湖南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脱钩"、"复钩"理论对湖南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测度,从总用水量与经济增长、工业用水量与工业经济增长、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增长以及生活用水量与城镇化率四个方面对湖南2000—2010年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关系处于相对理想状态。其中,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最理想,有6个年份达到绝对脱钩状态;总用水量与经济增长次之,有5个年份达到绝对脱钩状态;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生活用水量与城镇化率关系呈相对不理想状态,在生活用水量评价中有5个年份达到扩张复钩状态。在各评价结果中"脱钩"与"复钩"交替出现,湖南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关系仍存在发展矛盾。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对于"三农"问题更加关注,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和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也没有忘记同步进行的农村环境保护。山西省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也出现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并且已经成为威胁农业稳健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应该重塑山西省的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态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以国家生态县德清县的生态经济发展为研究样本,对其发展生态经济的做法、成效以及经验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县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路径是以生态经济理念为导向、以发展绿色产业为新引擎、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生态安全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全球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局部地区的生态破坏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生态安全压力沉重,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国土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生物物种资源等四个方面尤为突出。当前安徽省正在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省。认清我省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敏 《考试周刊》2010,(54):166-16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各项针对做大做强鄱阳湖生态经济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本文作者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实地考察,发现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市场的开发研究比较少,以期对鄱阳湖体育市场经济提供有关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1月由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和青海省地方政府共同批准建设。实验室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针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恢复的迫切需求,服务于发展区域经济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解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环境治理提质、水资源高效利用、农牧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实验室自获批以来,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5项,其中主持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5项,参与国家  相似文献   

13.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当前许多国家面临的两难选择。作为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重庆市万州区而言,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更具有紧迫性和挑战性。万州区既是国家级贫困城市、重庆市"一圈两翼"中"渝东北翼"的中心城市,又是三峡库区的腹心城市,一方面,发展地区经济,摆脱贫困,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是万州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长江水资源环境和沿江水土资源、植物资源等,又是万州区必然的历史使命。用万州区2002—2011年的相关数据来分析万州社会经济发展与工业三废的关系,既能掌握和理解万州地区生产总值与工业三废之间的关系,又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为万州这样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也能进一步的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类似地区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我市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我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石台县,地处北纬30°,与处在同一纬度的埃及金字塔、湖北神农架、安徽天柱山一样,充满了梦幻与神奇。石台是"国家首批生态经济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里有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秋浦河源国家级湿地公园,还有"中国富砷之乡"等美誉,是名不虚传的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  相似文献   

16.
一、城市缺水现状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对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和经济的粗放型发展,造成了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严重污染,使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水资源匮乏,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149个国家中列第109位,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城市缺水从六十年代开始,七十年代进一步发展,八十年代日趋尖锐,现已面临严峻的形势,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水工程状况,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鉴于我国水资源现有状况:水资源贫乏,分布不均匀、人均占有量较低。很有必要对水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求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协调: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处于崛起中的两大亚洲国家中国和印度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但两国之间的界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有限,中国和印度在如何开发利用并分配其水资源等问题上产生纷争。印度炒作的"中国水利威胁论"涉及两国间的政治互信及领土争端,跨境水资源问题由此演变为水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内涝、水资源匮乏、水污染等问题,国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这一思路,强调生态优先,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徽州古村落同样以尊重自然、因地制宜为前提,它在设计之初就重视对水的疏导和利用,所以它的治水方法和技术对现代"海绵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藏自治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保障及促进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西藏自治区水资源立法理念及模式落后,法律法规彼此冲突,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方面的权限界定不清、生态保护补偿相关法律机制缺失及公众参与水资源立法相关制度缺位等问题,提出转变指导思想、更新立法和执法理念、制定相应流域法并建立流域管理机构、设立水权和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及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相关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