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应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特征与“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找准大学生价值教育的切入点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尤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挑战。以追求个性、价值多元为特征的“90后”大学生,在其思想道德追求呈现新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追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程度较好,对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抱有更高的期望。加强当代90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寻求行之有效的教育路径,应从夯实思想基础、强化情感认同、拓宽教育渠道、健全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张利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5):99-101
红色影视作品的“红色”精神文化内核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承载作用,对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转化作用,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化作用,对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90后"大学生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思想特点。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基本理论教育,建设先进校园文化,丰富实践活动内涵,加大管理制度创新,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引领"90后"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调查结果说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实现“知”与“行”、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龙一平 《成人教育》2009,29(12):30-31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应采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夯实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根基;将“观点的灌输”、“行为的制约”与为大学生提供指导与服务相结合;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式,提高实效性;强化社会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六个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不但要成为深入学习和牢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行者,而且还要积极探索并建构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从理论形态、结构形态、转化形态、实践形态、廉政形态这“五大形态”的建设,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工程”,构建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意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90后"大学生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前提。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姚嗣宏 《考试周刊》2012,(84):149-150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探索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的有效途径:准确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主阵地”、“主渠道”、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传播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11.
李霞  龙涟邵 《教书育人》2009,(12):88-89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90后”大学生将是高校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一代个性鲜明自由的学生对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90后”理想信念教育将成为高校开展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战略任务,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高等学校肩负着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是它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育人的全过程,把握住高校引领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主课程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内在地蕴含在“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并通过该门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概论”课教学的主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概论”课教学的重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为当代大学生所认同、  相似文献   

15.
六个“为什么”全面准确地回答了干部群众关心的六个重大理论问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辅助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该课程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应该紧密结合教材,在教学当中渗透和运用六个“为什么”的内容,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这六大重要的理论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现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价值认同是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举措。在对相关概念界定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新的视野下深入思考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等问卷对1 171名“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态度较积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群体,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当前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学生的主体,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且思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高校真正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实践人才的基地。  相似文献   

19.
雷锋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了生动诠释,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学习雷锋精神能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理解,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认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运用,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发展,切实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又一次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并提出了在其引领下的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