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武海龙 《家教指南》2023,(5):156-158
2023年8月19日,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主办的“《敦煌研究》创刊四十周年暨出版200期座谈会”在兰州市敦煌艺术馆召开。会议回顾了《敦煌研究》40年的办刊历程,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敦煌学发展、《敦煌研究》未来办刊方向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敦煌学研究所方广镉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遗书数椐库建设",经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已经于2014年5月结项并颁发结项证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著名敦煌学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因病逝世。段文杰先生于1917年出生于四川锦阳,1946年到敦煌开始敦煌石窟艺术的临摹和研究工作,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段文杰先生是《敦煌研究》期刊的创办者并长期担任《敦煌研究》主编,为提高期刊水平,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缅怀段文杰先生,本刊开辟专栏,邀请段文杰先生当年的同事、故友及相关学者发表笔谈,以纪念这位敦煌学专家。其中部分学者因年事已高或身体不适,我们采取了谈话记录的方式。孙儒们、李其琼、关友惠、贺世哲、施萍婷先生的谈话,均由赵声良根据采访记录整理成文。其中贺世哲先生在与编者谈话后不久,也于3月初不幸逝世,在此,亦谨向贺世哲先生表示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4.
刘进宝 《家教指南》2021,(1):95-101
从1981年开始,国内开始流传"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说法,并说这是日本学者藤枝晃在天津南开大学和兰州西北师范学院演讲时说的.实际上,1979年3月23日至4月2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历史学规划会议上,就有代表说"敦煌在中国,研究中心在日本".在藤枝晃来南开大学讲演前夕,吴廷璆教授在1981年4月也说过"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当吴廷璆教授主持讲座并介绍藤枝晃教授时,为了突出日本和藤枝晃,就改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之说一经流传,在当时那个极具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时代,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从政界到学者,都感到的是气愤、震惊,而没有人去探究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不可否认,"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之说的传播,客观上却对我国敦煌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科研管理处承办的"‘裕固与敦煌’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裕固学研讨会"于2017年5月16日在敦煌市敦煌研究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学者围绕"裕固与敦煌"主题进行了研讨,为大众展示了裕固族研究的新视角,推动了裕固族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饶宗颐先生的《敦煌曲》和《敦煌曲续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饶宗颐的敦煌曲研究及其相关成果的考察,探讨饶先生在敦煌学研究及其他领域取得巨大学术成就的原因,为进行敦煌学或其他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思考。正因为饶先生在文、史、哲、艺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而成为跻身于世纪前列的中外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7日至11日,“转型期的敦煌学———继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台湾南华大学、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举办。会议的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加强敦煌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二是纪念潘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推动高台魏晋墓和河西历史文化研究,由高台县委、县政府,甘肃省敦煌学会,敦煌研究院文献所、河西学院主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省历史学会、兰州商学院敦煌文化研究所协办,于2010年8月13至15日在甘肃省高台县召开"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初期的1944年4月,常书鸿所长就决定创办研究所的所刊——《敦煌艺术》学报,并向研究所所属设计委员会委员发出征稿函,计划于1945年1月出版第1期。1944年8月23日,常书鸿向主管单位教育部上书申请出版经费。1945年4月,《敦煌艺术》学报交付重庆的“说文月刊社”,但到1946年还未能出版,再加上其间研究所变更管理单位等原因,编印中的《敦煌艺术》学报第1期胎死腹中。1980年段文杰主持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后,即提出创办研究所的所刊《敦煌研究》,并于1981年出版了试刊第1期,1983年出版了创刊号。由于《敦煌研究》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定位,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创刊40年来,几乎囊括了社科刊物的所有荣誉和奖项,这可能在全国的期刊界是绝无仅有的,值得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世纪前,敦煌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由此敦煌文书流散世界各地,产生了一门世界性显学——敦煌学。走过百年的敦煌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资料的刊布也已基本完成。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对敦煌学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客观地分析其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推动敦煌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我们邀请5位国内外敦煌学研究专家,以敦煌学的发展趋势为议题组织本组笔谈。程喜霖先生认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敦煌学理论,同时根据自己多年研究实践经验,指出“二重证据法”仍然是适用于敦煌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22年8月19日,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新使命——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专题研讨会在莫高窟举办,25位院内外专家应邀作了大会发言。会议层次高、领域广,兼具学术性与战略性,呈现了新时代敦煌学研究新气象、新方向,凝聚了建设敦煌学研究高地的新理念、新思想。  相似文献   

12.
赵贞 《家教指南》2021,(4):154-158
《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1949—2019)》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敦煌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著作.该著融科学性和前沿性于一体,在对百余年来敦煌学发展历程的梳理、敦煌学理论的建构、敦煌学学术史的撰写以及未来敦煌学发展趋向的展望等方面,都有重要创获,对于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敦煌学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1月25日,"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召开,此次会议由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编辑部、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敦煌研究》编委及审校专家、浙大出版社主要领导、部分知名学者、本刊编辑部工作人员等三十余人共聚一堂,就敦煌学和丝绸之路研究动态、《敦煌研究》办刊方向及未来与浙大出版社合作等主题展开讨论,为《敦煌研  相似文献   

14.
敦煌文献由于较少受到精英知识阶层的人为筛选,伴随"眼光向下"观念在史界被广为接受,其学术价值得以被深度发掘,医药、占卜、名物、地域社会、日常生活等课题为敦煌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敦煌文献的研究还有哪些有待拓展的空间?如何实现敦煌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在我看来,尝试敦煌学与博物学、写本文化研究的交汇,置于中古时代的知识、信仰、制度、礼俗与社会的整体观照之中,以之为把握"时代格"的基本历史脉络,追寻其变迁的轨迹与深层波澜,重绘"世界图式中的中古中国"的多面异相,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18-20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英、法、美、俄、日等国及中国大陆、台湾的130多位敦煌学研究者欢聚一堂,共同回顾30年来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敦煌学的相关问题。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敦煌研究院和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四家单位主  相似文献   

16.
台湾学者郑阿财教授长期致力于敦煌学研究,成果颇丰。2010年,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了他的专著《敦煌佛教灵验记研究》。全书分绪论、分论、专论三部分。绪论对敦煌佛教灵验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代多种文化在此交融、碰撞。由于特有的历史、风土条件,以原藏于莫高窟第17窟的遗书为代表,敦煌保存了大批古代遗书。敦煌遗书的发现,是近代重大学术发现之一,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促成了敦煌学的诞生。但是,敦煌遗书数量巨大,形态复杂,蕴藏的研究信息十分丰富,为编目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本论文介绍为解决这一困难所建设的敦煌遗书数据库。相信这一数据库的最终完成并上网公布,将为敦煌研究者提供实用、高效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8.
特邀主持人语:1900年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六万多件敦煌文献,包含大量历史资料,其中很多是未经后人改编的中古时期原始资料。一百多年来,海内外学者利用敦煌文献研究历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以往的认识。被誉为国际显学的敦煌学,史学研究始终是其主要内容。与二十世纪初相比,现在的研究条件已经大为改观。各地收藏的敦煌文献图版大部分已经刊布;与历史相关的敦煌文书分类释文也已刊布多种;电脑的使用和研究资料与信息的数字化,更使研究者有如虎添翼之感。这些进步极大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年底,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策划一套"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拟出版从事丝绸之路研究、敦煌学研究的浙江籍学者和在浙江工作的学者的论文选集,丛书第1辑10册已经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敦煌研究院浙江籍学者王惠民研究员所著《敦煌佛教图像研究》一书。王惠民研究员自1984年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后,从事敦煌石窟、敦煌文献、敦煌史地研究,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20.
自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打开后,震惊海内外,由此形成了世界性的显学——敦煌学。中外学者纷纷涉足其中,展开方方面面的研究,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虽然,敦煌文书所关涉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事关有些课题的材料数量毕竟有限,难以展开深入研究。如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刘进宝教授凭借多年孜孜不倦的学术积累,对敦煌文书熟稔于心,经过十几年的酝酿和耕耘,终于完成大作《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