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埃尔告诉妻子,他已邀请公司经理到家里吃晚饭,并让妻子准备晚餐主菜——烤羊腿。妻子说:“亲爱的,你应该知道,我们现在手头拮据,没钱买羊腿。”皮埃尔很尴尬,但很快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对妻子讲:“当我们入席后,你在厨房里故意打翻一只不锈钢的盘子。我就说,‘糟了,我想这是烤羊腿掉在地上了……幸好,还有土豆泥。’老板肯定会体谅我们的。于是,我们就可以用土泥请他了。”请客那天,刚刚喝完开胃酒,厨房里就发出了一个很大的响声。皮埃尔赶紧说:“糟糕,这一定是我太太把烤羊腿弄翻在地上了……幸好我们还有土豆泥。”就在…  相似文献   

2.
道歉仪式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女儿不在家。我和老公恶吵了一架,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这样吵了。当时的我伤心极了,感觉婚姻生活已没了希望,接下来便是冷战。三天后。女儿发现家里的气氛有点不对劲,便悄悄问我:“妈妈,这两天你是不是和爸爸吵架?”我矢口否认.不想让她知道。可她说:“那你们为什么不说话?”我只淡淡的说:“累了。”确实心太累了!过了一天,女儿又悄悄地对我说:“妈妈,我问过爸爸了,你们是吵架了!不要生气了,多想想我,好吗?等星期五的晚上,我要为你们主持一个仪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海外一直存在着有关中国“金字塔”的种种传闻,就像海外仙山,缥缈在云雾之间,却又乍隐还现……(一)早期的西方“目击者”。(1912年)弗烈德·麦耶·斯克洛德是一个美国商人,他于1912年赶着大篷车从中国长城向内地贩卖东西。除了贩卖香烟、烟草、蜡烛等零杂物品,他还向蒙古人贩卖枪支和弹药。有一次当他经过内蒙与陕西的交界处时,他的中国旅伴——一个饶舌的老和尚对他说:“我们将经过金字塔。”“什么金字塔?”“就是陕西的金字塔。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但你说的是墓葬。”“不是墓葬,它们是跟天一样高的山。虽…  相似文献   

4.
我们追求幸福齐力编译一天,我问弟弟:“你幸福吗?”他说,“是的。不,要看你指的是什么。”“请告诉我,”我说,“你最近一次感觉到幸福是在什么时候?”“在1967年4月。”他说。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生活采取不严肃的态度。弟弟的回答提醒了...  相似文献   

5.
在古希伯莱人的圣经故事中,大力士参孙在娘胎中就被指定要做神的拿细耳人(归主的人,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清规戒律)。“耶和华的使向那妇人显现,对她说:‘向来你不怀孕,不生育,如今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所以你当谨慎,清酒浓酒都不可喝,一切不洁之物也不可吃。你必怀孕生一个儿子,不可用剃头刀剃他的头,因为这孩子一出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的手。”这一切注定了参孙不是凡夫俗子而是要做归主的人,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从非利士人的手中解救以色列人。他因神的遴选而具有了不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离京赴巴黎前,曾经在法国长期工作的老同学正华兄(张澜嫡孙)叮嘱我:“枫丹白露太美了,你一定要去。”这委实令我心驰神往。可是,也许由于枫丹白露距巴黎市区太远了,我参加的旅欧团队没有安排这个行程。因此,等大部队回国后,我一个人留下来,在老友吴钢(吴祖光、新凤霞长子,已在巴黎定居)的指点、帮助下独自圆了这个梦。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做计划,无论你是否坚持按它去做,这个计划都能帮助你看清一些事物的重要。然而,有趣的是,对美满婚姻生活的渴求却很少被列入计划之中,人们往往在婚姻关系出现麻烦时才会想起它。今天,在你工作和读书之余,抽出一些时间制定你们婚姻的共同目标,并在以后坚持去做,你将不仅感到生活更明朗、愉悦,而且也更有趣。下面的每一条都会让你的婚姻更美满。1.做你爱人的“狂热支持者”“我妻子对颜色很有鉴赏力,”在我不久前参加的一个午宴上,一个男人评价说,“她简直是个天生艺术家。”桌上的女人们都妒嫉地看着他的…  相似文献   

8.
怎样与上司搞好关系龚程编译在一个充满理想的社会里,任何人的奖励、提升和工作报酬本都应按其业绩论功行赏。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也许在于你能否展示自己特有的主动精神以及与上司的关系。如果你们二人在工作上“珠联壁合”,你就很有可能工作得舒心惬意并在...  相似文献   

9.
列夫·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娅最喜欢她的妹妹塔吉雅娜。塔吉雅娜结婚以后,每年夏天总是带着一家人来到雅斯纳雅·波良纳她姐姐家避暑。塔吉雅娜见托尔斯泰总是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就问: “你往你的小本子上记些什么东西呀?”托尔斯泰眨眨眼睛,说: “记的就是你们。”“我们有什么可记的呢?”托尔斯泰耸耸肩头,风趣地回答说: “这就是我的事情了。真实总是有趣的。”还有一次,他对塔吉雅娜开玩笑说: “你以为你在我这儿是白住的吗?我把你的行动全都记下了。”  相似文献   

10.
神秘的眺望     
我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大相信轮回之说。然而在柏林一个艺术家的聚会上,我开玩笑地说“如果你使劲想,还是能够想起你前生是何方人氏的。”立刻有人追问:“那么,你想起来了没有,你的前生?”  相似文献   

11.
天使     
见到她,是在市孤儿院的活动室。一群孤儿将她围在中间,拍着手欢快地唱:“祝你生日快乐……”精致的五官,微鬈的长发,不泯的童心。她像一只快乐的天鹅,在孩子们中间翩跹起舞。跳的是标准的芭蕾。歌曲停止,她的舞蹈也停下来。一个小女孩说:“周阿姨,要是你天天来我们这里过生日该有多好啊,那样我们可以天天祝你生日快乐。”她笑着对小女孩说:“天天过生日,阿姨不是很快变成老太婆了吗?”“哦,我不让阿姨变老太婆。可是,不天天过生日,我们就不能天天见到阿姨了。”“阿姨会经常来看你们啊。”  相似文献   

12.
幽默二则     
幽默二则尤末(一)一个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人总是为头上出现白发而不安。有一天,他的女秘书来到他的办公室,让他签署文件,女秘书站在一旁等着。他突然意识到,女秘书一定在看他头上的白发。“你在看我头上的白发吗?”他略带不满他说。“不,先生,”女秘书回答道,“...  相似文献   

13.
我父亲坚强刚毅……他从来就不喜欢谈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从不考虑家里谁与谁相处得怎样。他总说:“我对你们一视同仁,”要不就说上一句:“我很爱你  相似文献   

14.
漫忆老挝     
去年我去了老挝,爱上了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北京到万象,乘飞机3个多小时,但有2个多小时是在中国领空上。在昆明着陆办理出境手续,再飞起来,40分钟就在万象降落了。也许因为太近,在机场享受的待遇就跟其他国际航线不同。去老挝的候机室里,有的工作人员拿乘客当听差。代表团中3位作家,都已年过花甲,正利用候机时间商量事,走来一个戴机场职员标志的年轻人,指着老头们喊道:“别说话了,到楼上找人去!”作家们说:“我们的人一个不少。”工作人员说:“你们的人不少就行了?找别的人!把坐这班飞机的人都找来!我要点数。”平时也…  相似文献   

15.
“五角大楼” 戒备森严在去美茜购物中心采购的空当儿里,我们乘出租车来到两站路之外的五角大楼参观。黑人司机把我们放在停车场靠大楼的一侧,无论如何不愿等待我们返回美茜,便一溜儿烟地绝尘而去。这是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下午,可以停放8770辆汽车的停车场上的车很少。我们刚刚走出两步,一辆涂满迷彩防护色的军用吉普车便从背后追上我们,戛然停在我们身边。一个黑人女兵探出头问:今天这里不开放,你们来干什么?我早已看到不远处“严禁照相”的标志,就说,我们只是随便看看。在得到我们不照相的承诺后,她点点头就走了。“9·11”事件…  相似文献   

16.
李辉 《寻根》2000,(5):52-55
“写不好东西怎能怪压力呢?只能怪你自己”在说到艺术创作时黄永玉不止一次这样说,其实这也可以看做他的人生态度。对于一个乐观、执著、富有创造性的人来说,不管外界如  相似文献   

17.
郑文 《世界文化》2005,(5):11-11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将走向何处。——David M ocullough冬季的一个早晨,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大学里,在该校有名的常青藤社团,我和25名历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术讲座,窗外雪花轻舞。这些学生代表了历史系的骄傲,是被公认为最优秀的学生。“你们中有几个人知道乔治·马歇尔是谁?”我问道。没有人知道,甚至连一个人也没有。在中西部一所有名的大学里,一个女生说她来听我的讲座后非常高兴。因为直到那时,她才能清楚最初的北美13个殖民地都位于美国东部沿海。这是一个大学生以很认真的口气对我说的话!我们,我们美国人是谁?我们是怎样来…  相似文献   

18.
儒学的和谐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学的意义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研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明儒学的现代意义,但是有一个重要的观念也许值得我们重视,这就是儒家的“太和”观念。对“太和”观念,我们可以把它解释为“普遍和谐”观念。我认为,“普遍和谐”观念至少应包含几个层面才可以被称为“普遍和谐”观念;而在儒家思想中“太和”观念恰恰包含着: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四个方面,这样大体上构成了“普遍和谐”的观念。“太和”见于《周易·乾卦·象辞):“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朋友,假设我们现在共同乘坐在“公元2000·中国龙年”的化旅游船上,在北京这座东方古都的化湖泊里泛游。我若问你——长城的印象如何?你会说OK;故宫呢?你会说OK;天坛、北海、颐和园……呢?你还会说OK。那么,现在我再引你游览一个具有历史化特征和审美价值的去处——恭王府花园。你一定会说OK!也许你说我去过了,那我保证你会再一次说OK!  相似文献   

20.
今天是1998年的最后一大,人忽然有了一种岁末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哪里?是不是仅仅由“岁末”二字引起?如果日历上不标明今天是12月31日,这一天又与别的任何一天有什么区别?而且,“12月31日”或“岁末”,是否对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这种说也说不明白的感觉,我想,这恐怕就是我进入你的“精神生态”问题的一个入口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