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体育旅游市场投资环境良好 ,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市场 ,对广西旅游业乃至广西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特色鲜明,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民族特色环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对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研究,提出了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对策。为红水河流域经济繁荣及弘扬民族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投资主体有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单打独斗没有联合旅游产业投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科研投入不足,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针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趋势是少数民族歌舞节日及文化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地产及养老地产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经济形态与生态经济深度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金融体系深度结合,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规格多样化多层次化策略、师资教材规范化策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务战略经济主题的策略、投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型专业化主题性赛会的策略,促进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代价论视域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大开发在给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代价论的视域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代价.在审视旅游大开发过程中商品化、庸俗化、趋同化、过度化和拜金化等现象带来的代价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上,提出可持续发展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确立旅游开发的代价意识;以构建生态化旅游经济为目标,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境;以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线,树立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以更加注重公平为原则,健全利益均衡机制;以创新旅游管理制度为保障,完善执法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育中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价值与优势,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能体现民族地区高校的办学特色,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建立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库、建立师资培训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张炜 《体育世界》2010,(3):80-8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进行了认识,并在这种视角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启示,提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路径选择:(一)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体系;(二)进行数字化整理与编目;(三)打造民族地区特色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四)开发学校体育文化教育资源;(五)开展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竞赛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民族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辩证思维等方法,分析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旅游开发在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相应肩负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命,强调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是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湘、鄂、渝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调查分析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湘、鄂、渝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湘、鄂、渝少数民族地区开发体育旅游项目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民族特色环境,有较强的市场潜力。但是该地区体育旅游产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内容单一,没有很好地挖掘民族地区特色,长远而稳定的开发思想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9.
采用调查分析和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湘、鄂、渝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湘、鄂、渝少数民族地区开发体育旅游项目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民族特色环境,有着较强的市场潜力。但是该地区体育旅游产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内容单一,没有很好地挖掘民族地区特色,长远而稳定的开发思想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对青藏高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特点和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对这些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将促进高原民族体育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建议建立西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区、河湟地区土族传统体育旅游区、环湖地区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区等.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随着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充分开发与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发挥其在体育旅游业中的积极作用,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理论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旨在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前瞻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孟峰年 《体育科学》2004,24(10):26-30
结合旅游资源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归纳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西北地区潜在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1)西北地区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可分为山地峡谷、草原草地、沙漠戈壁、河流湖泊、温泉冷泉5个亚类,体育旅游人文资源可分为民族传统体育和高原训练基地2个亚类;2)开发要以目标市场为导向,坚持特色性、文化性、市场性、环保性原则,重点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3)开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体育旅游方面,随着2008奥运的到来,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我国的体育旅游资源存在开发不够,市场份额少、缺乏完善的体育旅游政策扶持、体育旅游人才短缺等问题。随着体育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和制订体育旅游促销策略,以使中国体育旅游市场健康、规范、快速地发展,通过对中国体育旅游的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中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联合促销、组合促销、整体形象促销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为切入点,科学合理地开发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使少数民族体育产业成为黑龙江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体育旅游促销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体育旅游方面,自1986年成立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我国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市场份额少。随着体育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和制订体育旅游促销策略,以使中国体育旅游市场健康、规范、快速地发展。通过对中国体育旅游的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明确中国体育旅游市场的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背景,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存在内涵不够深化;资源利用率低,整体开发力度不够;经营管理混乱,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并提出深化内涵,树立湘西品牌效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吸引外部投资,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对策,以推动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效地促进湘西地区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与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笔者就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及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 ,旨在探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开发体育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崛起,为体育发挥自身功能提供了广阔空间,体育正积极向传统旅游业渗透,逐渐形成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体育旅游。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了体育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阐明了影响我国居民开展体育旅游的因素,提出了开发体育旅游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以此为契机发展黄山的旅游市场显得尤为重要。采取文献资料、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黄山市体育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地调研,并根据黄山市体育旅游人口特征、地理特征、人群心理特点、人群行为因素对其体育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结合细分结果提出了适合其长久发展的营销策略:推广冰雪体育旅游、文化体育旅游,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制定适宜的旅游价格,建立多渠道销售模式等,以期为黄山市旅游市场的实际拓展提供建设性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