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思想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思想、言谈、行为与情绪表现模式的影响。所以,欲要孩子改变,家长必先要作一些改变。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和活动领域也在迅速改变。家长在教育观念与方法上也应摒弃一些旧的东西,学习和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一、“全人”教育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是促进孩子“全人”发展的教育。“全人”的教育理念是指孩子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即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意志的协调统一。但在目前,不少父母并没有树立…  相似文献   

2.
解秀芳 《班主任》2003,(9):34-34
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的表现。家长到校集中开会己成为惯例。到会家长了解了子女的表现后,有的会大发雷霆,采取极端的教育方法,致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隔膜越  相似文献   

3.
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教育中要注重与家长联合,共同教育和引导幼儿,可定期召开家长会,告诉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还应讲解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逐渐使家长意识到要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多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及时纠正孩子不文明的行为,逐渐使幼儿讲文明、懂礼貌。充分体现出落实家园联合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有利于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农村家长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或溺爱、或专制、或放纵。这种不合时宜的家庭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行为与学校教育相抵触。因此,学校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给教师提供与家长沟通的机会,使教师与家长在各种形式的沟通中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进而做好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步云 《中国德育》2005,(2):77-77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我们的孩子却生活和学习得更沉重乃至更痛苦了?为什么有那多孩子要去自杀,去犯罪?为什么我们的许多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偏激和消极?原因是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方面普遍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在于我们的思想和教育行为已经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陈洪 《宁夏教育》2006,(9):69-69
为孩子乱“撑腰”的现象在不少家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别人打你,你也打他”、“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他若打你,我明天就揍他”,等等煽动性的话语,成为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经常说的话。家长疼爱孩子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孩子在被“欺负”,受“委屈”之后,家长总是对孩子灌输“报复”的思想,大讲“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或者亲自找老师和同学的家长理论,甚至直接上阵进行报复,那就不对了。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偏颇、过激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下,孩子心中善良的成分会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7.
生育是人的自然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教育却是人的社会行为,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做好的。人要终身学习,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家长应当对自己严格要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平等相处,在孩子的教育上有限作为。要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相似文献   

8.
《家教指南》2006,(1):32-32
孤僻、逆反……青春期孩子的种种问题困扰了多少家长!但是家长也许难以想象,孩子这些不和谐的改变是在幼儿期埋下的。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问题专家刘华清教授说,父母尤其是母亲要避免以各种原因疏远7岁之前的孩子,因为孩子7岁前和母亲的关系建立得不好,直接影响孩子日后心理和人格的成长,在青春期就会爆发出种种与人与事不和谐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连 《山东教育》2002,(36):43-43
1.讲道理。孩子往往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和“为什么不应该这么做”的道理。因此,作为家长在批评孩子不良行为前,应该通过比较具体的理由或形象生动的比喻,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以及做与不做的利害关系,当孩子通过家长讲道理,对自己的行为有了判别标准后,便从中学会了自己处理事情。相反如果父母只简单地命令:“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你再做,看我打不打你。”孩子往往会由于不明是非而变得更固执己见。2.立规则。爱是无私的,但不能不讲原则。家长不妨在平时多给孩子订一些比较明确的行为准则,比如要孩子独立收…  相似文献   

10.
家庭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在实施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其次,家长的期望值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相统一;另外,家长还应注重加强对孩子的耐挫能力、自控能力、健全人格、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教会孩子与人交往,帮助孩子无服依赖心理和嫉妒心理,这些都是改变独生子女心理素质普遍较这现状,促进其自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陆芳 《教师》2014,(21):128-128
正一、亲子交流的含义亲子交流,应是家长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以信任和理解为前提,敞开心灵,互通思想、观念、知识、技能、行为对错等方面的有无,以达到触动心灵、激发情感、激浊扬清、共同进步之目的的一种言语、眼神和肢体交流。亲子交流的基本含义是:①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处于同一位置,相互平等;②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敞开彼此心灵,相互信任;③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交汇心灵眼神,相互理解;④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互通  相似文献   

12.
冯永刚 《教育导刊》2009,(12):54-55
儿童说谎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方法的“诱导”有关。纠正孩子的说谎行为,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谎源”,并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孩子思想独特,行为费解,家长需要理性看待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掌握科学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沟通技巧,倾听孩子心声,理解孩子处境,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幼儿和自己父母生活的时间最长,家长的思想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个家庭,如果家长思想品质优良,言谈举止优雅,会不自觉的沿袭在孩子身上。而如果一个家长思想不正确,行为不检点,自己身上的恶习也会在孩子身上暴露出来。笔者通过在幼儿园教育中观察的幼儿的行为习惯,谈谈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家长和孩子在生活、文化、观念、思想等方面的差异、冲突,表明了两代人加强沟通的必要性。加强沟通,家长要改变观念,要信任孩子,培养孩子自信;还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沟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多说”“多做”是我们在长期的农村幼儿园家长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乍一看,好像有点婆婆妈妈、絮絮叨叨的,但它在我们与农村家长的沟通中,确实效果显著。 一、多说 “多说”即多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改变家长错误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 由于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不少错误观念,容易形成“两极化”教育趋向,要么说孩子小不用管、树大自然直,要么望子成龙心切,一味给孩子灌输知识、培养技能,而轻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我们根据农村幼儿家长文化水平较低的状况,开展以“说…  相似文献   

17.
面对现代中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家长、学校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家长不能因孩子年龄的增大而改变教育方式,学校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得不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再加上现代中学生的脆弱、自私、逆反心理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为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增加了难度。新课程改革下,强调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昔今 《家长》2012,(1):26-27
孩子长大了,有了思想,也学会了据理力争。家长应该针对孩子的变化而改变问话和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的健康心理不是天生的。它的形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下面就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谈谈我的体会。一、让孩子学会社交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的趋势和加入WTO后全方位竞争的形势,迫切要求中小学生增强社会交往的意识,提高交往的能力。目前不少家长因害怕子女在社交中沾染上不良风气而阻挠孩子的社交,这是不可取的。孩子总要走进社会,家长要让他在与亲戚朋友的交往中学习正确的社交技巧和必要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与他人、集体的相容度,使他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二、容忍孩子的宣泄行为当孩…  相似文献   

20.
家长和孩子在生活、文化、观念、思想等方面的差异、冲突,表明了两代人加强沟通的必要性. 加强沟通,家长要改变观念,要信任孩子,培养孩子自信;还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沟通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