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术推手的训练与竞赛是中国武术独有的徒手对抗训练方法和竞赛方式。中华武术体系中,许多拳种流派都非常重视推手训练,有的拳种虽然不叫推手,如叫演手、粘手、搭手、揉手、拆手、随手等等,虽然具体形式、方式、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部是大同小异、相类似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武术推手训练与竞赛遵循健身与自卫的习武宗旨,必须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武术各拳种流派的技击术都可以发掘进入武术推手训练与竞赛中。  相似文献   

3.
推手与散手     
张良 《中华武术》2007,(5):48-49
推手与散手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是一种功法,而是检验功法的一种手段,是对自身所学功法全面综合的检验。祖国传统拳学,特别是冠以"内家拳"名的拳种,都有推手的训练内容。太极拳叫打手、揉手,形意拳叫搓手、撕扒,八卦掌叫盘手,咏春拳叫碌手、黏桥,也有叫演手、粘手、拆手、搭手、缠手的,虽称呼不同,形式各异,侧重有别,但都是作为检验所学功法的手段而存在的。推手与散手并无严格的划分界限,搭手为推手,断手为散手。而推手既可以说是散手的前奏和放慢,  相似文献   

4.
武术推手竞赛方法与场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推手竞赛方法的制定必须符合武术技击运动的规律,符合习武者的认识规律,遵循从练到用、从定步推手到活步推手的程序,按照对抗难度从低到高系列化地进行训练与竞赛。由于不同级别的竞赛,其规模、参赛人数、技术水平和赛期时间等因素的不同,竞赛方法可以不同。现将几年来在实践中逐步改进的武术推手训练与竞赛方法和场地设计介绍如下,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5.
武术交手训练从运动形式上可以分为推手与散手。从推手与散手的关系来看:推手是由基础训练向散手过渡的阶段,是进入技击实战的必要途径,是拳术训练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作为竞赛运动的独立形式存在。从二者的  相似文献   

6.
武术推手是徒手技击技法具体运用到交手实战的训练方式或方法,包括程式化推手和非程式化推手。程式化推手从步上看不仅有定步推手还有活步推手;定步推手有合步推手、顺步推手。从手上看不仅有单推手还有双推手;有上手而且有下手,有里搭手又有外搭手;从手的运动轨迹、方向上看,不仅有顺圆、  相似文献   

7.
王选杰 《武当》2003,(12):28-30
推手,又称揉手、搭手、打手。是中国武术所独有的一种训练方法,八卦掌、太极拳、大成拳、鹤拳等诸多拳法均有推手练习。大成拳推手是大成拳“七妙法门”之一,可以这么说,“力由站桩而得,由试而知,由推手而懂”。这里所说的力不是简单的力的概念,而是特指大成拳之劲力。换句话说,不经过推手训练,在实作中就不  相似文献   

8.
太极推手是武术对抗项目之一,为了了解该项目发展的现状,预测太极推手发展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录像分析法、现场观摩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太极推手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目前的太极推手比赛在竞赛一体化、技术的规范化、训练手段的科学化等方面均有不足,需要不断完善该运动项目的理论、技术、教学训练、赛制、科研等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现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国内太极推手运动员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构建太极推手运动员科学的培养模式,皆在促进中华武术太极推手运动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民间、高等体育院校与武术运动管理部门协同培养,通过形成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的人才输送方式,构建科学的训练体系等是培养武术太极推手运动员良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太极推手,也有人称之太极揉手、搭手等,实际上就是太极拳的双人徒手搏击对练。这种徒手对练可以是单手、双手、定步、活步,甚至散手,由练习者双方约定。太极推手是一种徒手搏击训练方式,不限制摔抱擒拿等所有的武术攻击技法,唯一限制的是手肘膝肩等容易给人造成伤害的部位,不可脱离开对方的身体进行击打,即俗称的“断手”。太极推手要做到制服对手,让对手落败认输,同时还要保证对手不受到伤害,甚至不感觉难受,可见其难度远远超过了其他功夫。太极推手没有多年的训练,没有洞悉太极拳的真正内涵,很难做到制服对手,还不让其感觉到丝毫难受。  相似文献   

11.
太极推手本采不是太极拳的打法,是训练拳人太极八法、折、按、采、拢、肘、靠的方法,以求踏上“听劲、化劲.发劲”高层次太极切夫之路。推手爱好者推手玩玩乐乐也是一件趣事,对健康有益。如果想从中学练太极切夫,没有名师指导,推来推去很难提高,关于推手的问题,我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以求得到拳友的共识。太极推手的“手”大约司分为六种:即拙力手、病手、招手、强手、高手.神明手。拙力手,《打手要言》中日:”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拙力手者并未练习过太极拳,太极理论知之甚少,初涉武术喜爱推手。不知关…  相似文献   

12.
四、武术推手的训练方式自从祖先发明推手以来,练习时双方可以运用周身之妙,彼以刚来,我以柔应,柔中有刚,人所难防。由于较有把握地解决了安全问题,也就可以长期坚持修炼,尽其所能提高交手技术水平,解决了不用护具、设备,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简便的场地上,即可练习徒手搏击技术技巧的方法问题,是我国武术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创造性成就。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录像观摩法、逻辑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旨在对竞技太极推手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综合考察,解析和梳理竞技太极推手的概念与渊源,阐释竞技太极推手的当代价值,并在反思其竞赛、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武术界关于太极推手的讨论潮涨潮落,波澜迭起。继国家体委1992年5月在山东济南发起召开全国第一届太极推手观摩交流会之后,各地有关部门和民间武术组织更陆续举办了以太极推手竞赛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分别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15.
林泉宝 《武当》2003,(7):15-15
推手技法,是武当赵堡太极之中层功夫。推手古代叫“擖手”,或者叫“打手”或“搭手”,它是太极拳独有的一种训练方法。太极拳的拳架不但具有养生的作用,又是技击实践运用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技法上运用太极拳八门劲(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基本方法,以沾连粘随为太极拳之技巧,并以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之原则,来探索对方的动向、虚实,  相似文献   

16.
太级推手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各太极拳学派在借鉴吸收我国古代民间武术对练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创新发展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拳术竞技运动.它在民间流传极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虽然各学派推手内容不同,方法也不尽一样,但它们的推手都是与自己的拳架姿势相统一、相吻合的.传统推手包括;单手推挽(单推手)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和四隅推手四大项目.其中单手推挽是初学入门练习的一种基础推手方法,它又分为平圆、上圆乱环(粘手);一般单手推挽只练定步,即原地单推手.在原地单推手推熟的基础占再练活步单推手,从原地双推手到原地四正推手,要经过按化、捋化、按捋、捋挤和压腕、按肘等多种推法专项练习,逐渐奠基四正推手.  相似文献   

17.
警察擒拿格斗训练引入武术推手练习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擒拿格斗是警察技能训练的重要方面之一,但通过调查研究,目前,警察的擒拿格斗技能训练开展的不是很好,擒拿格斗的训练一直来都被安全问题所困困扰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座谈法、理论分析法,以实战为基础,根据警察警务实战的需要,从研究警察擒拿格斗易出伤的原因入手,在擒拿格斗训练中引入武术推手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武术推手练习使擒拿格斗训练的安全问题得以解决,警察训练兴趣高昂,擒拿格斗技术水平提高,实践检验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车星辰 《武当》2007,(5):37-38
推手,是各派太极拳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练功方法,也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种的一个显著标志。当然,形意拳和八卦掌及大成拳(意拳)中也有推手,但推手在形意、八卦中的地位远没有在太极、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看武术方面的杂志书刊,也是《搏击》杂志的老读者。当看到2008年第2-5期披露的关于平圆单推手训练方式后,颇有感触。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学练太极拳、器械、太极推手等,习武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己以前学练的平圆单推手,预备时两人相对站立,两人  相似文献   

20.
李随威 《武当》2005,(6):31-31
推手运动在我中华武林源远流长,古代称推手为"搭手",也称"擖手",亦称"比手",19世纪20年代以后称为推手。冷兵器时代,战胜对手是习武练拳的主要目的。竞技水平的高低、社会知名度的大小,是拳师特别是职业拳师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比赛、切磋交流是拳手提高竞技水平最有效的手段。拳谚有"投师不如访友"之说,所以各拳种流派的高手云游江湖,寻找武林高手进行交流学习,以期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和社会知名度。古时拳手之间的较技,远踢近打,贴身摔拿,各展其技,各显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