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性强是生物工程专业的重要特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水平影响其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措施包括:修订和完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改革和优化课堂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课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训练;加强企业生产实践实习,掌握实际生产工艺和流程等.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改革措施取得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财经类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专业布局覆盖了现代流通、贸易、营销、会计等多个财经类专业。学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要求,从2009级开始,加大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一步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力度,改革创业教育学分结构,制定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环节,采取课题研究、创业大赛等多种创新创业实践措施,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打造了"五层递进、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本科焊接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形成从人才培养方案到相关教学课程的完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专业内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将焊接专业课程纳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中来可以显著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时效性与有效性。实践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是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本文探讨了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5.
创新性实验设计对工程应用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实验设计应该结合工业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特点,以培养生物工程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的。通过实验课题的创新性设计,实验室和专业技术的耦合,创造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环境。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克服传统工科教育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弊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将创新性实验设计融入教学环节,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所以,创新性实验设计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是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本文探讨了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着手,其中实践教学是重要抓手。鉴于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地位和作用,针对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新工科对传统工科专业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一型六化”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结合实际给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新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涛  方惠敏  黄进勇 《教师》2012,(5):102-104
为适应学校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在对国内外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进行了调研、考察,邀请校内有关专家进行多次论证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大学实际,进行了生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改革,就模式改革、模块设置、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专业特色体现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新的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特点,为培养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方高校土建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等方面,对土建学科与执业资格制度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建设、实行产学研有机结合以及提高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能力等一系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素质,提高创业与就业能力的一条新路。"三位一体"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创业教学为基础,以创业模拟活动为载体,以创业实践活动为平台。可以通过建立创业教育平台、改革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营造创业文化、建立保障体系等措施实践畜牧兽医专业"三位一体"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法学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与创业教育存在较大差距。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必须吸纳创新元素,革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应当举全社会之力,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倡导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成为新时期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落脚点。生物工程作为高新技术专业,更应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以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构建并开展了“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工科专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国家发展新工科背景下,指出广东高校在光电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构建“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创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人才队伍等光电人才培养新举措,以激发光电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其创新意识,提升其创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提升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创新创业导师聘任制、强化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带队参赛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动植物检疫专业为例,介绍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根据培养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方案的优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打造等一系列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做法.通过专业内涵建设和实践,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考研率和就业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就业困境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要求,以合肥学院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与优化的基础上,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重建与创新。实践表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的数学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环节改革、开展讲座和学生竞赛五种途径,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本文通过师范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结合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数学教育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通过总结会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按照会计专业"厚基础、宽知识、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湛兰  廖平  秦湘阁  马振  吕迎 《教师》2023,(12):117-119
创新创业能力是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为在大学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师应深入分析目前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根据时代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度优化调整,实现培养目标从技术型人才向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转变。通过前期调研与教学实践,文章总结出五条教学优化改革措施:完善创新创业教学培养体系、开展创业竞赛项目、优化考核评价模式、强化教学团队质量、给予学生资源支持,从而实现激发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目标,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职业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关键所在。创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及管理模式,能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