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软件串串烧     
音乐高手——音频转换软件世界上有一种语言,沟通起来是无国界的,这种语言就是音乐。但是,当我们费尽心思找到一首好歌,却发现音乐的格式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怎么办呢?不要着急,马上为大家请出"三位音乐高手",帮大家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2.
正网络热词"达人",就是指某方面的高手。我们班各种各样的高手还真不少,今天,我就来"秀秀"我们班的达人们。王泓程说起王泓程,他可是个品学兼优的男孩。在我们班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千里迢迢送鹅毛""万里飘飘来报道"。啥意思?就是无论你距离他有多远,只要你需要他帮助,他就能不远千里万里来帮你。有一回课间,我在操场上蹦着玩,一不小  相似文献   

3.
鬼斧神工     
正高手亮相——王炳尧学习成绩:一般爱好:陶艺热爱程度:狂热陶艺技术:一流在我们班,有一位同学,虽然成绩一般,但大家都称他高手。是什么高手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上一年级时,他就经常逃课,每次我们去寻找他时,发现他不是在学校的"动物园"里逗兔子玩、看鸽子飞,就是在"桃李园"里捉昆虫、看蚂蚁上树。开始,我们对他很不理解,后来发现他特别喜欢陶艺,才明白了他逃课的原因,原来他是在观察小动物。到四年级时,我们班来了一位"超级无敌"的黄老师,治住了他逃课的毛病。他虽然不逃课了,但并没影响他对陶艺的热爱,有时即使上课,他也会坐在教室的  相似文献   

4.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有时候"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最近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0年第6期上刊登的《〈剪枝的学问〉教学案例与评  相似文献   

5.
贾书建 《教书育人》2012,(14):62-63
由于工作需要,2010年10月,我由某中学校长改任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顾问",2011年9月,我又被任命为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在某些人眼里,由"一把手"到"副手"是个不小的落差。这"副校长"该怎么个当法?当副校长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认识一位前辈,凭才干、资历,他早该当"一把手"了;可他一次次地拒绝了上级的提拔"美意",专心致志地当他的副校长,而且当得有滋有味,常当常  相似文献   

6.
<正>高手出自民间,我班也有"高手"。现在,我就来晒一晒班里的那些"高手"———"飞毛腿"贾鹏我们班的贾鹏个头不高,平时沉默寡言、文文静静,但是一到体育场上,就变得生龙活虎,跑得比"的卢马"都快,所以人送外号"飞毛腿"。回想起贾鹏在1000米长跑时的"英姿",真是"飒爽"无比。"嘟——"一声哨响后,他便像出膛的子弹一样从起跑线上弹了出去,直直冲向终点……没几秒钟他就拉开了与其他选手的距  相似文献   

7.
<正>汉语具有神奇的表达功能,语序的变动是丰富表达功能其中的一种,语序的变动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新意。读之妙趣横生,令人津津乐道。梁启超曾写过一个笑话,说一位学政负责评某县卷子,童生卷子乱七八糟,根本都不会写八股文。评了半天,勉强依照规定录取了三名。卷子上得写评语,怎么写呢?第一名的评语是"放狗屁",第二名的是"放屁狗",第三名的是"狗放屁"。有人见后问他:"同样三个字,有一、二、三名的差别吗?"那学政解释:"这里的学问大了。第一名,是人,  相似文献   

8.
品读     
<正>儿童研究是教师的"第一专业"。——教育是关于人的学问,确切地说是关于儿童的学问。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指出:关于儿童的学问是大学问、真学问、深学问、难做的学问,儿童研究应当是教师的大专业、高专业、难度很大的专业。可是,长期以来,对这一专业我们重视不够,思考不深,落实不到位,因而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此,他提倡认识儿童要坚持"四个回到",即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上去,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中去,回到儿童的最伟大之处去,回到儿童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上去。  相似文献   

9.
我们已走过了99%的高中里程,包括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学习、我们的坚持……眼看到达成功的彼岸就只剩最后的1%。紧要关头,或许你在很多方面正需要那1%,以获取100%的胜利。俗话说"泰山之高,在于一石",可别小瞧这1%。它可能决定你的最后阶段是"大跃进"?原地踏步?还是"向后转"?看来如何走好这关键一步,"学问"颇多。不是冲刺,胜于冲刺。本文作者,算得上是位"资深派"——曾经两次复读,2006年以本省"状元"的成绩考入北大。他在"尖峰时刻"的感悟,应当更有借鉴意义。最后的1%他是如何做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0.
你对自己说过多少次"唉,我看我没有天分,还是算了吧",这句话通常被用来当做宣告某一段努力完全失败的休止符。天分有那么重要吗?一位被称为音乐神童,长大后在音乐方面有相当成就的大提琴手,他否认自己是个天才。在他的成功之中,天分占了多少比例?"我想,20%不到吧……不过,这20%当中,我那从小就逼我学琴、不让我出去玩的妈妈,大概贡献了15%以上。"天分确实因人而异,但我们常高估了它的影响力。一位园艺高手指着一株几乎生气全无  相似文献   

11.
教师节到了,我回忆起一位让我一生难忘的国文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他把我引上了文学之路。那是我在河北通师附中读初中二年级时的1948年,开学之后一位风风火火的新老师,走进了我们的国文课堂。他向同学们问好之后,开场白便惊呆了所有的同学。他说中国文学界有"三峰",接着便在黑板上写下这"三峰"的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本课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方面的有:在阅读中有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吸纳,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究中感知、感悟。[教材分析]《剪枝的学问》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八单元第26课。"剪枝的学问"这一标题告诉我们,文章写的是剪枝方面的学问。但作为小学语文教材,它不是纯粹的介绍所谓的"学问",而是伴随着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  相似文献   

13.
学问     
一个既没有学问又不谦虚的博士在饭桌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等他走后,一个崇拜他的人问另一位同伴:“难道你不认为这位博士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学者吗?”同伴说:“在我看来,他可能有些学问,但我从来没听说过有学问的人会大叫大嚷。”学问  相似文献   

14.
正我还是第一次听我们历史系三位70后的代表集中讲授,他们都从各自角度来阐述了自己对国家的理解,非常精彩。我们这代学者如今已经成为"老同志"了,前几天另外一个会上一个年轻学者说:"老同志想的问题就是比较大。"这话的意思有赞有弹。我们这代学者就像五四一代一样,是开风气的一代,"但开风气不为师",风气是我们开的,但学问的细部还是年轻一代做得好。三位都是从本科一直到博士都在历史系,基本上思维、叙述、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历史叙事式的。  相似文献   

15.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衬出他的忠厚善良。他便是我们新来的数学老师——刘老师。刘老师常教导我们说:"学问,学问,又要学又要问。"他特  相似文献   

16.
尹小华 《生活教育》2013,(10):123-124
罗恩·克拉克,美国当代著名优秀教师,其教学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曾经是他最不想从事的职业,但一次迫于父母压力而"误入歧途"成为了一名教师。从此以后,他征服了一群又一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调教成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究竟有什么魔力呢?他究竟用了什么"邪门怪招"呢?带着这种疑问,我阅读了他的著作《优秀是教出来的》。我从开始的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到最后对这位"降魔高手"肃然起敬,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奇思妙招,而是因为很多我们感到似曾相识的"工夫"被他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我们好像总差那么一  相似文献   

17.
程门立雪     
《红领巾》2007,(9):7-8
宋朝时,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坐在一个妇人家的院前歇脚。三位老人中,一位是"财富",一位是"成功",另一位是"爱"。妇人邀请他们进屋休息,三位老人笑呵呵地谢了她,却没有动身。妇人不禁心生疑惑。三位老人说:"我们不能同时进屋呀!不过,你可以去和你的家人商量商量,看你们最需要我们中的哪一位?"  相似文献   

19.
他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最难能的还是朴厚,像他这样的难于找到第二位。——张中行  相似文献   

20.
馋嘴凡     
正在我们的班上,有一位"奇人",别看他只有"三寸高",但食量却大得惊人,为此,任凭谁有好吃的,都别想逃得过他的"法眼"。午餐时间到了,"小不点"突然停在了打饭的途中,鼻子不停地翕动着,很快,他便把目标锁定在小余同学的身上。果然,小余同学的饭盒里,装着几块香气四溢的烤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