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裴秀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学者,古代中国地图绘制学的开创者。他的工作岗位为他施展地理学方面的才华开辟了道路,而他也在地图理论、制图实践等方面为中国古代地理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西晋时属今辽宁的政区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篡魏称帝,是为西晋,都洛阳。317年镇守江东的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次年称帝,以洛阳在建康之西,史称西晋。  相似文献   

3.
西晋时属今辽宁的政区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篡魏称帝,是为西晋,都洛阳.317年镇守江东的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次年称帝,以洛阳在建康之西,史称西晋.  相似文献   

4.
2009年5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关林大道与兴洛西街交叉口西南部进行配合基本建设施工中,发掘了一座魏晋时期墓葬。该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单耳室土洞墓,方向100°,平面呈靴形,由墓道、甬道、墓室、侧室四部分组成,共计出土器物57件。其中有东汉时期常见的壶、仓、灶、井、猪圈等模型明器和一组乐舞俑,以及西晋时期的四系罐、碗、盘、尊、耳杯、多子盒等。其中乐舞俑在洛阳地区东汉墓中常见,但在西晋墓中绝无仅有;"位至三公"铜镜和"别部司马"铜印,是西晋时期洛阳地区常见的铜器类型。综合诸多因素,此墓葬具有从东汉晚期向西晋早期过渡的特征,年代应在曹魏正始到西晋泰始之间。洛阳地区现已发掘的晋墓大多为西晋中晚期,西晋早期墓数量较少,此墓的发掘为洛阳地区东汉晚期、曹魏至西晋时期墓葬的发展序列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梁衡  康笑宇 《传媒》2001,(6):64
一个人肚子很饿,最重要的是赶快给他一点食物,哪怕一块粗玉米窝头也好;一个人身上很冷,最重要的是赶快给他一件衣服,哪怕是一块麻袋片子也好;一个人寄人檐下,最重要的是先给他一间房子,哪怕  相似文献   

6.
郭象郭象(公元252年-312年),字子玄,河南人,西晋著名哲学家,以辩才著称,东海王越曾引为太傅主薄。他和向秀都喜好老庄学说,并有《庄子注》流传于世。郭象抛弃了王弼“有生于无”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郭诗琪 《大观周刊》2011,(51):246-246
褒之者宣告他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是“电子时代的代言人,革命思想的先知”;贬之者骂他是“通俗文化的江湖术士”、“电视机上的教师爷”、“攻击理性的暴君”、“走火本魔的形而上巫师”。他就是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思想家之一-麦克卢汉.他把社会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忽略观察和研究的媒介本身提上了研究的议程。  相似文献   

8.
西晋时期的文学名人辈出,更有三张二陆二潘一左之称谓的产生。而其中的三张便是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据此可知,三张在西晋文坛上可说是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而这自然与他们自身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素养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对于西晋作家左思《三都赋》的评价,过去曾有“洛阳纸贵”之说,后世作家也多赞扬。王辉在《洛阳纸贵未必佳作》一文(见《陕西师大学报》今年第一期)中,对《三都赋》重新加以评论,认为完全是失败之作。文章认为,从这三篇赋看出左思的政治倾向是,通过赞扬曹魏政权,为晋王朝夺取政权寻找理论根据。三篇赋的前后安排和篇幅长短,都是为了贬低吴、蜀,赞扬魏都的建设和曹魏的政治措施,强调曹操是受天命,甚至抬出唯心主义的五德终始学说,作为曹魏代汉的理论根据。赞扬曹魏,是为了颂扬西晋司马氏政权,为了说明西晋继承曹魏是正统,是受天命。  相似文献   

10.
从政治思想的角度看待西晋的历史教训,最致命的是两方面的失误,其一是既得利益集团执政理念的失误。他们运用"禅让"说辞不仅导致了舆论被动,也使自身心理扭曲引发宣传的矛盾。其二是西晋治国政策与制度的失误。主要表现在权力分配与分封制的弊病、用人政策的体制局限、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无力。  相似文献   

11.
张爱军 《兰台世界》2014,(2):115-116
西晋时期的文学名人辈出,更有三张二陆二潘一左之称谓的产生.而其中的三张便是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据此可知,三张在西晋文坛上可说是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而这自然与他们自身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素养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2.
西晋末年(303-317)以后,地处西陲的凉州地区因其暂安的社会环境,成为晋末文化存续之地.而凉州文学发展之主体,并非中原移民,而是本土乡里著姓.凉州本土势力之间互相依赖,其乡里社会的文化传承机制,保证了凉州地区实现文化发展之自足.晋末凉州乡里著姓参与扶持了晋愍帝政权,这一政治活动,给凉州人造成了深刻影响,是其长期坚持西晋遗民立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受此影响,凉州地区的文学颇具遗民特质,保留了西晋时期的一些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3.
西晋末年(303~317)以后,地处西陲的凉州地区因其暂安的社会环境,成为晋末文化存续之地。而凉州文学发展之主体,并非中原移民,而是本土乡里著姓。凉州本土势力之间互相依赖,其乡里社会的文化传承机制,保证了凉州地区实现文化发展之自足。晋末凉州乡里著姓参与扶持了晋愍帝政权,这一政治活动,给凉州人造成了深刻影响,是其长期坚持西晋遗民立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受此影响,凉州地区的文学颇具遗民特质,保留了西晋时期的一些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4.
欧内斯特·海明威(Enest Hemingway 1899-1961)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小说家之一,195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为由,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文学生涯和他的记者经历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5.
他的得奖,是人们意料之中的。甚至可以说,是期待之中的。199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瑞克·沃尔科特当年就曾表示,应该得奖的是希尼,而不是他自己。至晚自80年代以来,西穆斯·希尼就已被公认为“自叶芝以来最重要的爱尔兰诗人”,也是当今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他是从北爱尔兰黑暗的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千百年来,那里的人们一直保持原  相似文献   

16.
最早关注到伍立杨,是他对中山先生的真诚与推崇,这使我从心底里引为知己。最重要的是他在散文上的卓然成就,他的笔下有一种令人神怡之美,犹如鬼斧神工的造化。  相似文献   

17.
赵建新 《出版参考》2016,(12):26-27
梅兰芳是中国现当代最重要的表演艺术家,同时他又有诸多著述存世,有关他的研究,却与他的艺术成就和地位极不相称,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至今尚未有人把他留下的著述完整系统地编印出版.  相似文献   

18.
他曾经是萨达姆政府时期的反对者,曾流亡海外;他现在是临时政府时期的外交官,赴任北京;他热爱物理与政治,但最终选择了政治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40年来,我一直在山西晋华纺织厂搞厂报编辑工作,可以说是一名“老晋华”了。仅党委书记就“侍候”过11位。这11位党委书记,对新闻通讯工作都很关心。现任党委书记刘占东在这方面更为突出。刘占东今年56岁,中等身材,略带山东口音,他热爱写作,又擅长书法,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1968年离开首都北京,来到山西晋华纺织厂,在车间当过工人,搞过厂报编辑。1985年1月15日,担任厂党委书记。12年来,他撰写的论文在中央和省级刊物上发表的就有60多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在西晋存在两种不同的形象,一是民意形象,二是官方形象。民意形象是诸葛亮真实的形象,而官方形象是政府刻意制造的被丑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