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Micaps资料及卫星云图对2015年2月20日~22日锡林郭勒盟地区出现的一次沙尘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厚冷涡底部强劲的偏西风与高低空急流区相配置为此次沙尘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前期升温较为明显,蒙古至锡盟西部一带降雪少,为此次沙尘暴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和沙源条件,同时在沙尘暴出现之前,有较明显的混合层存在,有利于干对流的产生;针对此次过程,对寒潮、大风、降雪预报较为准确,但没有考虑沙尘天气,只是考虑了东部地区的白毛风天气,所以隆冬季节要提高对沙尘暴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锡林浩特市1981年~2010年沙尘资料,分析了近30a沙尘(沙尘暴和扬沙)天气日数的时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天气正经历一个明显的高发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沙尘天气的日数明显减少,尤其是90年代的1991年~1997年连续7年未出现沙尘暴天气,锡林浩特市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3月~5月)。  相似文献   

3.
沙尘天气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范围与强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近年来 ,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该文分析了城市中颗粒物的不同来源 ,根据对沙尘天气的发生过程监测 ,结合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统计数据 ,提出了沙尘影响指数的概念。根据沙尘影响指数对不同类型城市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来源和沙尘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 ,力求明确沙尘天气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根据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 3月最新的沙尘天气监测数据和特定的沙尘天气过程 ,按照沙尘来源和沙尘影响范围将沙尘影响地区进行了分区 ,分析不同区域内的起沙机制和沙尘来源 ,最后就预防和治理沙尘天气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14日锡林郭勒盟出现了入春以来最大范围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文章从环流形势、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等几个方面对这次沙尘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沙尘暴发生前后,地面气象要素有很明显的变化,午后地面增温最强,大气层结不稳定度显著增大,有利于高空动量下传产生大风,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高空横槽与强锋区是激发这次沙尘暴的重要动力机制,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是造成这次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5.
利用内蒙古中西部13个气象站1981年~2010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发生的沙尘天气(沙尘暴、扬沙、浮尘)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内蒙古中西部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阿拉善高原,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发生频数的最大值分别为46d/年、123d/年、100d/年。近30年内蒙古中西部沙尘天气呈减少趋势,但呼和浩特沙尘暴天气增多,海力素扬沙天气和浮尘天气发生日数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对巴彦淖尔市1991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的沙尘天气过程特点从环流背景、传输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近30年巴彦淖尔市沙尘天气呈波动减少趋势,北部地区沙尘天气发生率高于南部,春季最多,占比70%;2021年沙尘天气频发、时间早、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出现近10年最强沙尘暴和近30年第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0年4月北京一次浮尘天气完整的观测资料为例,进行元素化学分析。本次浮尘期间20种元素总质量浓度为181.49μg/m3,小于同一监测分析方法下沙尘暴期的总元素质量浓度,浮尘过后与1999年3月非沙尘期的元素总浓度相近。浮尘后Al, Fe, K, Ca, Si, Ti, Mn元素浓度谱分布图形状发生改变,可能暗示着新一轮的大气污染物积累。本次浮尘事件中粗细粒子中外来源的贡献量各不相同,分别为82.8%和34.5%。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1971年至2010年发生在西藏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资料的高空资料和地面资料,初步分析了西藏沙尘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西藏沙尘天气冬、春季最多,秋季较少,夏季很少发生;近40年来,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呈减少趋势。高原上存在大片的流动沙丘和大片荒漠化土地为西藏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利用沙尘天气个例分析了西藏沙尘天气的地面气象要素和高空环流特征,发现200hPa副热带西风急流、500hPa强锋区、地面温度、气压、湿度是沙尘天气过程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应用基本气象观测资料和micaps资料,对2006年3月26日~27日发生在锡林郭勒盟地区的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从天气学成因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气旋是这次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冷锋后大风是沙尘的主要动力,前期持续增温使得低层大气不稳定层结,中低层强的上升气流及低层辐合,为沙尘暴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利用激光雷达对北京2005年4月26—30日大气气溶胶进行了连续观测,对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讨论了大气污染物气溶胶和沙尘气溶胶的垂直分布,以及沙尘气溶胶的传输和沉降过程。因此,激光雷达是研究阴霾天气和沙尘天气特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经济”的实质是,现代高新技术和人的智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现代技术的基础是科学,科学的基础是哲学,因此我们要想真正把科学和技术搞上去,就必须学习和移植代表理论思维结晶的各种哲学思想,而不能仅仅学习和移植科学和技术。此外,哲学思想也是孕育创造性思维的土壤。  相似文献   

12.
对比中外期刊 找差距 谈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国外有代表性的材料科学期刊各9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找出差距,结合国外科技期刊的最新发展动向,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于敏 《情报杂志》2003,22(7):90-91
在分析图书情报机构与ISP各自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图书情报机构与ISP相互融合的总体趋势以及在实现融合的过程中,图书情报机构所需要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它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却有赖于管理。其管理的范围就是对人财物的管理。管理的好,可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管理的不好,则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16.
17.
信用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应用型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信任、信誉、信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信任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信誉是正向信任的累积效应,信用则是信誉的长期积累并具有商品特性,尤其是具有货币的流通、贮藏、支付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学勇指出推进自主创新要着重研究加强三个方面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调研中指出,推进自主创新要着重研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环境建设。李学勇说,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陈至立国务委员也指出,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李学勇进一步强…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在6个方面进一步改善修改奖励细则、改进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评委队伍建设……ZIX月年,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坚持公开、会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发挥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政策导向作用,从6个方面进一步改善科技奖励评审工作。 一一刁乡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2(X)3年底,国务院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进行了修仃,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增设了特等奖。根据条例精,科技部完成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修订工作,并以此规范和指导进行2(X妈年度的评审工作。 —改进评价指标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逐渐淡化论文数童,更加注重项目所发表论文的质童和国际影响;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评审更加强调是否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发明专利;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审,更加强调项目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者对国防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等相关指标。 —加强评委队伍建设。根据项目的专业技术领域情况,在随机、回避原则的墓础上,从管理部门、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大型企业等不同领域、不同部门遴选评委,并注重吸收企业、经济部门的专家和科研一线中青年专家参加国家科技奖的评审。在初评评委中,院士约占30%,其中自然科学奖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