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启示一: 高考的导向作用必须与教育目标相一致。"高考是指挥棒,但要指向素质教育!"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李瑞阳把上海20年来高考改革的总基调定得十分清晰。梳理20年改革脉络,就考试本身而言,着眼点无外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招考制度等三方面的内容,但无论是哪一项改革,从一开始,指导  相似文献   

2.
“上海卷”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锋  马方路 《上海教育》2005,(6A):12-15
高考指挥棒不变,学生负担就减不下来:高考指挥棒不变,素质教育就无法真正实现;高考指挥棒不变,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就不会改观……这样的话在社会上流行着,似乎教育领域里出现的某些过程性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这根指挥棒惹的祸。  相似文献   

3.
全国政协委员谢德体曾撰文指出:"我想说说高考,特别是农村孩子在高考上得到不公正待遇.同样的分数因为录取比例不一样,农村的很多优秀孩子走不进大学的校门.高考上的城乡差别让我们觉得,这是对农村有志青年的不公,凭什么因为地域的原因就减少他们上大学的比例呢?要让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不是个小问题."[1]毋庸讳言,我国高考录取中的地区差异显著,城乡差别悬殊,这已成为制约高考健康和谐、公平有序发展的一大痼疾,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落后省份、落后地区的农村孩子的求学发展愿望和高考竞争心理,是在全国统考统招"公平"旗帜下的"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4.
有老师曾经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刘老师,百分数是个'数'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确:到底什么是"数"?学习"数的认识"(无论是"20以内数的认识"还是"亿以内数的认识")到底要认识数的哪些意义?电话号码是"数"吗?  相似文献   

5.
自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语文试题就以其特殊的地位显示了它的导向性,而且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高考指挥棒”这个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在高考语文试题的影响下,十四年来,“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这已经成为一部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指导思想了。那么,抱着这一指导思想进行教学对不对呢?显然,这是片面的。不过,从客观上讲,要求教师完全摆脱“指挥棒”,去另辟蹊径,恐怕这也不够现实,也是很难办得到的事情。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希望教师能全面正确地认识高考语文试题,扬长避短;二是希望高  相似文献   

6.
也议"没有高考改革,就没有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5期,首先就被一个题目吸引,这就是夏永庚同志(以下简称"作者")的《对"没有高考改革,就没有课程改革"的质疑》。因急于了解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之关系,便立即拜读了这篇大作。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我们希望通过高考的改革来引导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然而,这一过程却难以实现.文章通过对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了"以考引学"难以实现的几个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从几年前社会上出现了"新概念作文"、高考连续多年采用话题作文的方式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就随之发生着一场变革。应该说这场变革是深刻的,可喜的,它的前景是让人充满了信心的。然而,我觉得,改革的步伐还是慢了些。因为,目前中学作文  相似文献   

9.
<正>我区于2004年和2010年相继在初中和高中学段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从实施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中考和高考这两个"指挥棒"的影响下,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认识不明确,没有弄清楚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地位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这样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个"差生"辍学也许算不上什么新鲜的故事,但是,他那句绝望的呐喊--"你就把我当道错题叉叉了吧!"--多么让人揪心和惊惧!一个在"教育"面前丧失了自我价值感的孩子,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能找回自己的价值么?也许,他本来就没有价值?学习差、纪律差就是明证?!那么,什么是价值呢?"从生命的角度看'价值','价值'是与'可能'密不可分的,是某种或者某些内在的、蕴藏着的'可能',被人所发现,被人所开发、被人所利用,进而增强了人的生命力量、带来更好生活的'可能'……价值就是优化生命存在、增  相似文献   

11.
钟一苇 《云南教育》2010,(13):41-41
高考指挥棒不变,应试思维不改,强制后进生放弃尝试甘愿分流这一类可以提高升学率的花样,就会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2.
"高考改革来了,我们中小学该怎么办?"近日举行的2015明德教育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上,这个话题成为众多来自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热议的话题。这也是当前最受中国教育界关注的话题之一。改革,对中国教育来说并不陌生,这些年大大小小的改革实在不少,但是每当我们对改革成效进行反思的时候,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高考指挥棒不变,再怎么改也没用!  相似文献   

13.
'99高考已落下帷幕,只等苦熬了多年的考生和教师出来谢幕了.新一轮“演出”的序幕已经拉开.在'99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我们的学生怎样才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新世纪的语文高考的舞台上呢?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在高考中拿得作文高分,自然不是作文教学唯一的终极的目标,而高考作文却在年年无情地评判着作文教学的成败优劣。如果说《语文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写作要求是对考生在写作上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说高考作文命题及其评分标准可作为衡定考生作文能力的公平尺度,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没有多少理由不去听从高考指挥棒的指挥,就没有多少理由不去调整我们的高中,尤其是高三年级作文训练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赵丕杰先生认为,"曾几何时,中国足球联赛曾经是举国关注的焦点,其品牌价格曾让各个财团趋之若鹜……"一语中的"趋之若鹜'也用错了".理由是:"许多企业争相赞助足球联赛,是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可以贬抑或讥讽的,不应使用贬义成语‘趋之若鹜'."(详见<"曾几何时"不等于"过去""当初">,<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1期)对此,笔者持不同看法,兹提出求教于赵先生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6.
对于教学工作来说,高考试题可不可以成为一根指挥棒?我看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如果把我们的教学改革比作是一支宏伟的交响乐,那么国家级的考核或测试,理当成为一根使全体乐队队员专注于统一目标的指挥棒。问题不在于它该不该充当指挥棒,而在于这根棒指挥的是不是得当,它所指示的是不是正确的方向。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同志,每年高考一过,也总要认真地来研究高考试题,有人把这叫做“窥测方向”。这样做对不对?需要不需要?我认为做得对,也完全需要。问题也不在于该不该“窥测”,而在于“窥测”的是题面形式还是试题所体现的关于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上对高考“指挥棒”的一点认识,是我下面讨论今年高考作文试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任何关于高考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2006年3月3日,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向社会公布自主选拔录取改革方案,到4月15日同时宣布预录取名单。两校的改革如同巨石击水,激起层层波浪,引发各种话题。如果把高考比作教育的指挥棒,现在,复旦也在挥舞着10%的指挥棒。她希望“指挥”出怎样的乐章?而整个社会这支“乐队”又将随之产生何种变化呢?复旦:挥舞什么样的指挥棒?1.自主招生VS教育公平——大学自主选拔人才的理念会不会冲击传统的公平观?公平——几乎来自所有高校之外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个字上。自主招生会导致不公平吗?家中有两…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在高考中拿得作文高分,自然不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高考作文却在年年无情地评判着作文教学的成败优劣。如果说《语文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写作要求是对考生在写作上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说高考作文命题及评分标准可作为衡定考生作文能力的公平尺度,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没有多少理由不去听从高考指挥棒的指挥,就没有多少理由不去调整我们的高中、尤其是高三作文训练的思路和措施。高考作文给我们作文教学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这里谈两点自己的认识。一、训练上要定时定量,好中求快在150分的语文考卷中,作文整整占了60分,这不…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障碍是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的根子在高考指挥棒。这几乎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观点。于是,因为有高考指挥棒的存在,素质教育似乎就很难摆脱目前的困境,中学基础教育似乎就难以改变目前急功近利的做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诚然,高考是一根指挥棒,一根诱惑力极大的指挥捧,因为它影响着千千万万考生的职业道路,关系到对数以万计的教育工作者劳动成果的评价。既然高考还将长期存在,那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显示自己的才华,接受祖国的挑选,当然要进行适当的应试教育。这里不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动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时下这“负”如何减 ,各地、校及教师各有做法 ,已经取得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效 ,但也时有不少误区需要思考。1.减负是学校的事 ,根在教师减负之声四起 ,人们习惯直面于学校和教师。其实 ,如果高考的指挥棒不变、社会评价体系不变、教材与课程不变 ,单从学校和教师角度谈减负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现在社会给教育部门早已设计好了程序 ,这个程序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素质教育精神 ,但不照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