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向来被看作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小说也因而常常被视为“社会风俗史”或“用美学方式写成的历史”。近些年来 ,小说批评的视野 ,渐渐投向文化层面 ,一片新的理论天地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陈洪《浅俗之下的厚重小说·宗教·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4月出版 ,以下简称《厚重》) ,就是体现这种新的批评观的力作。全书大致可分四个部分 :一是从不同侧面所做的宏观考察 ,主要包括对小说象征手法及其文化语码、宗教描写的人文主义传统、小说叙事艺术以及小说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态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从字面上理解实则包含了三层范畴:文化、产业、园区(空间).现有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层面,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价值、解释集聚现象以及区位选择等等,但缺少从文化以及空间的视角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解读及分析. 空间一直以来都被看成是时间的附属,没有得到社会学者的重视.诚如福柯所言:"空间以往被当作是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福柯,引自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湾明文书局2002年版,P392)而1974年列斐伏尔出版专著《空间的生产》,则被视为西方思想"空间转向"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传播就是文化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有一句名言:“媒介就是信息。”意在强调媒介,强调传播方式。媒介的文化力量,等于甚至大于信息本身的文化力量。不论是“热媒介”、“冷媒介”或“软媒介”、“硬媒介”,媒介作为传播的载体与过程,就是一种文化力量。从人文哲学的历史角度来看,过程常常比要素更重要。仪式会产生诗神,速度会改变力的要素结构。基因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但若没有形体,生命既不会形成,也不会运动。因此,我们不妨对这句名言作个阐释和引申:传播就是文化,就是人类文明化的过程。 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史上,任何有…  相似文献   

4.
社会、文化、传播——这三者的血缘实在太近了,彼此互为中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以说,社会、文化、传播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皮毛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探讨西方传播学、努力创建我们自己的传播学的时候,千万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舍此而产生的所谓传播学,就难免披上玄虚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四五年前,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曾经说过,不重视档案工作的领导,是没有文化的领导。一言既出,语重心长,把领导、文化与档案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一、文化与文明“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ivilis),意思是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用以表示国家、社会的进步状态,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二是指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中国大全书》(哲学卷)吸收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研究成果,给文明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但是,“文明”与“文化”是有区别的。概而言之,“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内涵不同,外延有异的概念。“文明”的含义比“文…  相似文献   

7.
知识·power·文化·生命力武汉大学副教授单波本刊去年第一期发表了朱光烈先生的《“知识就是力量”吗?》一文,北京《中华读书报》和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了朱文要点。之后,张光斗、杨相二位先生分别在这两家报纸上写信,写文章批评朱文观点,本刊去年第四期转载...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是人类借助符号进行思想交流、文化传播的中介环节.在信息全球化的语境中,翻译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职业.翻译的本质见于符号转化,即信号编码和解码,它反映了人的符号存在.语言翻译的本体特征在于跨文化传播,这是由语言和文化的内在关系决定的.翻译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文学翻译是翻译的重要内容,经历着欣赏和再创作两次审美体验,其过程包含着艺术审美价值,表现为情感化、人物性格再造、形式美重建等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9.
我是播音员,因为工作需要,自一九五六年开始,陆续接受了短篇和长篇小说的播讲任务。从较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在广大听众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对于如何提高小说播讲质量,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现在把它写出来,有些问题与大家商榷,有些东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编辑·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文化●李玉皓【西安】“术业有专攻”,各行看着各行都是要紧的。从事重工业的觉得支撑社会的无非是钢铁。搞农业的则说,别的倒罢了,只是粮食五谷是无处不在的。即使一个扫街的,也会振振有辞:没有环保你试试,国家早成垃圾堆了!各执一见,看似偏颇,实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2.
17世纪白话小说的创作与传播——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研究许振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本书把文学"视为一个流动变迁的过程",重点考述《红楼梦》这部"极顶"之作问世前,即17世纪白话小说的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进入"过程"的文学史观,强调文学是一个包括写作、传播、接受并产生影响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只涉及作品的写作传播  相似文献   

13.
到过四川的人一定会对“吃在四川”的说法深有体会,且不说千珍百奇的川菜系列令你咋舌不已,单是时下盛行的火锅,就以它麻辣烫的独特滋味征服了食客,让品尝过的人久久难忘。不过,倘若我们说“饮在四川”,那也决不是一句夸口的话,因为川茶在国内是享有盛誉的珍品,四川人喜好饮茶也是有目共睹的。 蜀中盛产名茶,这是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分不开的。四川地处北纬26—34度之间,日照时间适中,雨量充足,潮湿多雾,境内丘陵绵延,土质略带酸性,这些条件都对茶树的生长极为有利。四川种茶的历史,最初是以川西丘陵和川东谷地为基地,以后渐次向川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定义入手,解析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提出的"深描"这种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这种质化研究方法在传播学领域的实践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三九”的第二天,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家出版商、发行商迎来了一场图书交易大比武。 入世之后,中国出版业市场化、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图书订货会也就成为各出版商竞相比智慧的大舞台。它既是一次产品的集中展示,又是一次商家营销策划的大比拼。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在英语听力、阅读和翻译等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讲解语言知识,而且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把语言知识和文化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建立相应的文化认知系统,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的文化进入80年代以后,又一次走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交汇点,各种文化传统的汇聚、碰撞,产生了不同标号、适应不同层次的文化潮流。就出版业来说,大众文化的勃兴使大批以大众为主题或者适应大众阅读趣味的书得以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了伊朗女学者阿扎尔·纳菲西的小说《在德黑兰读〈洛丽塔〉》,该书2003年问世,马上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纳菲西出色地升华了“洛丽塔”形象内涵,重新定位了这一形象的文化价值,从此结束了半个世纪社会对“洛丽塔”的集体意淫——很纯情很性感也很另类.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哲学研究的众多著作中,胡长栓博士的新著《走向文化哲学》以其清晰缜密的治思理路和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该著对文化哲学的界分、哲学史前提、生存论基础及其内在的悖论性思维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说明和论证,引领读者进入文化哲学研究的崭新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