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核心素养”理念认为,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能够应对自如.项目教学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成为具备“核心素养”优秀人才的有效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使学生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技能,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怡 《华章》2012,(34)
爱生是老师的天职,师爱不同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无私的、博大的爱.孔子日“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陶行知先生说“爱满天下”.老师的爱,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点点烛光,就是学生知识旅途中的一盏引路灯.  相似文献   

3.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学生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创读教材”还是原封不动的“解读教材”,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经验的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巧妙的运用教材,收到较好的效果。而有的老师仍然操守着传统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曲线和方程的关系是解析几何的一大重要理论基础.而对于曲线和方程一节的教学,是老师们颇感“头疼”的问题,部分老师的意见是学生能够了解曲线和方程的关系就够了,这种忽视理论基础的教学,对培养学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其实践性强,富于创造性和创新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非常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加以分析,根据科学合理设计任务的原则,讨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其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主张。所谓自学,不同于学生自己看课本获取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古代和现...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学生能够将每个知识点记住并灵活运用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认同感,这对于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对话教学”在教育界有着很高的地位,本文将讲述“对话教学”的实际意义和其价值,对 “对话教学”如何在小学学教学课堂上灵活运用进行深刻探讨。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是培养人的思维,提高人的智慧十分重要的阶段,是培养与提高人们文化涵养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够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乐学的学习环境,构造“对话教学”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老师极为看重却又较为头疼的问题。不同于其他知识的学习,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够强行地灌输给学生,而更多需要学生自己"领悟",找到写作的技巧,同时老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引,让学生懂得如何审题、拟题,才能真正把自己所想通过笔尖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作文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文规定:“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词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抓好作文教学,我认为首先要凭借“基础训练”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看、说、读、写”的训练。如:小学语文第一册基础训练三的看图说话这道题,我在教小朋友们认识各种车辆的同时,还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老师:“火车是在什么路上行驶?”学生:“在铁路上行驶。”老师:“哪个小朋友能够告诉老师火车有什么用途?”学生:“我在电视里看…  相似文献   

12.
“支架式”理论是借用了建筑学的概念,“脚手架”起的是“支撑”的作用,这在教育教学中主要是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的作用.老师就是最具实力的外力,不但能够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还能够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方针,帮助学生度过这个最近发展区.老师在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的时候,所起的作用就是“脚手架”的作用.现将“支架式”理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项当 《数学教学》2023,(6):35-38
<正>1背景介绍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旨在回原点,找源头,帮助学生完善知识自我构建、提升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而“一图一课”能够因境而变,因势利导,找到基于学生能力培养、思维发展的活水源头,同时也是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上的一次强势回归.笔者所带班级是快班,为保证学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消”,  相似文献   

14.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兴奋点,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进而唤起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问,独立思考,主动研究,使课堂富有创造性,与学生一起感受和发现提问的乐趣. 在讲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时候,笔者一开始便对学生说:“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你们任意说一个数,老师马上能够分析出这个数是否能够被3整除掉,你们都想想,看怎么样能难住老师.”学生们由于想考住老师,都抢先发言,说出来的数字都比较大,然而老师不但答案脱口而出而且全部正确,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急于知道老师能够快速判断被3整除的妙招,于是,学生带着对知识学以致用的渴望和疑问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但在初中物理课堂上仅靠老师的“一言堂”式的教导是无法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学生要想学好物理就必须培养质疑能力,只有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才能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领悟知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杨卫 《青海教育》2008,(3):21-21
“高等职业教育”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是“高等”的;另一方面区别于普通“职业教育”,是面向具体职业的,是让学生掌握从事某个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培养的是“高等技工人才”,即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研究型人才和设计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既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培养的是特色人才。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最高目标.不同于知识与技能,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隐性的特征,其形成可以借助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过程逐步达成.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变化”知识为载体,以“元素观”的建构为线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素养.  相似文献   

18.
经典笑话     
课堂问答 “孩子们,谁知道骆驼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 一片沉默。 老师略做沉思,进一步解释说:“骆驼的什么东西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呢?”  相似文献   

19.
徐思花 《考试周刊》2012,(89):34-3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调动学生口、耳、眼等感官,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够强化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呢?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注重示范朗读。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小学生语言模仿能力较强,都希望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老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注重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老师必先“身先士卒”。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先练好朗读的基本功.充分发挥朗读的示范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0.
所谓班主任威信,概而言之,就是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尊重和信赖,也就是班主任老师的品格、学识、能力、教学艺术诸因素在学生心理上唤起的信服和尊崇的效应。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劳动者的劳动者”。这些话准确地道出了教育工作区别于其它各项工作的特殊性。正因为教师培养的对象不同于工厂里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会思维有感情的人,因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自身形象大小、威信高低,对教育任务的完成具有微妙的奇特功效。丰富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