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关于科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社会责任”问题是科学与社会间不断增强互动的产物。科学共同体对这一问题的传统认知主要限于科学的社会应用方面,涉及到科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但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状况和问题,科学家必须更加自觉地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承担起一种关切的责任以及科学家职业角色所赋予的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科学事业需要后继有人,更需要一大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科学家,他们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开拓者,同时也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使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但做为一名航天领域的科学家,"以国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应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对科研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则是一名负责任的科学家承担的首要责任,而这些责任的构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科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606-1610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提出科学家社会责任的背景、履行科学家社会责任的途径、培养科学家社会责任意识的措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由于科学研究活动中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日益增多从而使得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备受关注,注重科学家通过构建良好的道德自律机制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强调通过科学家本人培养科学良心来提高社会责任感;而西方国家则由于科学带来诸多负面效应才引发了对于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的广泛讨论,通过科学共同体制定准则来规范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注重通过专门机构培训科学家道德伦理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比较也不难发现,我国的科技伦理道德仍基本属于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4.
自科学诞生以来,现代社会文明的演进及人类智力的提高呈现出加速趋势,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更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成为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最活跃因素。但不可否认,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同样飞速增长的社会问题,科技的负效应日渐明显,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无法忽视的重大问题。增强科技的社会正功能,抑制科技的负效应,作为科学活动核心的科学家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这是因为,首先,科学家是扩充  相似文献   

5.
正12月4-5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在云南省临沧市组织召开了2014’科技伦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生态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地学部常委会主办,学部工作局、学部道德与科技伦理研究中心承办。会议旨在分析科技发展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讨论不同维度的环境治理机制,探讨科学家在构建良好生态环境中的责任,以进一步增进科技界和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后果的关注,构筑科学与社会沟通的平台,推进规范化、负责任的科学技术研究。围绕生态环境伦理与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家的科学责任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伦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理论视角出发 ,深入分析了科学家承担科学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在阐述其责任范围的同时 ,明确地提出了“履责”、“补责”和“受罚”是其应承担的主要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7.
科技传播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使科学从"科学家们"的科学变成了"全社会"的科学,市科学技术成为内化社会创新系统的重要元素并发挥着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科技传播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推进,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促进人民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自从贝尔纳提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以来,对这个话题的讨论一直为社会关注.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核武器的问世,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受到了更多的重视.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危机和近几年我国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为此,中国科协于2011年3月29日举办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专题学术讨论会,邀请专家就公众担心的"核能安全与利用"、"核辐射影响与防护"、"食品安全"等问题做了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9.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773-1780
 普赖斯采用科学的工具分析科学自身,对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科学技术相互关系等问题有着深刻认识。普赖斯的学术生涯,正值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初创、发展或走向成熟的时期,惠威尔、萨顿、巴特菲尔德、贝尔纳、默顿等人的思想,对其科学技术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普赖斯科学技术观的核心是对科学和技术本质特征的总体把握,主线是对科学和技术相互关系的深入思考,其价值规范包括科学的社会价值、科学家社会责任和价值评判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安徽基因事件”中引发争议的关于科学家的责任、国际合作中本国基因资源流失以及媒体是否应对科学进行调查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与思考。指出:在大科学时代,科学家应肩负起对科学和社会的双重责任;严格审查、加强监管是防止基因资源大量流失的重要手段;对科学进行调查,不仅是媒体更应是科学组织内部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伦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们对科学与伦理的关系有很多讨论,我想谈两个方面: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价值的影响,科学家的伦理责任。一、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价值的影响科学技术系统对伦理价值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就消极方面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无上的权威,这种权威动摇着传统的伦理规范。传统的伦理规范是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拜的基础上,尊敬以自然为中心的过程(人性,人的自然实在等)的系统。而科学技术活动是自然的介入、干预。以科学为基础的伦理要求直截了当地介入自然过程,应用关于支配自然的规律的知识引导行为,以根据技术方案组织起…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伦理责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求真与求善是科学家的普遍良知。但在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已经深深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因此不能苛求科学家的个人行为选择达到多重利益的统一。但这并不是说科学家无需对其科学研究的社会后果负道义上的责任,而是更多地强调作为科学家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道德判断背后的价值判断,使自己的判断和行为相一致,而不致于成为政治强权的屈从者。另外,科学家还有责任通过自身内在体悟而自觉认同的科学伦理规范在个人行为选择时的实施来教育引导人们获取一种更具价值合理性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家的科普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方面讨论了科学家的科普责任:其一,考察科学发展历程,指出科普与科学家结伴而生,共生共长,是历史赋予科学家的任务;其二,分析科学活动两大内容科学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关系,指出科学家既要坚守科学创新这一立家之本,又不能忘记科学普及这一发家之路;其三,体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情况,指出在大科学时代,投身科普事业科学家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社会发展关切的各种决策都不同程度地与科学技术问题相关,科学和技术知识成为了一种用于决策的重要资源,科学家也成为当代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角色.科学在政治和政策中有什么作用,科学家在政治决策中扮演何种角色,这些问题在当代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科学顾问的身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共同体——学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东荣 《学会》2008,(4):20-22
学会在学术界和社会关系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科学规范是科学家进行科学活动所遵守的行为准则,而作为科学家家园的科学共同体——学会应成为科学规范的操守者,同时具有对其成员在科学规范方面有着制约和评判的功能,体现了一个社会团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科学建制化过程与科学家科普责任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霁堂 《科学学研究》2003,21(6):591-595
以历史为线索,探讨科学建制化过程与科学家科普责任演变之关系,指出:科学建制化与科学家科普责任有互动关系,科学建制化程度决定科学家科普责任内容,科学家科普责任的发挥又促进着科学建制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国华  张幸 《科学学研究》2000,18(1):104-109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科学家肩负着极其重大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他必须为提高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而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因此,他必须具有为人类社会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居安思危的超前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这些方面,竺可桢先生可以说是我国科学家的典范。他的一言一行,都不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竺先生早在1953年就已注意到我国的水土保持问题,此后他反复强调这一问题,表现了一个科学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反观今天的科学界,在我们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身上,往往存在着一股浮躁情绪。追逐个人名利而不惜弄虚做假,急功近利而浮于表面文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当此之际,大力宣传和介绍竺可桢先生的高尚的道德品质,质朴的科学思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不是什么与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指导科学家实施其正当科研行为的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关乎人类未来生死存亡的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应该说既不是无关痛痒的“无病呻吟”、不是单纯的科技创新,同时也并非科学家个体或群体的单一责任。实际上,它是一种长效责任和全局责任、一种内在责任和显在责任,同时更是一种对于人类命运与发展前途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9.
 发生于1930年代末的关于科学是要计划还是要自由的贝-波之争,其源流可追溯到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整个三十年代英国科学家中的科学与社会运动,是该争论的过程因素。该争论实非二人之争,而是存在于两个科学家群体之间,Nature杂志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若干科学组织牵涉其中,争论所涉及范围远超英国之外,过程比较曲折,历史影响极为深远。科学家们争论的问题包括科学、计划和自由的内涵,科学发展的机制,科学家的责任,科学的社会关系等等问题。它不仅促生了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而且将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更为重要的是,这场争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科学观念,它使功利主义科学观从此深入人心,与之后苏联之外各国科学的计划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01,(12):22-23
科学传播系统与科学素养 现代科普称"科学传播"(SC)更合适.科学技术传播简称科学传播,是比"公众理解科学"(PUS)及传统科普更广泛的一个概念,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不一样.传统科普预设了两个不可逾越的等级层次以及施众和受众的固定角色,科普过程简单说就是科技知识向下灌输.另一个隐含的预设是:"科技总是好的,无条件地对社会有益,因而只要是科技优先发展什么都无所谓."而"公众理解科学"则除了包含科学技术的"一阶传播"外,也强调科学技术的"二阶传播".所谓一阶和二阶,是从逻辑学中借用的概念,一阶传播与对象性的科技本身的事实、知识内容有关;二阶传播与科技之过程、思想、方法、影响、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