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感思维也叫顿悟思维。当人们在思索的时候,显意识不断重迭、反复就渐渐变得凝固化、记忆化和自动化了,进而转入潜意识领域,这时人的显意识似乎遗忘了它们。但潜意识并不是死寂一团,它也在进行着人的显意识不知的推论活动。潜意识是由多个“自我”不断地对输入的经验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加工。当潜意识感觉的总和接近于阈限,或者偶然受人脑的显意识发出的指令信息的诱导,就可能使潜意识活动跃人显意识,形成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有以下特点: 1、模糊性。模糊性是灵感思维突出的特点,它来自潜意识的活动,不具体、不准确、不明晰,有待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进一步补充。2、突发性。灵感的产生是突如其来的,表现为瞬间的顿悟或长期冥思苦想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3、偶然性。灵感的爆发形式表现是偶然的,与当时的具体环境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当然这种偶然性之中也包含有必然性,它是知识积累、信息贮存达到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把人们的心理层次划分为意识与潜意识,并将它们的关系作了一个比喻:潜意识系统是一个门厅,各种心理冲动像许多个体,相互拥挤在一起。与门厅相连的第二个房间像一个接待室,意识就停留于此。门厅和接待室之间的门口有一个守位,他检查着各种心理冲动,对于那些不赞同的冲动,他就不允许它们进入接待室。被允许进入了接待室的冲动,就进入了潜意识的系统,一旦它们引起意识的注意,就成为意识。与此相联系,我们可以把语言划分为意识状态下的语言和潜意识状态下的语言(简称意识语言和潜意识语言)。  相似文献   

3.
电视编辑是电视制作的重要思维艺术和结构方法,是电视制作的最后环节。从心理学角度看,电视编辑是指: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电视编辑对来自各方面的视、音频信息进行剪接、组合、加工等处理时所表现出的高级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集中地反映在围绕着镜头剪辑所进行的系列技术手段上,并最终被投射到电视编辑的受众终端也就是观众的眼睛里,  相似文献   

4.
潜意识广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由三部分构成: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是压抑在意识阈限以下,人无法知觉的心理部分。即刺激位于绝对阈限以下的心理部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即刺激位于绝对阈限以上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自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概念以来,许多心理学家都对潜意识心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使潜意识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网络传播是一种崭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信息的传播有可能突破传统的政治、经济、地理和文化的壁垒阻隔,人类的传播活动,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革,所以网络传播中的潜意识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古人主张写文章必须“炼意”,“炼意”就是提炼主题。主题的提炼如同金属的冶炼。为写文章而积累的材料如同矿石,文章的主题如同冶炼成的金属,而那熔炉就像人的精密、复杂的大脑,那熊熊燃烧的炉火,便是作者周密、细致、深刻、精妙的思维活动。用逻辑方法去定义:提炼主题就是对原始材料进行一番分析研究、综合归纳,把它们最重要、最有意义、最闪光的思想提炼出来。一、提炼主题的过程提炼主题是一个连续而复杂的过程。近年来理论界有人提出,主题在形成之前有一个“潜意识”过程,现在看来,这个“潜意识”有时在萌发写作动机的那一瞬…  相似文献   

7.
欧东衢 《新闻窗》2008,(2):60-61
我国研究新闻心理学先驱者虞达文教授在其著作《新闻心理学》一书中对新闻敏感的评述是:“归根结蒂,直觉与新闻敏感的发生,是以显意识和潜意识相互作用的理论为依据,是储存于大脑中原有信息和某一新信息突然沟通后产生的那种瞬间顿悟。”  相似文献   

8.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活动是知化信息为知识的文化建构活动,具有结晶人类思想成果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导联、导向作用。而它的内在运行机制,则是编辑的主体认识活动。在编辑活动中,编辑凭借主体内在的意识对作者以文稿形式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鉴选和评价。然后对之进行符合主体认识的加工整合和改造,以出版物形式输出。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和功能特征,是以编辑的认识活动为内在机制的,是编辑主体认知的建构对象化外现。本文从文化建构的宏观背景和多重交织的社会关系格局中,探讨编辑主体意识的结构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
左国辉 《新闻窗》2006,(3):77-77
财务管理策划是为更好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而进行的运筹和谋划。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报业经营与管理进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在提高报业经济效益促进报业自身发展的时代要求下,传统的报业财务管理的思维模式需要拓展、财务管理机制需要创新,现代报业财务管理需要策划意识。  相似文献   

10.
论主编意识     
主编是期刊的“总设计师”、“总导演”。主编意识是编辑活动的主导因素,是办刊决策意见的集中体现。主编需要有整体意识、超前意识、精品意识、读者意识、群体意识、经营意识,依此指导编辑部的行动,才能把刊物办好。  相似文献   

11.
王文亮 《湖北档案》2006,(12):13-15
所谓观念,就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方法,如果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存在显意识和潜意识,那么观念是属于显意识,是能够觉察和表达出来的那一部分心理过程,另外观念跟哲学世界观相关,也就是对世界总体看法,即与关于是什么的问题、关于如何认识的问题、关于价值判断的问题相关.  相似文献   

12.
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本质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波 《编辑之友》1997,(4):42-45
近几年来,期刊界对编辑意识的讨论时有所见。有人认为,编辑意识是“一切编辑活动的原动力”;有的则认为,它“是指编辑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等等。这些表述均来准确回答编辑意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而也来触及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本质及其表现特征。我们认为,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是编辑主体最本质的规定性,它在编辑认识、评介和改造文稿的过程中,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占据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玲 《记者摇篮》2009,(7):57-57
“创新”就是要打破“定势”,突破常规,富有创造性。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思维。记者创新思维,实际上就是作为新闻实践活动主体的记者,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对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够通过重新组织、整合利用提出新的方案或办法,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也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具备的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14.
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行为方式,思维特点各有不同。那么,作为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进行报道构思的思维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不同的记者思维活动既有相通的共性又有独具的个性。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好记者,写出精彩的报道,应具备以下几个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15.
聂毅 《新闻窗》2006,(5):90-91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在报纸报道中,多指围绕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时事政治活动和群众对这些活动的反应的消息,其中相关部门召开的会议新闻和制定出台的政策新闻所占比重较大。由于这些消息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往往受到群众的普遍关注。如何做好一名时政新闻记者,采写报道好时政新闻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称职的时政新闻记者,必须要具备“三个意识”,即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和精准意识。  相似文献   

16.
重大活动是由几个行业、几个部门甚至是几个区域联合开展的涉及国计民生或影响深远的重点工作,这些工作有阶段性、连续性的,也有临时性、突出性的。不管怎样,这些活动形成的档案材料都是宝贵的社会财富,监督、管理好这部分档案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这要求我们深刻领会与时俱进的理论精髓,用创新的思维模式去探索重大事项档案监督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张雪青 《声屏世界》2010,(11):60-60
电视编辑是电视作品的重要思维艺术和结构方法的创作者,是电视制作的重要环节。任何电视作品的形成都离不开电视编辑的理解和创作,电视编辑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电视作品的最终质量。电视编辑的思维是一种选择、加工信息的高级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18.
记者作为时代的忠实记录者,除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外,还要注重强化导向意识、服务意识、精品意识、前沿意识和时效意识。一、强化导向意识,引领时代主流所谓导向意识,是指新闻宣传指导行动或发展方向的人的思维活动。当前,人们对导向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般认为导向是指单一的政治导向,准确地说,就是能否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其实导向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包括政治导向,还应包括思想导向、价值导向、生活导向、服务导向、消费导向等。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体系中编辑创新意识的构成及能动性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郑琰燚  李燕文  朱凯 《编辑学报》2002,14(4):235-237
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期刊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传播的中心,编辑的创新活动是科技期刊连接科技创新和现实生产力的桥梁,而编辑的创新意识及其能动性是关键.编辑创新意识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它具有现代性、竞争性、灵活性、超前性、多维性的特点;编辑创新意识的构成不仅是哲学发展的要求,也是信息优化的必然,而市场是其产生的原动力.编辑创新意识的能动性渗透于编辑工程的各个方面,体现在选择与导向、整理与优化、存储与传播的出版理念、业务管理及工作方法的不断更新上.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思维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作用下人脑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机能,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观察和反映客观世界,也对客观世界进行分析和综合。某个民族将长期以来对现实的认识凝聚成经验和习惯,借助语言形成思想,又赋予思想以一定的方式,就形成了这一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浅层的表现为语言,而其深层的表现为情感、意志等暗流及更深的以潜意识存在的观物态度。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