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会议新闻的写作,应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我国进行新闻改革以来,理论界和新闻工作者无不呼吁改进会议报道,并追求改革会议新闻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2.
会议新闻的写作,应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我国进行新闻改革以来,理论界和新闻工作者无不呼吁改进会议报道,并追求改革会议新闻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各地报纸媒体尤其是党报新闻改革的如火如荼进行,有关会议报道的改革也一直从未间断过。其中不少党报对会议报道采取了能压缩就压缩、能精简就精简的做法,但效果并没有明显好转。一些并无多少新闻价值的会议报道由于各种原因,仍频频见诸报端。这也使得会议报道已成为眼下党报新闻改革中的一道障碍和难题。  相似文献   

4.
会议报道过多过滥,报道形式单调枯燥,报道内容冗长平淡,是长期以来困扰各级党委机关报的一大难题。人们在谈及新闻报道的公式化、概念化时,会议新闻往往首当其冲。如何改革会议报道,新闻界多年来一直在探索这一课题。改革会议报道的目标:让领导满意,让读者爱看临沂日报在改革会议报道中,首先  相似文献   

5.
翟如海 《新闻窗》2010,(2):46-47
新闻要刹长风,会议报道要改革,这是新闻改革的长期任务、重要课题之一,其任务之艰巨,可从当下会议报道长风屡禁不止中窥见一斑。《新华社2003年新闻业务改革实施要点》提出,要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力刹长风,杜绝大话、空话、套话,使稿件精练、生动、清新、明快;要在中央新闻、会议新闻、授权发布新闻、国际新闻的改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如果这些改革措施能够一项一项地认真落实,人民群众就会对媒体的新闻报道做出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朱卫平 《声屏世界》2006,(10):58-58
很长时间以来,在我国的传媒中,会议新闻报道大都只是宣传,而无报道。宣传的理念是让事实依附于“宣传口径”,主题先行;而与此相对应的报道理念是让“事实”成为传播的主体。要深化对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首先必须了解会议的新闻价值在哪里。事实上,程式化的会议动态与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并不是一回事。前者的着眼点是会议,后者的报道重心是会议透露的最新信息,是能够满足受众的一种需求。鲜活的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广大受众是欢迎的,愿意接受和了解,也是有需求的。改革会议新闻报道,就是要减少程式化的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改革会议新闻不…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同行们常常议论如何改革会议报道。看来,这当中也应包括改进会议消息标题制作的问题。会议消息同其他许多新闻一样,其作用是向读者提供信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改革会议报道,要改变“为会报会”、“就会报会”的状况,做到有新闻则报,无新闻则不报;如果需要报道,就一定要写出“新闻”——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样,制作会议消息  相似文献   

8.
靖鸣  刘华 《传媒观察》2003,(5):14-16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要求媒体少报道他自己,要求中央电视台关于他的报道最长不超过5分钟。这让我们看到了会议新闻改革的希望。今年1月30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在同有关新闻单位负责入座谈时提出,领导人一般活动报道只发标题新闻,《福建日报》的会议新闻改革从上头做起,从而使该报的会议报道走向科学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报的报道中,会议新闻是企业报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一个时期,随着企业报办报观念的更新和新闻报道改革的深入,企业报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企业报在会议报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记者不愿写、编辑不愿发、受众不愿看,会议新闻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会议报道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尽如人意。如何改进企业报会议报道,找到会议报道新角度,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报的吸引力,把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改革会议报道并非不搞会议报道。由我国新闻事业的特点所…  相似文献   

10.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  相似文献   

11.
会议报道的改革,是新闻改革中的重要一项,随着党和政府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应该说各级媒体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由于会议报道的改革还处于比较艰难的时期,所以业内人士还把会议报道作为新闻改革一个弱项,缺乏强有力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本文作者只把如何从会议的领导者的插话中发现新闻.作为此文的切入点,跟大家交换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会议报道的改革,可以说是新闻改革的一大难题。笔者以为,要改革会议报道,首先要去掉记者的"惰性",特别是一些行业会议报道,应是改革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改革会议报道的呼声在各新闻媒体始终不断,但呼声归呼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面貌依旧的会议新闻仍屡见不鲜,报道会议的记者仍然把镜头对准到会的领导。眼下面对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改革“会议”报道乃大势所趋,从中央台到各省市主流媒体,除了一如既往地做好会议程序性报道之外,最大变化的亮点是在抓“会议”鲜活新闻上下工夫,从内容到报道形式都寻求突破,巧妙装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笔者就对当前改革“会议”电视报道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用百姓视点报道会议事实上,充分挖…  相似文献   

14.
地市报上会议报道频频出现,不受读者欢迎。在此情况下,有的同志提出少搞或不搞会议报道,甚至要把会议报道从新闻报道中“驱赶”出去。我以为这样做,既不现实,难以做到,也不符合会议新闻改革的目的。会议报道不受欢迎的弊端,主要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给读者新鲜的东西。报道内容平淡无新意,报道形式呆板单调,尤其是报道上的不开放、不透明。所以我认为,会议报道的改革要革除这种弊端,应该解决会议报道抓不住新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据了解,观众不爱看会议新闻的主要原因有:一、电视会议新闻画面拍摄制作的模式化。二、会议报道的有效信息量少。三是会议新闻过多过滥。就目前情况而言,会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传达政令、制订政策、研究和布置工作的重要方式,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电视台有责任抓好会议报道,提高报道质量。要改变观众对会议新闻的看法,首先应该精减会议报道,严格控制会议新闻的时间。其次是选择观众最关心的角度直接报道会议主题,抓住会议中感兴趣的新思想、新精神、新政策做文章。在改革的年代很多会议的内容与观众有着密切联系,比如住房…  相似文献   

16.
丁柏铨  蒋潇 《新闻传播》2010,(2):6-9,13
本文以联合国系列峰会和二十国集团(G20)第三次金融峰会期间《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的相关会议新闻报道为例,分析、探讨两国主流媒体会议新闻在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内容、报道方式等方面所呈现的差异,旨在取长补短,对我国媒体的会议新闻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1+1”模式,让党报会议新闻鲜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3月份,新华日报全面改版。改版的一大动作就是全面改革会议新闻报道,要求以新闻的眼光、记者的眼光,从读者关心的角度,报道党和政府的会议和重要工作,从会议中发现和报道有价值的新闻。这样的改革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1+1模式(除了  相似文献   

18.
石坚 《新闻知识》2006,(4):73-75
改革会议新闻的攻坚战已经进行两年多了,对规范会议报道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会议新闻写作的改革起色并不大。从中央媒体到省市媒体的会议报道写作来看,与几年前相比并无太大的变化,依然是篇幅过长、内容空泛、形式陈旧、官腔十足、千篇一律。一言以蔽之曰:面目依旧。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与西方媒介所报道的会议新闻相比,我国媒体报道的会议新闻都有一个通病,即缺少背景材料和直接引语,这也是中国新闻文风的两大“癌症”,“痼疾”不除,会议新闻写作难以出新。下面,让我们以外电关于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的开幕报道…  相似文献   

19.
会议新闻改革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贯彻“三贴近”原则,做百姓爱看的新闻,更好地实现新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新闻改革势在必行,而会议新闻改革更应加快和加大步伐。会议新闻要改革,但怎么改,一直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第一,要澄清几点错误理解;第二,要看到会议新闻改革取得的成绩;第三,总结经验,探索今后会议新闻改革的方向。一、需要澄清的几点错误理解1.“会议新闻”绝不单单是对会议本身的报道。现在会议多,会议材料更多,如果只是简单地对有关材料加以摘录、拼接、改造,仅仅能算作一篇“会…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外媒体的报道,会议新闻是综合性报纸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成精品,使其为读者所爱看,能引起思想上的启迪,感情上的触动,从而产生较大的社会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