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雪青 《科学教育》2006,12(4):35-37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自由组合到配子中的定律。该定律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由于该定律涉及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常使学生解题时思维混乱,错误百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能让学生容易记忆且易于巧妙运用的方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探讨。1自由组合定律的巧记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在教授自由组合定律前,必须让学生牢记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遗传几率。以豌豆籽粒黄色Y与绿色y的性状遗传为例说明:(1)YY×yy F1→表现型100%黄基因型100%Yy(2)Yy×Yy …  相似文献   

2.
翟贵君 《新高考》2007,(11):56-58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屡见不鲜,其中考查亲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的推断以及相关几率计算的题也不在少数,而且考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由于控制生物不同性状的基因互不干扰,独立地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如果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结论掌握得比较好的话,利用分离定律的相关结论,再借助一定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简化解题步骤,而且计算简便,速度快,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3.
遗传变异是高考的重中之重,是每年必考的内容。综合分析近三年各省市高考题,高考重点考查学生对遗传知识的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技巧,具体有以下主要内容:①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如根据亲代表现型(基因型)求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②基因结构、基因表达和基因工程。⑧生物变异与育种、遗传系谱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高中阶段生物教学当中的一大教学难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研究对象,用数学法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因式乘法”入手,对F1(YyRr)配子生成情况以及F1(YyRr)在自交过程当中生成F2表现型及基因型的情况进行分析,深刻体现了数学法与高中生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教学的融合,并辅以实例对这种教学模式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式予以详细分析与说明,并据此论证了应用数学法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教学,在加深学生理解,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彦清 《课外阅读》2011,(8):227-228
高中生物学习中,遗传和变异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自由组合定律又是遗传和变异中的重点和难点。自由组合定律应用问题中关于F2表现型分离比系列问题又是代表,对于基础知识层次一般的学生来说,对这类问题常常不会处理,在答卷过程中失分比较严重,因此,如何更好的处理F2表现型分离比,从中找出规律,是学生对自由组合问题解答的关键。下面就将试卷中常出现的关于F2表现型分离比问题做一归类,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由组合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往往可通过分离定律来加以解决。况且,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相比,分离定律中的许多规律性比例要简单得多。所以,作为一种解题技巧来讲,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也显得简单易行。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将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对习题进行归类、整理,找出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下面就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例,来谈谈笔者在这部分内容中的教学思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在实验中,F2中出现了黄圆、绿圆、黄皱、绿皱四种表现型,且符合9∶3∶3∶1的比例.而在  相似文献   

8.
高三《生命科学》第三章“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是全章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遗传知识板块的难点。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学会了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如何分离和自由组合,理解了后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的比例关系。因而在上新课时,  相似文献   

9.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屡见不鲜,命题人往往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命题:有关配子的计算问题、有关基因型的计算问题、有关表现型的计算问题、子代对亲代的推断问题,考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0.
1 教材分析摩尔根提出的“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是建立在孟德尔提出的“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 ,同时又科学地解释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所不能解释的一类遗传现象。对于已经学习了前面这两个定律的学生来说 ,要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延伸到连锁和交换定律 ,并且能够分析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交换定律在现象上的矛盾 ,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不仅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在涉及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推理计算时,不仅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实际上每对等位基因之间先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可把求解变为分离定律,再自由组合,以求得后代分别的基因型比和表现型比。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中,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它是在减数分裂和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对遗传规律有关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张辉 《中学生物教学》2013,(Z1):103-104
<正>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两大基本定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基因分离定律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而自由组合定律研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学生如果能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在解题中就会事半功倍,笔者下面通过几个例题来讲解这两大规律在遗传题解题过程中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4.
基因的自由组合是遗传学的第二个基本定律,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概念是学好该定律的基 础,对其准确、全面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定律的关键。但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 的一些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对一般的概念、原理含糊不清,常常走入了误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碰到这些问题,现将学生在学习自由组合定律时,常见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中,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它是在减数分裂和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对遗传规律有关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基因的自由组合是遗传学的第二个基本定律,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概念是学好该定律的基础,对其准确、全面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定律的关键.但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一些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对一般的概念、原理含糊不清,常常走入了误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这些问题,现将学生在学习自由组合定律时,常见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7.
刘锡凯 《生物学教学》2004,29(10):51-51
1 通用求法。在涉及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推理计算时,不要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实际上,每对等位基因之间先遵循着基因的分离规律,因此把求解变为分离定律,再自由组合,以求得后代分别的基因型比和表现型比。  相似文献   

18.
巧推自由组合规律的表现型和基因型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一章,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难点,而解自由组合规律的题目难度更大。在教学中,我归纳了一种关于自由组合规律中表现型和基因型数量推导的方法,现介绍如下:解题思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通过两对或两对以上相...  相似文献   

19.
基因分离定律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1 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 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常规教学,学生不容易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不能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和基因在配子形成时的变化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也就很难运用这个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1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异常分离比遗传现象 某些生物的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是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9:3:4、15:1、9:7、9:6:1等.分析这些比例,会发现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这也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体各种情况分析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