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斗竿     
张炎冰 《钓鱼》2011,(1):15-15
不管鱼大鱼小,中鱼后钓竿总是弯的,于是钓什么鱼用什么竿就有了选择。可是钓竿的软硬不同,以钓竿承重后的弯曲度区分,在钓线可以承受的重量内调性越高,钓竿越硬。然而从极软的五五调到极硬的一九调,当数字无法说明钓竿性能,而又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鱼飞上岸或拖至身边时,就有了比一九调还硬的战斗竿。  相似文献   

2.
一、钓具准备1.鱼竿。宜使用2.1~3.6米优质硬调手竿(用全碳素硬调手竿更佳),以便石斑鱼中钩后硬拽直拉出水面上岸。钓竿过软,鱼中钩后凶猛窜跳造成取鱼困难,也易使鱼钻底、钩挂石头等障碍物,形成断线脱钩的许多麻烦。2.鱼钩。必须使用短柄鱼钩,有倒刺,避免中钩后鱼奋力挣扎而  相似文献   

3.
郅辽 《钓鱼》2005,(23):40-40
钓竿长了,重了,钓鱼时都是竿把贴臂后跟抵肘,以手为支点,把竿作论臂直扬式。“台钓”用4.5或3.6米短竿,手握竿把,提竿是抖腕式。除了钓竿的长短轻重这个原因外,抢臂与抖腕哪个跑鱼多?或者说跑鱼与提竿有没有因果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秦犁 《钓鱼》2014,(12):18-20
竹竿时代很少有大鱼拉断钓竿的事出现,原因是竹竿梢软腰挺,刚柔并济,可以靠弹性降鱼,缺点是重,故操作多撬棒式。玻璃钢鱼竿出现后钓竿的重量轻了,由是手不离竿,刺鱼快、起竿急,这是钓快鱼的物质基础。不过设计欠佳,如用调性基点以下缓冲段短的极硬竿操作大鱼会造成钓竿折断。为应竞技钓快鱼需要,一种更轻更硬的钓竿出现了,这就是碳素竿。现在则不管钓大鱼钓小鱼,钓快鱼钓慢鱼都是细轻硬了。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7,(24)
(三)钓鲫鱼的钓组1.钓竿。以12尺(3.6米)到18尺(5.4米)的硬调和超硬手竿为主。只要外界条件允许,竿子的长度能用短不用长;对竿子的调性选择方面,上鱼快、鱼体大则用超硬调,上鱼慢、鱼体小用硬调竿。  相似文献   

6.
谭佛航  李春森 《垂钓》2001,(6):58-59
不同性能的钓竿,各有特定的用途,在使用时一定要用其所长,充分发挥钓竿本身的潜能。硬竿:由于竿身硬,弹性好,具有强大的拉力.在与大鱼拼搏时能显出它超强的适应性,遛鱼、领鱼方便,用不了几个回合,就能将鱼拉回来。参加钓鱼比赛时,能很快将鱼制服,既不易干扰邻近的钓手,又能争取垂钓的时间。在钓草塘鱼或进行游钓配短线或中长线时,还是选用硬竿好。  相似文献   

7.
李玉成  张炎冰 《钓鱼》2004,(18):20-20
速钓用硬调、超硬调钓竿是为了飞鱼,但竿长相同元径有粗细之分,竿梢有实心和空心的区别。该怎么用,我的感受是尼龙梢细身竿飞尾重50-150克鲫鱼可保万无一失,飞200克以上的鲫鱼要先慢后快,顺序颠倒了,待鱼漂到跟前再撅竿飞鱼是拿鱼竿不当鱼竿,断竿往往发生在这个时候。远的例子不说,2002年首届“光威钓王杯”一人连断两支竿,2001年,第五届“海狮杯“连大师都把竿飞断了。飞鱼是先漂后扬,还是一口气原点出水,  相似文献   

8.
手竿     
张炎冰 《钓鱼》2010,(24):15-15
传统钓鱼一竿一线一钩,不管长竿短线、短竿长线,也不管是手握竿把,还是抛钩后将竿搁在水草或支架上,操作都是腕臂联动,利用钓竿的柔韧硬弹,凭腕力和臂力刺鱼、控鱼、遛鱼,非到鱼进了抄网,手不会离开钓竿。区别于现代钓鱼用装有轮子的钓竿,以劈甩投将钩抛至数十米以外,钓竿的部分作用被渔线轮代替,  相似文献   

9.
谢葵 《中国钓鱼》2005,(9):18-19
1.钓竿。选用竿体较细、竿尖弹性好的碳素软调手竿(鱼一触钩,竿尖就有反应),3.6米、4.5米均可。  相似文献   

10.
于洁 《中国钓鱼》2001,(2):14-14
一、竿具配用不当。在水草、芦苇、竹桩等障碍物中钓鱼用软调手竿配长线,稍大一点的鱼上了钩,一次提不出水面,钻进草从之中,造成损竿、断线、折钩跑鱼的现象。在精养塘中(无水草障碍物等)钓大鱼,使用硬调或超硬调手竿配短线垂钓。大鱼上钩了,竿无弹性,线短又无法遛鱼,极易拉豁鱼嘴唇,或断线损钩跑鱼。  相似文献   

11.
宿含雨 《钓鱼》2009,(3):24-24
抛竿是抛投类鱼竿的统称,现在细化了,专业化了。硬调或超硬调,主要与炸弹钩配套,以硬达到投远目的的是抛竿,海淡水兼用;矶竿本来是海钓钓具,腰硬而梢富有弹性,是矶、突岩、礁石等特殊钓位上垂线而钓的用具;筏竿,竹木筏或者船上垂线作钓的钓竿,  相似文献   

12.
管察 《钓鱼》2003,(22)
钓罗非用战斗竿,还要在5秒钟内飞鱼出水;速钓鲫鱼用超硬竿,提竿是腕臂协同,把鱼贴着水皮荡过来;用硬调竿擒鲤,口诀是一控二顺三领,靠的是钓竿的弹性和韧性。然而,水深鱼沉,水浅鱼急,一样的操作方法却有两种结果。钓鱼控鱼短平快“海狮9杯月”2全1日国,钓河鱼北邀钓请手赛徐首凌轮超比赛在中,用4.5米硬调竿耗时9分17秒才将一尾2.6千克的草鱼擒获。正在现场的王永贵见他控鱼中几次让鱼下潜,连说:“慢了,慢了。”“这条鱼拿上来,底下就没戏了。”中这条鱼的时候,开赛才20分钟,时间还长着呢,怎么会没有鱼了呢?王永贵说:“这个池水深也就是80 ̄90…  相似文献   

13.
郅辽 《钓鱼》2005,(20):41-41
这又是一种无奈。不管是过去的竹竿、江芦竿,还是现在的硬调、超硬调,在深水抛足了钓线和钓位比较低的时候,因风线长度不足,竿一提鱼就朝外冲了。面对“拔河”,控鱼不及用失手绳是一项创造,但它弥补了什么,操作又有哪些失误,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几位钓友用台钓法到卧虎山、百丈崖等水库钓鲦,效果非常明显。在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可钓5千克以上,有时可钓到10千多克。为什么用台钓法到水库钧鲦效果这样好呢?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钓具组合配备科学合理,针对性强;二是台钩的高灵敏度使然;三是台钓用饵的雾化效果好,保持了窝点聚鱼的一定。密度。现将台钓法水库钓鲦的钓。具和钓法简要介绍如下。一、钓竿:视水深,一般可用3.6-4.5米的手竿,其中以4.5米的中硬调竿为佳。硬调竿容易拉豁鱼唇而跑鱼,软调竿扬竿速度慢,中鱼率低。二、钓线:母线0.8-l号,子线0.4…  相似文献   

15.
钓语别解     
之晔 《钓鱼》2006,(13):15-15
调性 来自海峡那边的钓具术语。在钓鱼界流行,简单理解就是钓竿在承重状态下出现的弯曲程度。以及与竿长的关系。比如用长度和直径相同的钓竿,挂一个相同的重量,甲竿前端占竿长30%的长度弯曲了:乙竿弯曲了20%的长度:丙竿不弯,仅在钓竿中段有一个微微的弧拱……如果把甲称为硬,乙就是超硬,丙就是极硬。  相似文献   

16.
马建华  郭红明 《钓鱼》2008,(5):24-25
(三)垂钓鲢鳙的装备 1,鱼竿。考虑到鲢鳙的体型大、力量足,在鱼竿的选择上首先要结实,长度以15尺(4米5)为首选:由于鲢鳙吞钩都是在喝浆水时误将鱼钩喝入口中,吞钩快吐钩也快,浮标信号幅度小变化快,稍纵即逝,要求鱼竿能迅速传递扬竿力量,那些前两节下垂的垂尾软竿显然不适合这一要求,而直挺的硬调鱼竿应为首选;鲢鳙属于大型鱼类,由于扬竿中鱼时我们不能保证每竿都钩在鱼嘴内,一旦钩子挂在鱼身上使鱼受惊,控鱼则非常困难,因此用带线轮的矶钓竿配合悬坠钓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福顺 《垂钓》2002,2(7):64-64
据一些常用手竿的钓友反映,有些看似超硬调的碳素竿实际上非常软弱。有时一根四五米长、看起来溜直的竿子只拉一条六两来重的小鱼就会弯如大弓,其使用调性甚至还不如超软调的玻璃钢钓竿。我称这种现象叫“碳竿跑调儿”。可碳竿为什么会跑调呢?难道这里有啥岔头儿不成?调性的实质是什么?这种标准到底适用不适用碳竿?  相似文献   

18.
刘定龙 《钓鱼》2009,(8):16-17
台钓竿有软、硬调之分。大多数钓友的鱼竿数量有限,喜爱选用有一定通用性的“中硬调”鱼竿,¨一根鱼竿打天下”。竞技钓讲究的是“更好”、“更强”,选竿时会对鱼竿的调性作较多的考虑。在叙述鱼竿的软硬调之前,我们先整理一下关于软、硬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钓具组合 钓竿宜用5.4米以内的硬调竿。竿短轻便,竿硬出鱼一气呵成,免惊窝鱼。钓线宜用直径0.2毫米的强力线。因河钓对象鱼虽主要是鲫鱼,但还要兼顾鲤鱼、青鱼等个大性猛之鱼,线太细有断线丢钩失鱼毁窝危险,线粗则隐蔽性不强和反应不灵敏影响上鱼。钓钩用伊势尼3-4号即可,不可过大,钩尖要利,钩条要细,以利中鱼。河钓宜用双钩,上下钩相距3-5厘米。铅坠宜用细保险丝,漂用小型流线形软尾风漂。半水调漂不加饵将漂调至平水,然后将保险  相似文献   

20.
黄旺意 《钓鱼》2008,(2):24-25
钓组的配置,一般主要是指竿、线、钩、标等钓组原件,在垂钓之时根据不同的鱼情,水情以及所钓鱼种而进行的合理搭配。休闲野钓时,有许多钓友往往疏忽了这些钓组原件的合理配置。例如:在选置钓竿时,喜欢选购硬钓,超硬调及手感轻的碳素钓竿垂钓各种鱼情的水城:配置钓线时只注重钓大鱼时用粗线大钩,钓小鱼时用细线小钩,不考虑钓竿调性、长度及承载的最大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