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黎清 《云南教育》2002,(13):26-2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把原大纲中有关“听话、说话”的内容提出来,归并为“口语交际”,以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新大纲的这一修订,旨在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要求比原大纲更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而且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它明确地指明了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功能及目标。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单列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这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凭借。除此而外,新大纲又作了这样的阐述:“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与读听写能力同等重要。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一目标着眼,结合教学经验,就学生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做到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抓牢双基,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新课标中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从加强朗读、背诵训练,指导复述课文,开展兴趣课堂讨论发言,重视看图说话和口语交际训练等方面进行,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4.
吴秀梅 《成才之路》2009,(20):27-2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际中,培养语言的交际功能。”然而,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却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经常看到有些教师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满堂课自个儿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本末倒置,严重违反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久而久之,导致多数学生缺乏口语交际勇气,更缺乏交际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肖玉兰 《辅导员》2010,(10):43-43
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针对低年级的大纲要求,再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如何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加强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新时代对人才的必然需求,也符合学生自身发展及就业的需要.目前,由于学校语文教学对口语交际训练的匮乏和中职学生自身的原因,普遍存在口语交际水平低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论文认为要注重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实用性口才训练;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拓宽学生语文阅读量,增加口语交际的知识面,以求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新课标中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是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培养学生说规范话的能力 ;二是复述课文训练 ,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整理、综合、记忆的思维能力 ;三是开展课堂讨论 ,培养学生敢说的能力 ;四是重视看图说话和口头作文  相似文献   

8.
中职语文教学应当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内容,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职教特色,努力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重点,通过口语交际教学可以为中职学生今后发展带来帮助。当前部分中职生存在口语交际能力不足情况,这与教师未能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有很大关联,所以需要结合学生专业需求创设语境,加强语感能力训练,最终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从口语交际能力的内涵入手,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中职学校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现状,最后提出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社会所要求的多方面能力,特别是应强化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本文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基本目标,试图探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科学对策,希望有助于高效整合语文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任务,力争借助阅读教学,训练并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文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口语的训练,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扎实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中职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加强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新时代对人才的必然要求,这也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就业的需要,目前,由于学校语文教学中对语言交际训练的匮乏和中职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欠缺的原因。语言交际能力普遍低,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才的必备能力,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提高学生人际交流素养。针对当前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营造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结合多媒体激发学生口语训练兴趣、通过活动演绎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实施有效评价构建生动的语文课堂等方面,对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明确把“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更加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时能准确、合理、得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使语文走向生活。新课标还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为其语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 ,语言交际能力是听话、说话的发展 ,这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 ,而且要在口语交流中 ,规范口头语言 ,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一、“延伸”教材 ,加强训练人教社修订版教材 ,为了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每册书都安排了八个口语交际。这些内容不仅比较贴近学生生活 ,使学生有话可说 ,而且容易激发他们与人交流、沟通的欲望。教师除合理使用这些教材 ,达到口语训练的…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学生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它具有互动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要从低年级抓起,优化口语教学,将训练落到实处。以下就谈谈笔者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6.
高职语文更应注重口语交际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浩 《文教资料》2010,(6):65-66
文章作者从现代素质教育主题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宗旨出发,针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偏重于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局限性,结合教学实际.指出高职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从注重兴趣培养,促进口语交际能力;注重情境创设。随时进行口语交流;注重双向互动,加强口语交际互动训练这三个途径提高学生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7.
翻开小学语文教学修订版“大纲”,你会发现对过去的“听话、说话”要求改为“口语交际”。这一提法的改变 ,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 ,而且要求在具体的口语交流中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一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 ,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 ,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当前 ,口语教学仍存在不少误区 :1.认识片面 ,以朗读代…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发展合作的精神.”这实际上就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认真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重视学生说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听的训练,导致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因此,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寿交际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加强口语教学,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有极大的推进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口语交际训练,使它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