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乌孙和月氏在河西的故地及其西迁的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孙和月氏在河西的故地及其西迁的经过钱伯泉乌孙和月氏都是我国古代的西北民族,曾经长期游牧干河西地区。西汉初期,月氏的大部分先迁居伊犁河流域,后又迁至阿姆河以南立国。乌孙则先为月氏所灭,后在匈奴的帮助下逐走大月氏,复国于伊犁河流域。关于乌孙和月氏在河西...  相似文献   

2.
匈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游牧民族。“匈奴”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史乘.据《史记》记载是在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七年).自冒顿单于(公元前209——174年)起至匈奴西迁(公元九十一年,永元三年)止,匈奴奴隶制政权在大漠南北存在,持续了整整三百年,此后离散的匈奴又在我国历史上活跃了近二百年。至南北  相似文献   

3.
<汉书>较<史记>衍出秦汉时乌孙与大月氏"共在"敦煌之说,然"俱在祁连、敦煌间"仍本于"始张骞言",乃张骞被羁匈奴时所"闻",故其可靠性值得研究.中亚地区伊犁河流域(新疆及原苏联)大量乌孙考古遗存的考古学及人类体质学研究表明:乌孙系欧洲人种,自公元前3世纪至4世纪基本稳定地活动于伊犁河流域.难兜靡为西迁夺地的月氏所杀后其部东逸,后乌孙借助匈奴力量击败月氏复居"故地".  相似文献   

4.
一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是北狄民族集团的一部分,长期生活在阴山河套地区。公元前3世纪时,它迅速发展起来,“至冒顿而匈奴最强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中原地区)为敌国”,成为北方最具实力的民族。匈奴民族的壮大,是与冒顿单于的开创之功分不开的。 冒顿是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的长子,自称“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在游牧生活的环境下,练就了一身娴熟的骑射技术。但头曼单于意欲立自己所宠爱阏氏的儿子为单于,便将冒顿送往月氏充当人质,然后发兵进攻月氏,企图借月氏之手除掉冒顿,扫除单于继承问题上的障碍。不料,冒顿盗得月氏“善马”,机智地逃回匈奴。在崇尚勇力的社会里,此举受到头曼单于的赞赏,改命他为万骑长(万骑是匈奴最大的军事单位)。然而,冒顿洞悉了头曼的真实意图,为夺得单于宝座,他隐忍以求,开始为谋求自立做精心准备。首先以自己所率的骑射部队为基础,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实力集团。在训练部队的过程中,冒顿发明一种名叫“鸣镝”的指挥晌箭,下令凡鸣镝所向,必须万箭齐发,不从者斩。刚开始是在他领兵狩猎时施行,有不遵从他的规定的都被杀了头。不久,冒顿用鸣镝射其“善马”,有的骑士不敢射,又  相似文献   

5.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它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公元前209—174年)登上历史舞台的时期,匈奴征服了许多邻族,控地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在中国北方,以漠北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奴隶制政权。这个政权自公元前209年至公元91年,存在了三百年左右。在匈奴政权存在的历史过程中,不仅和中原发生关系,而且与西域的关系也很密切。  相似文献   

6.
匈奴的后裔     
关于匈奴族的迁徙,中国史书除其内迁和滞留草原有较详记载外,对匈奴的西迁语焉不详,多为“向西方跑了”。公元前一世纪时汉武帝重创匈奴,部分匈奴或内服或西迁西域,并终使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匈奴与北匈奴。至公元89至91年时,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朝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接连大败,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纷纷乘机而起,北匈奴主力便远走伊犁河流域、中亚、顿河以东与伏尔加河等地。其后,中国北方的鲜卑族强大起来,逐步占有匈奴故地,约五六十余万匈奴人遂“皆自号鲜卑”,都成了鲜卑人。西迁的匈奴人在公元374年击灭位于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后,便…  相似文献   

7.
西汉社会发展到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87年)国力渐盛,史称此时“非遇水旱之灾,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全庚皆满,而付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枳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卷三○《平淮书》。可谓“财力有余,士马强盛。”武帝由是“动远略”,开始考虑伐匈奴,通西域,与外界交往。武帝即位的第六年(前138年,建元三年)获悉,被匈奴驱逐西迁的大月氏仍想报复,武帝即派郎官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欲使大月氏与汉配合,夹击匈奴。张骞率百余名随从刚出玉门关,即被匈奴抓获。匈奴单于大怒声言:“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张骞  相似文献   

8.
从公元前200年左右匈奴冒顿单于首次统一大漠游牧区、公元前100年左右汉武帝首次统一农耕区到1820年"中国"疆域最终底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先后建立了若干个汗朝,它们或与中原王朝遥遥相对,或进入中原立国,或一统天下,既开创了古代中国长达一千数百年南北朝格局,亦肇始统一大漠与泛农耕地带或一统整个中国陆疆的伟业。"大漠游牧文明板块"在中国疆域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张骞最早跨越葱岭张骞受汉武帝之命,两次出使西域。当时汉武帝要联络原先住在祁连山、而后西迁的大月氏人去打匈奴,就派张骞出使大月氏。他第一次出使是在公元前138年,但在途中被匈奴拘禁了10年。后来逃脱,经过中亚的费尔干、咸海和巴尔喀什湖一带,到达已在阿姆...  相似文献   

10.
乌孙,是西汉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中的一员,由于它与西汉中央王朝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历来为史家所重视。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外学者关于乌孙问题的著述很多。本文即是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就乌孙的活动地域和赤谷城的方位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指正。一乌孙的活动地域乌孙原与“大月氏共在敦煌间”,后西迁至伊犁河流域。西迁后的活动地域大致如下: 1 东部:《汉书·西域传》下记载,乌孙“东与匈奴”接,“乌贪訾离国西与乌孙  相似文献   

11.
乌孙,是我国一个以游牧为主的古老的部族。它延续时间很长,上起战国、秦,下迄辽代,上下一千三四百年均断续有所述录。根据我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二世纪前期,乌孙人由甘肃西迁新疆伊犁,占据了其中最富饶的特克斯河流域天然大草原,生息繁衍长达五百余年,成立了当时西域第一大国——乌孙国,它是汉代西域地区最强大的国,但到了清朝同...  相似文献   

12.
西域都护     
《新高考》2008,(9)
汉朝设立的西域最高行政军事长官。西汉宣帝第二年(公元前68年)派侍郎郑吉屯田渠黎(今新疆尉黎一带),与匈奴争夺东师,使护卫鄯善以西“南道”诸国安全。至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逐日归降汉朝,郑吉派兵迎之,  相似文献   

13.
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40岁的中郎将苏武受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就在他完成任务等着回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苏武,朕命令你出使匈奴。遵命!小人愿投靠匈奴王。苏武到匈奴之前,有个叫卫律的汉人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并被单于封为王,但他的部下虞常对他投降匈奴的行为很不满。虞常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本是朋友,就暗地里跟张胜商量,计划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受死吧。把这些汉人和他们的头头苏武统统关起来!可是计划失败了。这时候正值冬天,虽又冷又饿,但苏武仍不屈服。苏武不肯投降匈奴,两次拔刀自杀都被救了回来。单于把苏武关在地…  相似文献   

14.
苏武留胡节不辱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委派苏武出使匈奴,以使汉、匈和好。苏武知道匈奴贵族不守信用,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苏武不顾危难,望险而趋。果然不出所料,苏武被扣留,关进又湿又潮的地窖里,不给吃、不给喝,渴了吞雪块,饿了啃毡皮。匈奴首领单于以封苏武为王的诱降计破灭后,恼羞成怒,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一带)...  相似文献   

15.
汉魏敦煌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分“天下”为九州。今天的河西广大地域,属于雍州。因此,秦以前,敦煌为“禹贡雍州之域”。可是,因为《禹贡》里有“三危既宅,三苗丕叙”的记载,《尧典》有“窜三苗于三危”的记载,《左传》有“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的记载,而自汉以后,人们知道了敦煌,也知道了敦煌的东南有座山叫做“三危山”,所以,后来集注典籍,往往把三危、三苗和敦煌、瓜州联系起来,代代相因,几成定论。其实,“三危远不在敦煌”(注1),秦以前的敦煌情况,还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现。秦统一六国,筑长城,西不过临洮。这时的河西为月氏所居。汉初,月氏受匈奴侵掠,被迫西迁,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驻牧于月氏故地。公元前121年,浑邪王杀休屠王  相似文献   

16.
《汉书》曾在两处提到王昭君——即明妃的事。一处是《元帝本纪》。它说: 竟宁元年(公元前三十三年)春正月,匈奴虖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 既伏其辜,虖韩邪单于不忘恩德,向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字昭君为阏氏。另一处是《匈奴传》。它说: 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 为右日逐王。呼韩邪立二十八年,建始二年死。……雕陶莫皋立,为复株?若鞮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王莽秉政,欲悦太后以威德至盛异于前,乃风单于令遣王昭君女须卜居次云入侍,太后所以赏赐之甚厚。  相似文献   

17.
1.埃兰人、米底人、波斯人等都是伊朗高原的古代居民。埃兰人可能在公元前三千年代就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埃兰被亚述征服。米底兴起较晚,公元前七世纪后半期征服波斯各部落,国势强盛。公元前550年,波斯人推翻米底的统治,建立国家,后继续扩张,建立起大帝国。 2.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两河流域先后兴起亚述和新巴比伦(迦勒底)两个强国。亚述曾扩张到整个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和埃及。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据巴比伦独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12—610年,新巴比伦又联合米底灭亚述,称盛  相似文献   

18.
苏丹歪思汗麻扎座落在伊宁县麻扎乡协合买里村,占地百亩,是后人专为成吉思汗第十一代孙——明代永乐年间统治伊犁河流域的“亦力巴里汗国”苏丹歪思修建的陵园.1990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370年,成吉思汗册封给次子察合台的“察合台汗国”灭亡后,他的第十一代孙纳黑只失罕在今伊犁河流域及天山以北、额尔齐斯河以南地区建立了“别失八里汗国”(因建都于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县城北破城子而得名).公元1418年,其弟歪思弑兄篡国,率部西迁定都“亦力巴里”(今伊宁市附近).歪思称汗后,一方面积极推荐和传播伊斯兰教,同时与明朝中央政府保持密切关系,纳贡称臣.  相似文献   

19.
和亲政策与昭君出塞汉唐时代汉族统治者为了保持边境地区的稳定,经常采用和亲的手段来加强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当数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了。特别是昭君出塞,由于王昭君的特殊身份和传奇经历,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千古流传。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西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故后世也称明妃)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为了得到西汉王朝的支持,使部族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环境,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结果王昭君被送出塞。她到匈奴后,被封“…  相似文献   

20.
十六国时期建立后赵政权的羯族原居于西域一带,约在公元前176年匈奴征服西域后,役属于匈奴人及其政权而散居各地。自西汉武宣二帝时开始陆续内迁,主要分散在边外各郡,迁徙规模还不是很大。但到东汉至曹魏时期,内迁速度加快,迁徙规模巨大,深入内地较广。至西晋初期,还有零星的内徙。进入中原汉地的羯族,分布范围极广,在今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内蒙等各省区都有其活动的踪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