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发生了明朝人自己都感受得到的巨大变化。这就是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出现了新的事物,新的思潮和新的文化。万历年间,以李贽等人为代表的泰州学派,就是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哲学表现。李贽猛烈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假道学。他所宣扬的“童心说”对思想界和文学界影响很大。李贽认为,“童心”就是“真心”,就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焚书·童心说》)。他揭露“世之好名者必讲道学”(《初潭集·  相似文献   

2.
李贽的文论思想对同时代及后世的文学创作都有重要影响,尤其他的小说评点对清代小说评点理论影响至深.1949年以来,李贽文论研究分为发展期、繁荣期、多元融合期三个阶段.研究重点由"童心说"的阐释、《水浒传》评点、文艺美学思想扩展到李贽散文、戏剧、音乐理论,研究范式向文化诗学转移.到了 21世纪,研究范围和方法显现出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把明容与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中的点评与《李贽文集》尤其是《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进行思想内容和行文风格等方面的比较,认为容与堂刻本《水浒传》中的点评不是叶昼托名李赞所为,而是李贽自己的评点。他的《焚书》、《藏书》等著述与对《水浒传》的评点都有共同点,即都着眼于朝廷国家的理治,“与圣教有益无害”。“忠义”思想是李贽评点《水浒传》的思想维度。“童心”说是李贽对《水浒传》进行艺术性评点的指导思想。其中,“真”、“趣”是李贽评点《水浒传》两个重要的艺术维度。  相似文献   

4.
对李贽的童心说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作了一番阐释,认为“童心”实际上是一种具体境域下,在对中庸势态领会和把握基础上的真情性流露,它不是人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生成的,故因人而异,因境而异。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李贽童心说中所蕴含的自然美,认为所谓的“自然之为美”本质上是一种随境域而发的真情之美。  相似文献   

5.
本体功夫论是我国宋代出现的一种独特哲学思想,是直承儒家心性论的演变结果。以本体功夫论的视域去解读李贽的哲学思想,旨在理清李贽“童心”为本体、“真人”为功夫,即本体即功夫的哲学内涵,由此而揭示出李贽“真人”功夫是通过其“成吾”践行和“贵己”思想具象地表达出来的,并且以“真人不死“的生死观诠释了自己“童心”本体与“真人”功夫的完满境界。  相似文献   

6.
李贽的文艺观以“童心说”和“自然人性论”为核心,这些理论既具有浓厚的哲学意味,也具有鲜明的文艺批评的性质,对于当时和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贽的文艺观可以说是明代中后期启蒙思潮的滥觞。  相似文献   

7.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专用文体,其规格很严,未闻有广义、狭义之别。邢文所举《恒先》第五章两段文字的句子结构、词性、字数都是明显不相对的。明清评点家,往往把一些先秦文章说成暗含八股文笔法与程式,然而并没有说那就是八股文的"滥觞"。  相似文献   

8.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迷恋于科技,如何保持对自然的热爱则成为了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泰戈尔的"自然观",在《飞鸟集》等作品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可以引领人们保持对自然的爱与向往。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通过分析《飞鸟集》中的"博爱观"、"泛神论"等思想,对泰戈尔的"自然观"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贾宝玉的真性情历来褒贬不一,其真性情来源于晚明时期"童心说"的影响,《红楼梦》中展示的是贾宝玉的美好性情,这个艺术形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许多人评价其为"真性情",更被称为新型圣人。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从第一篇《原道》到第五篇《辨骚》都是讲"文之枢纽"。刘勰"辨骚"之辨应有三方面的意思:其一刘勰以班固对《骚》的非议是"褒、贬任声,抑扬过实",故"辨"有辨别,辩解的意思。其二"辨"又有"分"的意思,是分《骚》与《风》、《雅》等经典的异同。其三辨即变,也就是《序志》里说的"变乎骚"。  相似文献   

11.
桑愉是我国20世纪后50年凸现的杰出的篆刻家之一,因过世较早,对其篆刻艺术的研究不多。本文钩沉了桑愉的生平、交游,历史地阐发其美学思想,揭示其以汉金文为基点、以“方刀治印”为特质,与黟山派拉开距离、自树一帜的艰苦过程,探讨了其艺术作品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白居易讽谕诗的主题与言说方式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除少数颂美作品采用模仿章表体"对君言"的第二人称形式外,其他"规刺"之作均采用基本一致的客观叙事形式,这既是文体限制和创作惯例使然,也是作者采取的一种明智的修辞策略。讽谕诗又由传统的兴寄体和政论体两种诗体组成,但显然是以后者为主,用后者的时事性、宏观性、批判性改造、融汇了前者。  相似文献   

13.
“老实”,作为一种手法,是散文之大忌。然而“老实”作为一种做人的品质.又是一个散文家必需的一个要素,真诚,不欺骗,不哗众取宠,不无病呻吟,方能以真动人。韩愈“含英咀华.闺中肆外”对其他文章文体,均能取其所长,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文体,使之具有了很高的文学性.并在长期的散文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既有气盛言宜,浩乎沛然的一面,也有怪怪奇奇、炜晔谲诳的特点。韩愈因为“老实”而历尽宦海沉浮,尝尽人生百味,又因其“老实”,真诚、真实、真切地创作出大量以大胆率真.踔厉风发的气势,韵味悠长,真气动人的情势而取胜的作品。这些作品因其谋篇、语言以及风格多“变”出奇而泛起文海波澜.成就韩愈终为一代散文大家。  相似文献   

14.
陆游在夔州期间,创作的诗歌中充满"苦"与"恨"。其原因既有远游苦累、生活艰辛,更有思乡悲老的失意愁苦和报国无门的苦闷怅恨。其中报国无门的悲苦以及壮志难酬的怅恨,是陆游夔州诗歌充满"苦"和"恨"的最终根源。  相似文献   

15.
理之大成拳之规范--清代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文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其首开先河地构建了以太极阴阳学说为中心的理论框架,既总结了古典哲学众家之长,又颇有自己的见地和特点;同时用辩证的观点论证了太极拳基本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后人指明了一条太极之路。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典哲学与武术文化的最终契合。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关于《长生殿》的争议,很可能犯了一个如巴赫金所指出的错误对作者本人的意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但所有的人都把它仅仅当作一种话语,一个声音,一种语气。这是解读“独白型”作品所惯用的思维方式。借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内涵于该剧中的三套话语——爱情话语、政治话语、宗教话语逐一分析,可见该剧对李杨故事的解读就是通过这三套话语互为主体,以平等对话的形式展示出来的。这一主题的完成,又是一个对“情”中不合理成分加以批判与整合的过程,这是情走向合理化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构是作者创作作品立意布局方式的总体构想,是字、词、句、段的排列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能否从多种结构形式中挑选出最适宜的一种来构建文章,不仅体现了他写作能力的高低,也决定着文章质量的优劣.本文就文章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功能、误区和创新策略诸方面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李小鹏跳"看世界跳马比赛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体操新规则实施前后跳马动作的对比,研究了“李小鹏跳”的发展与创新历程。结果表明:世界男子跳马今后的发展将是多度转体动作与多周空翻动作的较量,多度转体动作略有优势,各国运动员应根据各自特点选用不同类型的动作。  相似文献   

19.
崔致远登第年龄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致远中第年龄有十八、十九(岁)两说,本文对此表示置疑;并在考辨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二十岁中第的新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